qi509在《鼓吹什么“自由人联合体”的回答一下》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
“问一下:
你这个“自由人的自愿的经济联合体”是否拥有生产资料?
这个“自由人的自愿的经济联合体,”生产产品吗?
如果生产产品,用于交换还是自用?
如果拿到市场上去交换,同类商品是否会发生竞争?
如果拿到市场上去交换,是否有利润?
看过《资本论》第三卷吗?利润等同于剩余价值。只要有利润就是剥削。你那个“自由人的自愿的经济联合体,”是不是也在剥削别人?
如果你的这个“自由人的自愿的经济联合体”盈利了,扩大生产吗?
如果你的这个“自由人的自愿的经济联合体”破产了,你如何生存?是要社会救济还是去打工?”
在这里我想谈谈我的意见。
1,“自由人联合体”是以公有的生产资料为基础进行生产的。在这里,他们已经是以劳动所有者的身份出现,而不是资产所有者的身份证号码 同时他们进行生产的目的也不是什么盈利,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因此,这已经是另一种生产方式,而不再是剩余价值生产方式。
2,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以满足消费需要为目的的企业,它在性质上已经是一个劳动实体,而不再是象现在这样的资产实体。因此,作为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的企业,与现在的企业,它的运动特征和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波动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量的波动,即盈亏变化;而作为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波动表现为消费价值量的波动; 现在的企业如果资不抵债,其结束方式是破产;而劳动实体的结束方式是,当经营不善影响到资产价值量的减少时,它是劳动集体的解体。
3,在现在资产经营的条件下,当企业经营失败了,作为生产主体的资产所有者——股东或资本家是要承担责任的;同样,在采用劳动经营的条件下,作为生产主体的劳动所有者也是要承担经营责任的。区别在于资产所有者是用自己的资产来承担经营责任,而劳动所有者是用自己的劳动收益来承担经营责任。
4,两种生产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作为资产实体存在和发展的企业是在劳动力价值固定的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生产经营的好坏表现为生产资料价值量的变化;而作为劳动实体存在和发展的企业却是在生产资料价值量预先固定的前提下存在和发展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表现为劳动收入的变化,表现为劳动者消费水平的变化。
你的错误就在于用资产经营方式去理解劳动经营方式,用现有的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去设想消费价值的生产方式,因而是想不通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如何能存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