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264 0
2008-03-12

美国MONEY杂志,曾经有一篇报导游民富翁的文章。有不少的案例,一些终其一生省吃减用,生活过得像游民的老年入过世以后,其亲友才发现原来他们拥有上百万美元的遗产。很多人终身未婚也没有什么亲人,遗产多数捐赠给慈善机构。我国过去也有武训兴学,或拾荒老人存钱设立图书馆的例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明明有钱却舍不得自己用,而用来嘉惠大众呢?
 

MONEY杂志针对此议题做一个在线投票,当你有100万美元时,会想要自己花掉或是留给继承人? 结果有七成的人宁愿自己花掉但是也有三成的人会留给继承人。作者与客户做理财规划咨询的经验,也碰到过一些只会赚钱不会花钱,所累积的财富两辈子也用不完,但生活方式完全没有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做任何改变的例子。分析起来,有此种用钱的价值观,可能有如下原因:
 

1.      有财富上的不安全感

有些人是属于玘人忧天型,凡事都设想做坏的状况,一般人所需要的紧急预备金只是三到六个月的生活费,计划累积的退休金差不多是目前年收入的十倍,保险保额大约是年支出的十倍。但是这种类型的人所准备的紧急预备金等于十年的支出,退休准备金足可用100年,就是怕”万一”。若不是收入特别高,要累积足以消除不安全感的财富,就要特别的省。MONEY 的例子那些游民富翁,有的捡破烂来卖,或是都用二手衣物,连看电视都是看邻居的来省电。家徒四壁却在银行有百万美元存款,是这些游民富翁的写照。

 

2.      有强烈利他的使命感

为了利他的特殊目标,有些游民富翁早就写好遗嘱,身后要把所有遗产捐献给慈善基金会。捐献的单位可能包括宗教、医院、残障团体或教育机构。因为有使命感,会为了这个目标拼命存钱,而甘之如饴。

 

从这些游民富翁的理财方式,可归纳为如下共同特点:

1.      省钱

依照推估的收入与作后所存的前相对照,其省钱的状况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想象。对照北京市的生活水准,可能一个月花不到人民币500元,不到平均家庭生活费的30%。

2.      存钱

游民富翁运用所存下来的前的方式,就是有钱就拿去银行存款。很少运用股票等高风险的投资工具。这与他们天生的财富不安全感,或是利他使命感所想累积的目标不能承担市场变动风险有关。

3.      嘴巴闭起来

游民富翁有妇人的财富却过穷人的生活,也绝对不会向别人炫耀财富。这就是为什么多数的游民富翁,在其死后大家才惊觉说居然可以捐那么大的一笔钱给慈善机构。一方面炫耀财富会妨害财富安全,另一方面默默行善较能不受干扰的完成使命。MONEY 中有一案例主角有家庭,但却让家人以为收入低只能过那么苦的日子。过世以后家人才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遗产,从此就花钱如流水。

 

游民富翁的案例可以给我们什么启示? 也可以分几点来看:

1.      就像饥饿30小时与100元过一周等短期的活动,让一般人感受饥民与穷人的生活方式一样,虽然游民富翁的省钱方式过于极端,但对于令一极端花费成性导致入不敷出者,或是一直抱怨开销无法降低者,也算提供比较指标,要省钱不是不能,只是缺乏意志力。

2.      虽然大家一再强调投资的重要,但是以游民富翁只靠存钱仍能累积财富的案例,对于天性保守者来说,要达到同样的财富累积目标,储蓄率与投资报酬率是可以互相代替的,高储蓄率的话就可以不用茂风险追求高的投资报酬率。

3.      游民富翁的现象仍属于少数人用钱的价值观,牺牲自己来达到利他使命感的人令人钦佩。不过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作者的价值观是讲究平衡,过更好的生活也是理财目标之一,行有余力,则以助人。

 

现在中国一定还有不为人知的游民富翁,针对他们的心愿,也有如下的建议;

1.      有利他使命感的人,在适当的时机还是可以公开自己努力的成果,可以抛砖引玉、在生前就成立公益信托或基金会,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利他的层面会更大。

2. 成立公益信托或基金会,钱不见得要100%放存款,以两到三成投资股票等工具,不会影响到流动性,还可以提高长期平均报酬率,让公益的受益时间或对象更多。

4.      假使是无家庭的人愿意牺牲自己就算了,假使已有家庭,还是要让家人过有尊严的生活,除非家人有共同的使命感,否则有钱宁愿拿给外人用,当家人知道以后都是难以接受的。

5.      要达到自己的捐献目标一定要写遗嘱。中国与美国不同的是,若不写遗嘱有法定的分配方式,若全无亲人就捐给国家。写遗嘱的话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捐献特定的慈善团体,达成多年来拼命存钱想达到得使命。

文章转自:http://bbs.jinku.com/thread-15166-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