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周受同学之托写的复试经验,现在把它免费放上来,也算是回馈考研一路走来论坛给予我的巨大帮助。
---------------------------------------------------------------------------------------
又到一年一度考研复试季,广大上线童鞋此时怀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开始了最后的战役。作为2013年RUC经院考研西经专业初试第四名,受耀哥嘱托将我去年此时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让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复试看起来不再那么神秘。
说来惭愧,初试后给自己放了个格外长的假期,整天在家吃喝玩乐、乐不思蜀,等到成绩出来惊觉一定会参加复试的自己离复试指日可待却毫无准备,此时怎可前功尽弃,于是当机立断决定全力以赴、赴京准备,到人大租好房子已是3月11日,这时距复试也就10来天左右。所以时间仓促的童鞋此时要淡定,当然我是反面教材,还是建议大家提前开始才能成竹在胸。
废话之后,进入正题。
首先是复试流程。经院的复试分为两天,第一天早上笔试(包括专业课、英语)、下午面试(包括专业能力、英语、综合素质),第二天体检。
其次是复试准备。这里我分模块详细谈一下,因为时间紧张,所以我的准备还是比较有的放矢的。针对笔试专业课,包括宏观、微观、经济学说史。我主要是看曼昆的中宏和尼克尔森的中微,因为初试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这时看起来也很快,一些典型的计算题再练一下以防手生。据说会考到姚开建经济学说史的内容,但我打听了一下2012年复试并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题,时间本就捉襟见肘的我有意放弃这部分内容,但性格里的谨慎阻止了这种投机取巧的心思,整本书是肯定看不完了,于是我从网上下载了三份不同的重点,交叉着背,感谢万能的因特网,也感谢我那万一的多虑,事实证明心怀侥幸只会招致不幸。针对笔试英语,就是人大经院网站上的宏观经济报告,中英文对照多看几遍,熟悉一些经济术语的英语表达。针对面试专业课,我主要是重温了一下高鸿业的宏微观,熟悉一些基本概念之类的,还有浏览财经博客和经济观察报,了解一下最近经济动态。虽说这个所谓的经济学素养要考平时的积累,但临时抱佛脚也是少不了的,在笔试宏观部分的论述题中我就现学现卖,把我几天前看到的一些大家观点拿来忽悠了一下。针对面试英语,我准备了20来个常见问题的回答,这个网上有很多可供参考。针对面试综合素质,这个东东太抽象,当时的我还真不知怎么准备,就想着对老师傻笑,会的时候自信的笑,不会时候尴尬的笑,只要不是笑里藏刀就好了。
最后是复试体验。说说我自己参加复试的感觉。笔试部分,专业课总分100分,去年考后大家的反映是难度不小,其中宏微观50分,计算论述都有,计算稍许复杂,而且有的题目剑走偏锋。坑爹的是经济学说史也50分,考场上的我是又喜又叹,喜的是还好稍有准备,叹的是记忆太粗线条,对题目还是束手无策,只能凭残存的记忆争取把卷填满。笔试英语50分,不是很难,经济相关的,一篇英译汉、一篇汉译英。面试部分,当时有人提示在门外等待的我可以进去了,刚推开门却被老师赶了出来,原来我前面的耀哥不知想起了什么,又开始侃侃而谈,只余我一脸膜拜地可怜巴巴走了出去。轮到我了,进去后,里面大概有5、6个老师,老师先让自我介绍,Oh,my LADY GAGA, 我一向最讨厌自我介绍之类的烂俗套路了,所以压根没准备,故作镇定地报了名字、专业、本科学校最基本的信息,老师看我没有继续的打算,就问了我一个英语问题,问我喜欢什么课还有原因,这个题之前准备过所以说的也比较顺畅。之后另一个很漂亮的女老师让我抽专业课的题目,是一个关于欧拉定理的题目,不过一道大题包含一连串小问题,具体说了什么现在也很模糊了,只记得我当时扯到了技术进步什么的,然后有个老师很兴奋跟我聊技术中性之类的问题,还有些我没听懂的,我们互动了几下,终于我词穷了,很尴尬,只能灰头土脸地老实交代我不懂,没看过相关东西…….(汗)。老师人很好,也没有继续为难我,“不懂没关系,你来了以后就会学了”,这时旁边也有其他老师帮我解围,那个和我互动的老师打趣道“她不错,她说的深我就又挖了一点……”(再次汗)。面试的一个感觉就是:快,太快了,感觉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自我介绍没有准备,和老师互动时词穷,还是让我有些惊魂未定的,后来证明结果比我预期的要乐观。所以,面试我的建议是自信大方,说话要有逻辑,被问住了,有多少说多少,不会就坦诚说不会,老师也不会刻意为难的。之后就是第二天开开心心去体检了……
最后的最后祝广大报考RUC经院的童鞋都能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