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被叫停二维码(条码)支付、虚拟信 用 卡之后,第三方支付行业再遭重击。记者昨天从第三方支付企业获悉,近日央行下发《支付机 构网络支付业 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要求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这遭到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激烈反 对。央行昨日对此消息未作回应。
网络支付转账单笔不超千元
据记者了解,3月11日,央行向第三方支付企业下发《支付机 构网络支付业 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规定: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超过限额的,应通 过客户的银 行账户办 理。此外,转入资金只能用于消费和转账转出,不得向银 行账户回提。该意见稿已于13日结束征求意见。
业内人 士表示,意见稿若落地,对第三方支付企业也是致命性的打击。如余额宝的转入转出将受到较大的限 制,用户对余额宝等产品的累计申购不能超过1万元,而且转入之后不能再提回银 行账户,这将大大降低余额宝的吸引力。
不过,央行还留了一道口子,即“超过限额的,应通 过客户的银 行账户办 理”,但“通 过银 行账户办 理”包括哪些形式目前还不得而知。
此外,意见稿还规定“个人单笔消费不得超过5000元,月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分析称,电商行业也将因此受到重创。以天猫为例,去年双11其交易额350亿,而单笔最大金额定价为2050万元。对于网购族来说也打击不小。“家装、大家电、高端手 机,随便买两样就超过5000了,双11一天的消费就超过1万了,如果限额5000的话,对消费者来说极其不方便,况且支持货到付 款的产品也不多,比如我经常买的房 事延时用的艾昲墑勊,淘宝上卖的都是假货,只有官网的才是正品,并且能货到付 款”网购达人小李说。
《支付机 构网络支付业 务管理办法》首次征求意见是在2012年1月初,当时的意见稿规定:“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收付金额超过1万元,个人客户开立的所有支付账户月收付金额累计超过5万元或资金余额连续10天超过5000元的,支付机 构还应留存个人客户的有效身 份 证 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相比之下,新版意见稿大大收紧。
遭第三方支付企业激烈反 对
“目前只是征求意见稿,尚未成为最终的文件。我们已经把意见递上去了,坚决反 对,如若成行,我 国的支付行业将大大倒退。”一第三方支付企业高管表示。
据记者了解,第三方支付企业和监 管部门进行了非常激烈的争论。另一家第三方支付企业人 士告诉记者,意见稿与目前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态势几乎逆向而行,能否出 台也是个疑问,目前各方正在激烈博弈中。
针对该消息,支付宝公 司回应称:“已将相关意见反馈给了央行,并且在密切沟通中。目前支付宝和余额宝使用一切正常。”支付宝公 司对沟通结果较为乐观:“请大家对监 管机 构也对我们保持信心与耐心。”
业内人 士称,从叫停二维码(条码)支付和虚拟信 用 卡,到管理办法意见稿,反映出第三方支付在经过一段时间野蛮生长后,央行已经开始对其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第三方支付行业所面 临的政 策环境进一步收紧。
相关新闻
中信银 行:网络信 用 卡仍在测试
面对央行上周五对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 用 卡的紧急叫停,作为发卡行的中信银 行1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该行与支付宝和腾 讯分别研究推出的网络信 用 卡均处于测试阶段,尚未上线运行。
该行还表示,将严格遵守监 管机 构的监 管要求,进一步加强相关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的评估工作及正式推 广前的测试工作,完善产品的管理制 度,控 制风险,以保 障广大客户的合法权益。
14日央行表示,日前已下发通知,要求暂停二维码(条码)支付、虚拟信 用 卡等支付业 务和产品,因相关支付产品存在风险隐患,与现行支付业 务规则有一定冲 突,安全性有待完善。而此前,中信银 行宣布将分别与支付宝和腾 讯联合推出中信淘宝异度支付信 用 卡和微信信 用 卡,属于央行此次要求暂停的“虚拟信 用 卡”业 务。
支付宝和腾 讯上周五表示,正在与央行密切沟通,并会根据央行要求报备相关资料。而中信银 行并未确认是否已获得央行通知,只在公告中表示央行相关通知已“根据权威媒体相关信息发布”获得证实。该行还称,网络银 行业 务仍是其战略重点,将坚守“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三性”原则,继续积极稳健推动产品创新和服 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