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为什么不会降准?
2014/3/26 每日经济新闻
宏观经济数据与房地产数据,呈现下降趋势。3月24日公布的汇丰中国3月制造业PMI初值降至48.1,为去年7月以来的低位,且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分项指数显示产出继续滑坡而就业指数上行,预示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
中国央行可能扛不住压力,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更多货币?这样的猜测不符合货币政策的逻辑。到目前为止的货币政策没有释放出注水的信号,3月11日、13日、18日是,央行连续正回购1000亿,20日放慢步伐正回购260亿,央行不会轻易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
其中逻辑显而易见,以前用扩大货币规模的方式刺激经济,银行债权融资导致风险聚集于银行,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成为银行降低风险的首选,对中国市场化进程不利。现在的融资手段与以往不同,除银行债权融资外,各种融资方式层出不穷。
投资正在扩大,国务院公布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规划,发改委批复五条铁路投资项目,投资规模达1,424亿元,占铁总今年总计划的22%。李克强总理在3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抓紧出台已确定的扩内需、稳增长措施,加快重点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未来城镇化、保障性、环保等公益投资只会增加不会下降。
稳增长、扩大投资的资金从何而来?从社会中来。中国货币与资本市场最大的变化拉开序幕,债券股权市场将与银行信贷分庭抗礼。
最近一连串资本货币市场新政出台,证监会推出优先股、新股发行和创业板融资三项新政,停滞数年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正式开闸。
3月24日,国务院发布多项措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取消部分审批系统梳理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审批事项,缩小审批范围,对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事项,取消相关审批。取消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事前审核,强化事后问责。取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购买、出售、置换行为审批(构成借壳上市的除外)。对上市公司要约收购义务豁免的部分情形,取消审批。地方国有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转让,下放地方政府审批。调动市场内部资金,以并购重组提升市场活力、降低改革成本,进入关键阶段。
吸引各类资金进入中国股市是既定方针,证监会力推的A股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获得积极反馈。3 月11 日,MSCI 发布公告,提议将A 股部分纳入MSCI 新兴市场指数,初步权重为0.57%。据中信证券估算,如果A 股明年纳入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初始权重为0.57%,大约可引入16.8 亿美元增量资金。随着权重的提升,A 股纳入MSCI 新兴市场指数能够引入约300 亿美元增量资金,即1800 亿人民币。为了指数基金配置,改变目前QFII投资上限成为自然之举。随着股票市场制度逐渐改善,地方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入市,可以预期。
债券市场也在整个融资的盘子之内。无论是大中小公司,都可以在债权与股权市场上获得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其本质是盘活社会资金,使债务风险敞口从银行转向社会。3月23日在中国发展论坛上,财政部长楼继伟放出允许发行市政债的风声。
企业债的信用被隐性提升,据发改委统计,全年企业债到期和回售的规模约1000亿元,无兑付风险。一度受到冷遇的城投债更是成为香饽饽。《中国证券报》刊文认为,随着产业债在产能出清的背景下风险上升,收益率整体上行,而企业债、城投债与地方债受到追捧。3月21日,长城证券发布债券周报,指出一级市场本期共发行城投债39支,较上期增加17支;共发行442亿元,发行规模较上期大幅增加约62%。
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先生提出,现有大量财政存款可供利用。目前财政存款规模接近3万亿元。尽管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指定用于其它用途,但还有一部分可能是因为过去预算会计处理不规范而产生的闲置存款。抑制修建楼堂馆所等节余的资金,将进入政府投资项目中。反腐倒逼政府资金用途发生变化。
中国金融的改革进入深水区,速度超过实体经济改革,超过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如此吃重的改革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市场化举措为前提,除非金融风险蔓延,否则央行不会降准。
注:有的事件可能不会有真相
同样的结果,过程有区别
是否尽力,是否逻辑自洽
是否暧昧不清,是否让真相沉入海底
一个国家全面的实力,专业方面的能力
在国际上所得到的尊重,是否受广泛信任
无所遁形
没有日常信用的国度,在关键时刻丧失所有的信任,如马
派出特使,一系列的救援,想挽回国民信心,如中
平度事件结果出炉:
4名施暴者受王月某及杜家疃村村委会主任杜群某和工地承建商崔连某指使实施了纵火暴行——承建商,村委会主任,蝼蚁要人命。是真的吗?是真的吧。
基层公平与腐败值得关注:
杜家疃村被征地村民,能获得94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费之外,还获得了1500多万元的土地出让收益,这些钱全部拨付到村,但村民不信任村两委,事实证明,不信任是正确的。
基层黑社会化如何扼制,普遍的贪腐超乎想像
曾听人说过某个落后的山区,他的老家,连五保户的钱都要刮皮
同间的基本秩序、法治、伦理,让人担忧,所以,对一切采取底线思维
再看上世纪中叶以后韩国的改革
只想说,在嘲笑他人之前,自己先照照镜子
2014/3/26 叶檀市场:
新闻1:互联网金融讨论深入,支付宝微博发声
点评:压抑不住的争论,这一事件将和顾雏军事件一样,成为标志型事件。左,还是右?有序的市场,还是一棍子打死?考验智慧、理念与平衡能力。
新闻2:上海自由贸易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3月25日表示,上海自贸区投融资便利、FT账户有望今年上半年出台,证监会、银监会等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细则也会尽快出台。京津冀一体化快速推进,河北增重,京津减肥。
点评:中国改革,南看上海自贸区,北看京津冀都市圈,温州金改已出局。各干各的,谁也别耽误谁。上海自贸区改革面向国际板与国际市场,与居民关系暂时不大,着眼于与伦敦等地竞争金融权。上海人是否够大胆草莽成为关键。京津冀衡量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变革,对所有城市群均有借鉴价值。
新闻3:彭博新闻,新兴国家外汇市场波动明显上升,而发达国家外汇市场波动下降,多数外汇投资者连续四年亏损。
点评:人民币汇率巨幅波动,好处是驱逐套汇套利资金,坏处是败坏了人民币的市场化信用。英、美发达国家情况好转,不仅体现在汇率平稳,还体现在资产品价格上涨、消费信心持续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