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3-17 22:48:00

有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回应这种文章,找不到逻辑上的突破口,因为本身就是一锅粥。看完的结果是把握自己也绕进去了~~~

不管咋说,几大上市银行都是ISDA会员,我想人家不会有毛病倒自己往火坑里跳吧。

你说互换是逃避监管,其实规避监管本来就是金融创新的动力之一。这戏金融创新引起的金融动荡最先就是发生在美国,与其说美国金融家对中国搞什么阴谋,还不如说是美国金融家对美国人民搞阴谋来的恰当。

互换确实能够让一些本来没有信用级别发行某种利率债券的公司有权力发行该债券,能够规避本国外汇管制,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总是有交易对手吧,他们在搞什么阴谋,找不到足够的交易对手也是白搭。

(LZ文章的一点好处倒是提醒国内银行别太天真,还有就是告诉大家应该学好经济金融学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7 22:53:00

有些人总是认为美国的什么动作,不论是金融还是其他什么方面的,总是有一根主线——搞垮中国,其实这种认识是一种“统一”行动的意识形态的反应,是中国2000年封建思想的残余,他们无法理解一个“分散决策”社会的行为方式。

(如果说有什么是统一的,我想只有一条,就是效用、利润的最大化。人们追求这种最大化的过程中,在这个分散决策社会内部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矛盾,与其在这里大搞“中美对抗”的意识形态游戏,还不如分析分析怎么利用这些矛盾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7 22:57:00

还有,我就是搞不懂有些人说什么中国银行股跌是因为什么美国次债危机,什么中国也有次债危机云云。简直莫名其妙,中国金融管制,美国次债传导到中国金融拐要多少道弯啊,中国有多少资产证券化产品?还次债,太抬举中国搞金融的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7 23:06:00

有的时候我禁不住想,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阴谋家呢?

是那些搞金融衍生品的火箭科学家,还是这些整天写些某名其妙文章、自诩爱国,实则混淆视听的人呢?或许他们的目的就是搞乱人们的思想,蒙蔽人们的眼睛、堵塞人们的科学探索。这些人其实和宗教原教旨主义如出一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8 11:33:00

写得很悬  看得不懂

这就是好文章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9 22:28:00

  没想到第一次转了篇"悬"文,褒贬就如此不一阿.....罪过罪过

  本人系民间经济学爱好者,如果像诸位那样从"互换"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问题,那我断然是毫无言语权的.

  不过,我转贴的初衷,一来是想听取大家对这种观点的态度;再者,我觉得适当地唤醒危机意识也并无害处.

  实话说,本人非学术派,在经济学领域还未能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正如看<货币战争>后心理上不禁要蒙上一层阴谋论的阴影.很迷茫,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究竟是怎样的? 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实证分析会有多大的指导作用? 很大的一个问号吧, 呵呵.

  发此文,全当是抛砖引玉,看大家回帖各抒己见, 一样能激扬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09:35:00
本来看得心惊胆颤,看了楼下的人回复又开始迷惑了,唉,是我不懂吧。。。不知道这种概念性的东西要到哪里去学习呢?还请高人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12:13:00

赞同他们的观点,只是为了引起国民的警觉,而促使我们去学习了解经济的真相。不管他们说得对不对,至少刺激了我们对这方面的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14:16:00

受不了了……

太能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15:52:00

无论你们怎么说,首先对他居安思危的意识要大加赞赏。看看那些搞金融的人,整个就是一堆投机分子。金融是怎么产生的,它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你们是产生了物质还是产生了精神。搞金融的人基本上全是骗子,只不过高级一些,伪装的好一些而已。很有可能他们都没有认识到自己虚伪的一面。

金融的目标应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当它对经济带来的风险太大时,应毫不留情的灭了它。金融衍生品还是不要在中国出现的太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15:57:00
学金融还敢自诩为科学家,你们倒是创造了什么,发明了什么,给这个社会带来了什么进步。是物质还是精神。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我们国家,适合所有人。给你一月开1000元工资,你还干吗?就是想弄钱,不劳而获的弄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16:48:00

中国金融的封喉一剑是国家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的失误。

那些恶意唱空者只是一个劲地唱空,有谁对金融市场特别证券市场中出现的腐败现象说过一个“不”字?有谁提出过繁荣证券市场的任何一个建议?相反,他们拼命叫嚷“征收利得税”、“马上要加息”,自以为得意,而实际上其险恶用心路人皆知!另外,最近以来是谁让这些坏人当道?让我们向刘纪鹏、吴晓求致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17:31:00
水平太低,不懂,学习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0 19:37:00

随意翻开《货币战争》,一句话应入我眼帘:金融衍生品是什么?就是债务,一大堆的债务(原文近似如此)。

这是我不禁在想,难道是我自己把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搞混了?要不就是作者搞混了~~~

金融学创造了什么?基础学科除了知识什么都不创造,创造东西的是工学。以创造了什么为评价标准,牛顿的《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根本就没有诞生的必要了——在其后的几百年里,它的影响基本上还是在天文学上呢,那时的天文学创造了什么?——日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5 09:31:00

当然互换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可文章里确实给了我们现在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

要有勇气去面对。的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5 09:36:00
大家都知道中国特色的IPO吧。在中国一个公司要想IPO在政府里面没有关系是不行的,不是说谁都可以IPO的。知道IPO的一个公司要给券商多少钱吧。即使我们不用他们去卖,就去年的市场我们自己卖也肯定可以上市成功的。可气的就在你在政府没关系根本就不可能上市,券商在政府那儿的关系更硬,相信大家现在就明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5 12:18:00
以下是引用lisnnu在2008-3-20 15:57:00的发言:
学金融还敢自诩为科学家,你们倒是创造了什么,发明了什么,给这个社会带来了什么进步。是物质还是精神。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适合我们国家,适合所有人。给你一月开1000元工资,你还干吗?就是想弄钱,不劳而获的弄钱。

金融做了什么?没有金融,科学家的技术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里而不能产业化,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没有金融,企业家不知道该生产什么,甚至企业家不会尽心干活,这就是金融。

谁不想弄钱?你想不?就凭你这几句话,不论是从道德上还是个人能力上,你又什么资格指责搞金融的拿钱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3 05:41:00

楼上 一堆挺张的白痴.

实在看不出有哪一个学过一点点金融知识的。

全都是口号,口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3 05:42:00
以下是引用ruacat在2008-3-19 22:28:00的发言:

  没想到第一次转了篇"悬"文,褒贬就如此不一阿.....罪过罪过

  本人系民间经济学爱好者,如果像诸位那样从"互换"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问题,那我断然是毫无言语权的.

  不过,我转贴的初衷,一来是想听取大家对这种观点的态度;再者,我觉得适当地唤醒危机意识也并无害处.

  实话说,本人非学术派,在经济学领域还未能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正如看<货币战争>后心理上不禁要蒙上一层阴谋论的阴影.很迷茫,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究竟是怎样的? 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实证分析会有多大的指导作用? 很大的一个问号吧, 呵呵.

  发此文,全当是抛砖引玉,看大家回帖各抒己见, 一样能激扬思维

又是民经~~~~~~  救命

我也是民经,怎么不见得我也离谱连 这么基本的概念都不搞清楚就乱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3 15:12:00
中文网络鱼龙混杂,忽悠的人太多~~ 大家说长期以往会不会劣币驱逐良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3 18:07:00
以下是引用iameming在2008-3-16 19:38:00的发言:

居安思危,我觉得张宏良和宋洪兵的贡献不是在他们发表了什么言论,而是唤起国人的思危意识。

恰恰相反,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对国人说,现在的问题都在外国人身上,中国不需要深化改革,而是维持现在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3 22:20:00
金融立国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4 16:08:00
发贴心情

楼上 一堆挺张的白痴.

实在看不出有哪一个学过一点点金融知识的。

全都是口号,口号


嘿,楼上的这位winston1986老兄,一路骂过来的!
你水平高,就给我们解释一下互换是怎么回事?本质是什么?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正面、反面
别光只会骂人,自己也说不出个啥来!
而且我觉得你比愤青还激动,讨论问题,不必要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4 19:25:00
以下是引用toroam在2008-8-4 16:08:00的发言:
发贴心情

楼上 一堆挺张的白痴.

实在看不出有哪一个学过一点点金融知识的。

全都是口号,口号


嘿,楼上的这位winston1986老兄,一路骂过来的!
你水平高,就给我们解释一下互换是怎么回事?本质是什么?会对我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正面、反面
别光只会骂人,自己也说不出个啥来!
而且我觉得你比愤青还激动,讨论问题,不必要吧!

这些好像很多金融方面的书都 有解释了。就算随便上网找个金融词典都能找到。 难道你们这些人就不懂得去图书馆查一下资料吗?  

In finance, a swap is a derivative in which two counterparties agree to exchange one stream of cash flows against another stream. These streams are called the legs of the swap.

The cash flows are calculated over a notional principal amount, which is usually not exchanged between counterparties. Consequently, swaps can be used to create unfunded exposures to an underlying asset, since counterparties can earn the profit or loss from movements in price without having to post the notional amount in cash or collateral.

Swaps can be used to hedge certain risks such as interest rate risk, or to speculate on changes in the underlying prices.

比如很常用的就是OTC, 这几乎是任何一个金融学生都应该接触的。 当然,到里面详细的结构不一定每个人都理解。

所以我才说,那些人要么不懂金融。假如是相关专业还挺张的,我直接要怀疑他们大学是怎么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5 09:14: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8-4 19:25:00的发言:

这些好像很多金融方面的书都 有解释了。就算随便上网找个金融词典都能找到。 难道你们这些人就不懂得去图书馆查一下资料吗?  

In finance, a swap is a derivative in which two counterparties agree to exchange one stream of cash flows against another stream. These streams are called the legs of the swap.

The cash flows are calculated over a notional principal amount, which is usually not exchanged between counterparties. Consequently, swaps can be used to create unfunded exposures to an underlying asset, since counterparties can earn the profit or loss from movements in price without having to post the notional amount in cash or collateral.

Swaps can be used to hedge certain risks such as interest rate risk, or to speculate on changes in the underlying prices.

比如很常用的就是OTC, 这几乎是任何一个金融学生都应该接触的。 当然,到里面详细的结构不一定每个人都理解。

所以我才说,那些人要么不懂金融。假如是相关专业还挺张的,我直接要怀疑他们大学是怎么读的。

不管金融产品怎么复杂,怎么理论化,只要是人在操作,一样玩的你死我活的。

没有事实要去符合什么什么理论的义务,只是理论反映了事实罢了。

美元战略性贬值符合美国的利益,仅此而已,否则美国佬不会那么傻的。

反观中国,几年来不断的将外储配置为美元资产,撇去理论不谈,只是战略性错误咯,也不需要什么这数字那数据的来论证和说明。

金融产品的属性,看上去五花八门,其实规则之下,无非是人在其中。

所以,决定最后利益分配的,也不一定规则本身。从这一点来说,有时候甚至市场本身,也只是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博弈的一个媒介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6 08:43:00
以下是引用traum在2008-8-5 9:14:00的发言:

不管金融产品怎么复杂,怎么理论化,只要是人在操作,一样玩的你死我活的。

没有事实要去符合什么什么理论的义务,只是理论反映了事实罢了。

美元战略性贬值符合美国的利益,仅此而已,否则美国佬不会那么傻的。

反观中国,几年来不断的将外储配置为美元资产,撇去理论不谈,只是战略性错误咯,也不需要什么这数字那数据的来论证和说明。

金融产品的属性,看上去五花八门,其实规则之下,无非是人在其中。

所以,决定最后利益分配的,也不一定规则本身。从这一点来说,有时候甚至市场本身,也只是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博弈的一个媒介而已。

反正按照你这群  粪粪所言.  只要和美国有关的东西,都是要 毁灭中国的.

包括我现在在中东一个项目,找花旗银行来帮忙中介融资,做人民币和美圆之间的信用凭证,都是美国要冲击中国金融体系的手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6 12:19: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8-6 8:43:00的发言:

反正按照你这群  粪粪所言.  只要和美国有关的东西,都是要 毁灭中国的.

包括我现在在中东一个项目,找花旗银行来帮忙中介融资,做人民币和美圆之间的信用凭证,都是美国要冲击中国金融体系的手段. 

首先声明俺可不是什么愤青类的人哟。这文章我看都没仔细看,看不下去,主要看人们的反应而已。(心理胜于道理)

不过如在情境上有类同的话,纯属巧合。

从目前的情况看,外储的配置战略的确让人不敢恭维。至于前瞻性和战略性也觉得实在一般,我想造成这个感觉的原因也很难说清楚了。

这也确实是一个痛处,自然有人说起时,也不好说就是过犹不及。

尽管从一般企业和中观角度看,经济,市场,平衡,也没什么很特别的。不过从国家意志看来,人们也许有很强烈的冲击,自从前苏联解体后,

虽然总体氛围还算和平,不过才十几年功夫,算来美国也搞过好几次战役了,光伊拉克就打了2次,阿富汗和南联盟就不提了,发的导弹还搞得误伤大使馆,晕死。

而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也历来是一再出尔反尔。FED的作为,也实在是让人嗤之以鼻。从这些层面看,也看不出有什么情结,何种信用去让汇率如此紧密的挂钩美元。

因而当有人说起这类逻辑时,自然会得到某些共鸣。

,绝大多数人,也仅仅是心理层面的影响,而在行为上,几乎不会有任何的变化。因为张宏良愤的,似乎是国家意志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力度吧。

生活仍然继续,谈资也不能不五花八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6 13:36:00

互换只不过是用来利用比较优势融资的一种协议,本身没有什么稀奇的。但是它并不是没有任何风险的,汇率和利率变动也会导致损失。在我国金融机构监管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国内金融机构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投机的话的确存在造成巨大损失的可能。特别是国际投资银行将某些复杂的衍生品包装之后(比如说次贷证券)再卖给国内的猪脑子银行,已经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一楼的文章虽然狗屁不通,但是懂点金融的都应该看到在我国金融机构缺乏问责机制,没有清晰产权结构的情况下对于国外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应当小心(不是直接拒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6 16:55:00

其实,先不讨论一楼的文章写得是否“狗屁不通”先,我们应该先认同他的“居安思危”的思想

虽然犯了一些学术性错误,但是,不得不否认,中国目前的监管制度,太落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6 21:02:00

看完了饿    有收获 

就是怎么把事情说的天花乱坠   怎么把事情说的一文不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