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厚社交投资
中国糟糕的空气质量让跨国公司越来越头痛,因为让外籍员工来中国工作越来越困难。
上周,美国商会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其调查的365名外籍员工中有近48%的人表示空气质量是他们最大的忧虑,去年这一比例为34%,2010年仅为19%。
24岁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研究生Victoria Kung说她愿意忍受几年雾霾,但不会将北京作为自己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老实说,这对我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因为我知道我每天都会吸入一些小颗粒。空气污染是住在北京最大的弊端,我只会在我年轻的时候这样选择。”她说。
分析师认为,中国正开始为过去几十年来的快速工业化付出代价。上个月世界卫生组织为中国雾霾问题提出预警,当时北京空气污染连续七天处于危险水平。
北京的空气质量相比中国金融中心上海要糟糕的多,由于作为首都城市北京交通相对拥堵,且毗邻污染严重的河北省。
据求职网站eFinancialcareers亚太区主管George McFerren表示,中国成为不受欢迎的工作地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在一年前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在香港生活和工作的人中84%表示他们不会考虑搬到大陆。”他说。
“当然,总体上来看会考虑搬到大陆工作的人还是占大多数——62%——认为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但只有4%的人认为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是他们的动机。”他补充道。
Lee Quane,国际人力资源咨询公司ECA国际区域总监,他表示北京和上海的空气污染已经使很多公司不得不出台薪水补贴措施来吸引人才。
“我们看到未来在中国区的招聘,将继续过去一两年的岗位津贴。” Quane说,他指的是为糟糕的空气质量专门设计的额外补贴。
但是人力资源咨询公司Alexander Mann Solutions亚太区董事总经理Martin Cerullo说,对某些人来说金钱激励是不够的。“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当你更倾向于考虑这个决定是否对你的事业有帮助时,你可能会决定忍受两年的雾霾环境。”
“但当考虑到要成家立业时,你的选择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为何中国很难吸引中高级管理人才的原因。”他补充道。
王沈,某跨国IT公司市场部主管,刚刚带着她三岁的女儿从污染的北京移居到了新西兰。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不能住在那里了。我想我不会再回去了。”她说。“在我女儿的幼儿园(在北京),许多孩子有呼吸道问题。你知道当孩子得了哮喘或者肺炎的时候,这可能是致命的。”
ECA国际的Quane说,跨国公司们大量购买口罩及空气净化器,并鼓励拼车以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
他补充说,如果让员工选择一个亚洲城市来工作,新加坡和香港通常是首选。
“中国的污染问题给公司造成了极不利的影响,因为公司越来越缺优秀的人才。不仅仅影响到公司与其他公司的竞争力,现在都影响与其他城市的竞争。”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环保部副部长表示,中国74个城市中有71个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李克强在两会期间宣布中国将向污染宣战。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到2020年,要使60%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