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粘胶短纤价格低于棉花时,棉纺企业更倾向于加大对粘胶短纤的使用。在实际当中,这种规律也十分明显。
在2011年5月之后,粘胶短纤价格与国内棉价的高低位置互换,随后国内棉花-粘胶短纤价差持续扩大,从而带来了2012年至今国内表观消费量的高速增长。在2011年5月,粘胶短纤价格低于国际棉花价格,价差为负,从而带来了当时粘胶短纤高达60%的出口增速。
在棉花价格高企时,下游织造企业往往倾向于提高棉花替代品——粘胶短纤的使用比例以降低成本。历年粘胶短纤表观消费量占粘胶短纤和棉花总表观消费量的比重也发现确实如此。粘胶短纤在棉纺原料总消费量中的占比近年来持续上升,尤其在2011年棉花和粘胶短纤价差扩大后加速上升。
图1:国内粘胶短纤、棉花表观消费量

从各类棉纺原料在服装中的实际应用来看,粘胶短纤由于其湿强较低,所以在与棉花进行混纺时,其占比会受到一定限制。我们草根调研的结论是,当粘胶短纤在服装中占比低于40%时,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强度等指标仍与纯棉服装无明显差别。从目前消费量的比例来看,国内粘胶短纤占粘胶短纤与棉花总消费量的比例约为28%,仍有提升的空间。假设这一比例再提高10%,以2013年的预计消费量296万吨为基础进行计算,则粘胶短纤的替代需求会再增加超过100万吨。总体看,国内粘胶短纤对棉花的替代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基于对国际棉花存在上涨预期的判断,这将在三个方面同时利好粘胶短纤。第一,国际棉花价格上涨时,国内进口棉花价格上涨,粘胶短纤在国内市场的替代性需求增强;第二,国际棉价上涨也使得粘胶短纤在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强;第三,在国内棉花价格相对稳定的背景下,国际棉价上涨,国内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获得提升,推动纺织品出口量增加,进而带动国内纺织业对粘胶短纤的需求。
图2:国际棉价对粘胶短纤价格的传导路径

国内棉花价格下降幅度在1000元/吨以内。考虑国内棉花与粘胶短纤之间高达7000元/吨的价差,国内棉花价格的下降并不能改变粘胶短纤对棉花的替代趋势。
图3:国内棉花与粘胶短纤的价格及价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