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372 28
2014-03-28

      

                     
       在中国购物,体验可能如噩梦一般。首先,光是离开家门就会遭遇种种危险:雾霾、车流和拥挤的人群。接下来,你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去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在那里,你可以买到中国制造的西方品牌商品,只不过其价格两倍于在西方的售价;要么可以去市场里碰碰运气,那里的卖家拼命与顾客讨价还价,尽可能地多“宰”顾客一些钱,而且,你无从知道自己购买的到底是真货还是假货。   
      假如有人能把这种不愉快的购物体验变成方便、快捷的体验,迫使垄断市场的卖家相互竞争、加大他们宰客的难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完善的卖家信息和产品信息,压低价格并在这一过程中为成千上万家新生小企业提供方便,那会怎样?

      马云(Jack Ma)几乎凭一己之力做到了这一切,他缔造了电子商务巨擘阿里巴巴(Alibaba)。
     
     一、阿里巴巴:中国电商拓荒者
      
       这家企业已把在中国购物的噩梦般体验改造为一种轻松的虚拟体验,卖家相互竞争,买家可以评价它们的商品质量和物流服务。阿里巴巴旗下的网站淘宝(Taobao)和天猫(Tmall)像市中心的集市那样熙熙攘攘、商品琳琅满目,但它们极为方便、少了许多麻烦,而且还提供市面最低价。
      
       酷迪宠物(Kudipets)在阿里巴巴的B2C网站天猫上销售宠物用品。它的电子商务主管王春(音译)表示,如果不是线下购物如此费力的话,电子商务本不会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这里不像美国,件件东西都便宜,买起来也方便。在中国,唯一能便捷购物的地方就是网上。”
      
       上海商业咨询机构睿析科技(RedTech Advisors)的研究分析师迈克尔•克伦德宁(Michael Clendenin)表示,阿里巴巴“像是一个露天跳蚤市场,也就是说,‘我们把顾客带进来,我们租给你店面,你负责赚钱’。”
      
       “马云做的是将整套模式搬到线上。(阿里巴巴)为网站带来流量,剩下的事情由商家完成。”
      
       当然,一切并非一帆风顺。阿里巴巴旗下与eBay类似的C2C销售门户网站淘宝一度以出售假货闻名,之后它不得不出手整顿卖家。
      
       阿里巴巴的透明度和公司治理也表现不佳:马云最令人警惕的举措是在2010年不经董事会批准,将阿里巴巴旗下价值50亿美元的在线支付业务支付宝(Alipay)置于其个人控制之下,引发了与其他股东的纠纷,其中包括美国互联网巨头雅虎(Yahoo!)。
      
       不过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能扑灭与阿里巴巴有关的宣传报道。今年春天,这类报道注定将不断增加,因为该公司正计划举行首次公开发行(IPO)。这次IPO有望成为史上最大的IPO之一。分析师一致认为,阿里巴巴的估值或将因此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
      
       对于一家近些年才从零起步发展起来、而且面临公司治理难题、自身透明度低、有形资产少之又少的公司,这一估值堪称天文数字。
      
       与亚马逊(Amazon)不同,阿里巴巴没有库存和物流,自身也不销售任何商品,只提供服务器空间和搜索引擎广告服务。克伦德宁表示:“它是纯粹的平台,本质上卖的是流量。”
      
       阿里巴巴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跳过了线下购物。中国人轻松地接受了电子商务。物流公司经营着廉价、完美的同日快递服务,卖家大打价格战、利润微薄,有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甚至似乎愿做赔本买卖。淘宝和天猫在各自市场的份额分别为80%和略高于50%。
      
       按人口计,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但房地产价格飙升导致拥有实体店的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因此,小卖家纷纷注意到电子商务的机遇。
      
       以张明(音)的经历为例。这位北京的创业者三年前在一家购物中心租店面卖油画。他说,当时他30%的收入都用来支付租金。如今,他关掉了店面,专门在淘宝上卖画。
      
       张明表示,现在他的销售额翻了一番,16%的收入用于维护他在阿里巴巴的网店。激烈的竞争压低了淘宝上商品的售价。他说:“虽然利润减少,但你可以通过提高销量赚钱。”
      
       卖家要为在淘宝上打广告付费,不论是搜索排名还是付费搜索广告(paid placement),都要通过拍卖竞价。最激烈的是对“钻石展位”的争夺,用户输入各种关键词搜索后呈现出的旗帜广告,就是“钻石展位”之一。商家缴纳的店铺费用可达其收入的6%,在淘宝和天猫上的广告费用可达其收入的10%至30%。
         
       二、马云:FT2013年度人物
      
       主导这一切的就是马云。他喜欢搞稀奇古怪的表演和极其高调的公司聚会,在这些聚会上,他装扮过各种角色,从白雪公主到Kiss摇滚乐队的某位成员。
     
       马云(Jack Ma)身穿皮衣,戴着一顶巨大而有尖顶的莫西干式假发,涂着黑色唇膏并穿了一个鼻环。他拉开嗓门,有点走调地向崇拜他的员工们演唱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的《今夜你能感觉到爱吗》(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这是马云创立阿里巴巴10周年纪念会,这家互联网公司使他成为了亿万富翁,这是一个庆祝的时刻。不久,另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又将到来:阿里巴巴这家全球最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正准备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预计其市值将远超1000亿美元。
      
       多年来,马云在中国一直是受人崇拜的偶像人物。但在今年,随着市场对阿里巴巴即将进行的IPO越来越感兴趣,他也吸引了世界的关注。上市将让投资者有机会在全球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市场持有股份。       阿里巴巴的销售额如今超过了eBay和亚马逊(Amazon)之和,占到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中国所有的快递包裹中约有70%来自于阿里巴巴的销售。中国的电商交易中大约有80%是通过阿里巴巴的网站进行的。而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仍有一半以上的中国人不上网。鉴于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6亿,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国将在不久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
      
       身为中国斗志旺盛的企业家精神“教父”的马云,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2013年度人物,因为他是中国互联网的化身——体现了中国互联网的全部潜力和矛盾。
      
       在中国,创业成功大多依赖于借鉴海外发展起来的商业理念,但马云是一位真正的创新者。与他同时代的人,大多复制成熟的商业模式,创立“中国的谷歌(Google)”,“中国的亚马逊(Amazon)”以及“中国的推特(Twitter)”。但当马云1999年在自己的公寓里创立阿里巴巴时,企业对企业(B2B)电子商务网站还不存在。       马云现已将目光投向新的目标:撼动中国的金融业。这在古板的、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金融行业激起了轩然大波,并表明马云的雄心远远超出了在线零售业。
      
       但将马云评为2003年的年度人物还有另一个原因:今年5月,他决定在年届48岁之际卸任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职务,转而投身于应对中国一些最大的问题——尤其是中国日益迫近的环境灾难。
      
       马云仍是阿里巴巴的执行董事长,但他决定将更少的精力用于盲目追求财富,而将更多精力用于改善世界面貌,这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变——互联网的崛起正使这种转型变得更加容易。在经历了30年的两位数经济增长后,中国不断壮大且越来越愿意表达自身诉求的中产阶层不再满足于短视地关注于GDP增长率。       马云上周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因为水源、空气质量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10至20年后我们将面临大量健康问题,例如癌症发病率上升。因此我将在这个领域投入我的资金和时间。我的第二大关注领域是民众的文化和教育——如果我们无所作为,中国的年轻人将成长为富裕但浅薄的一代。”
      
       马云的活力和乐观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个圣人。一些前同事和密友表示,马云惊人的成功以及由此带来的过度美誉,使他对自己改变世界的能力过于自信。  
      
       马云自己的专断倾向,以及他有时令人眩晕的商业战略逆转,使阿里巴巴的少数人产生反感。但他近乎偶像人物的光环意味着,即便是心怀不满的前员工也不敢公开批评他。
      
       一位要求匿名的前员工表示:“任何未来想在中国科技行业中做点什么的人,在谈到马云时都必须慎言,因为他的影响力太过强大。”“但即便像我这种不吃他的个人崇拜那一套的人也承认,他是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代表,一个背景很穷的人通过坚持不懈和笼络人才成长为巨头。”
      
       马云1964年出生于杭州,他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表演的天赋。马云的父母靠表演评弹(一种传统曲艺形式)为生。马云的早年生活肯定不容易:评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禁。马云小时候数学较差,但他对英语很有兴趣。随着中国渐渐抚平毛时代的创伤,开始向世界开放,他决定全身心投入英语学习。有整整九年时间,他每天都早早起床,骑上他的自行车奔向杭州大酒店(Hangzhou Hotel),他在那里和外国游客交上朋友,免费充当导游,以练习自己的英语。在参加高考两次落第之后,他最终进入了杭州师范学院,并于1988年毕业。
      
       此后他在杭州当地的一所高校担任英语老师,每月的工资相当于12美元。但1994年他成立了一家翻译公司,这使他有机会去美国出差,在那里接触到了互联网。那时中国的官方媒体甚至不能提及互联网的存在。
      
       在创办中国黄页(China Yellow Pages)失败之后,马云进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工作。有一天,他被指派陪同一位美国游客游览长城。
      
       这位游客就是雅虎(Yahoo)的联合创始人杨致远(Jerry Yang)。事实证明,这次的见面将成为两人事业生涯的转折点。
      
       1999年初,马云联合17位朋友在他位于杭州的公寓里创建了阿里巴巴。他发表了励志演讲,展示了自己的雄心、愿景和战斗精神。
      
       马云在这段被录制下来的演讲中向他的战友们表示:“中国人的大脑和美国人一样聪明,这正是我们敢于和他们竞争的原因。如果我们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而且我们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那么我们就能以一当十。”       阿里巴巴的模式非常简单: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找到原本只能在交易会上见到的全球买家。这种模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2003年,阿里巴巴首次实现了小额盈利,同时为了与美国电子商务集团eBay竞争而创建了淘宝网,当时eBay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大约80%的市场份额。
      
       在接受全球媒体的一系列采访时,马云宣布与eBay“开战”。当时,这种宣战显得有些可笑,因为双方实力悬殊。
      
       到2007年,eBay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降至不足8%,实际上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淘宝的市场份额飙升至84%,这让马云成为了无可匹敌的中国电商之王。
      
       2005年,他与自己的老朋友杨致远达成了里程碑式的协议:雅虎支付10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40%的股权,并将其中国业务交给马云运营。
      
       阿里巴巴接管雅虎中国(Yahoo China)的同时也继承了一桩丑闻,这将为马云在西方的形象带来阴影,但巩固了其在中国政府眼里办事可靠的形象。
       
       马云向记者表示:“我们为股东创造价值,股东不希望我们与政府作对,走上破产之路。无论(政府官员)说什么,我们都会配合。”
      
       在上周采访中被问及与中国政府打交道的种种挑战时,马云指出,中国(或许全世界)从来没有阿里巴巴这么大的企业。阿里巴巴号称有6亿多注册账户,每天有大约1亿人通过其平台购物。马云说道:“起初我以为政府会感到不安。(但)我们致力于商业和创造就业。政府现在似乎放心多了。”
      
       在公司内部,他经常对员工表示,阿里巴巴应该“跟政府谈恋爱但不要嫁给他们”。多年来,他一再拒绝了与政府建立合资企业的提议。
      
       除了中国政府以外,马云似乎愿意与几乎所有人公开作对。
      
       这包括雅虎等阿里巴巴投资者,最近还有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香港交易所今年拒绝为了配合阿里巴巴希望采用的股权结构而修改上市规则。
      
       在阿里巴巴内部,这种战斗精神不断得到赞扬,而员工们(他们被称为“阿里人”)几乎都有一个来自马云年轻时非常喜欢阅读的武侠小说的化名。
      
       对马云来说,这不只是一种噱头。马云自己的绰号是“风清扬”,它来自一个隐居山中的剑侠角色,行事不可预测而且非常好斗。
      
       马云以前的一位密友表示:“人们没有意识到武术和武侠小说对马云及其企业战略的影响有多大。它们还帮助塑造了马云的理想主义,因为它们的要义都是弘扬正义。”
      
       在执政的共产党以外,在当今中国很难找到另一个人像马云一样,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如此之大。
      
       他决定应对中国一些最大的问题,这表明他的雄心远不止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在今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他阐述了自己的愿景。  
     
       马云写道:“就像互联网正在改写零售业那样,在阿里巴巴,我们相信它最终也将转变那些根本上由信息驱动的行业,比如金融、教育和医疗。一旦发生这种变化,一旦我们全面实现互联互通,我相信,互联网核心的平等与透明精神,将让中国社会有可能在发展更强大的制度和社会基础设施方面实现飞跃。”
      
       但他也提出了警告:“现在我们的水不能喝了,食物不能吃了,牛奶有毒,最糟糕的是,我们的城市空气污染如此严重,以至于我们经常看不到太阳。20年前,中国人只想着经济生存。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对未来有更远大的梦想。但如果我们看不到太阳,这些梦想将是空洞的。”
         

       谨以此文,祝贺:阿里巴巴(Alibaba)获得“2014年FT商业魄力奖之推动变革奖”、马云获得“FT2013年度人物”。文中资料选自《阿里巴巴:中国电商拓荒者》(2014年03月26日 英国《金融时报》 查尔斯•克洛弗)、《FT2013年度人物:马云》(2013年12月16日 07:16 AM英国《金融时报》 吉密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3-28 08:56:27
GOO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8 10:02:13
马云事做得不错,不知道人做得怎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8 10:22: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8 11:03:00
用“电子-XX”撬动那些由信息驱动的行业,这真是一个非常新颖的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3-28 11:04:03
用“电子-XX”撬动那些由信息驱动的行业,这真是一个非常新颖的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