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826 9
2008-03-17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刘昌用、章莉两位博士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转变成了它的局限性,因而其现实性已经丧失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把它和新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就能得出新的结论,就能超越历史的局限而获得新生。

        关键词:时代问题 理论创新 劳动价值论 创新的劳动价值论

          刘昌用、章莉两位博士在贵刊发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一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对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劳动价值论现实性的检验,劳动价值论现实性的丧失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已经丧失的结论。我认为,她们探讨劳动价值论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对她们的结论却不能苟同。我把刘、章两位博士的结论概括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现实性’‘丧失’论”,并提出一些批评意见,和刘、章两位博士共同探讨,欢迎批评指正。一、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劳动价值论既具有一般意义,也具有特殊意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它必然会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历代经济学大师都把揭示社会的本质关系作为研究活动的重要目标。对于商品交换关系的本质,亚里士多德就做过认真的研究。后来,重商学派强调了商业劳动的意义,重农学派强调了农业劳动的意义,而斯密则提出了“一般劳动”范畴,说明商品交换的实质就是劳动交换,揭示了商品交换关系的本质,从普遍意义上肯定了劳动的意义,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古典经济学家认识到,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他们在那个历史阶段把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了它自身限度内的顶点。马克思继承了前人的认识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使劳动价值论科学化了。在那个时代,劳动价值论主要是肯定了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的意义,同时也和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密切相关。当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解决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时候,劳动价值论为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根据,主要是解决了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斯密认为,生产物质商品和利润的工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劳动创造价值,地主则不创造价值,君主、官吏、军人、牧师等等也不创造价值,这对于反对封建主义制度的统治,对于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都发挥了积极作用。马克思认为,从事雇佣劳动的劳动者创造价值,资本家则不创造价值,服务于资本主义政治统治的国家官吏等等也不创造价值。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力商品范畴,证明了剩余价值理论,说明资产阶级积累的财富都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都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为无产阶级进行剥夺剥夺者的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解决阶级矛盾的基本形式就是革命斗争,就是剥夺统治者的财产和权力,这是所有劳动者阶级的整体行动,针对的是整个统治者阶级,这是对立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革命斗争。对于阶级冲突问题而言,只要证明劳动创造价值就足够了,劳动者阶级就有充分的理由付诸行动了,从而就能解决那个时代提出的问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被过去那个时代的经验所证明,是科学,这一点也被学术界所公认。显然,今天这个时代和过去那个时代是完全不同的,这个时代提出的问题和过去时代提出的问题也是完全不同的。但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它必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它必将会结合新的社会现实而发展创新,并因其解决了新的时代问题而显示出科学所具有无限生命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7 20:02: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3-17 20:07:0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它必然会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

这种判断 ,是基于信仰,还是基于经验分析,不得而知,让人莫名其妙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7 20:13:0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被过去那个时代的经验所证明,是科学,这一点也被学术界所公认。
---------------------------------------------------------------------------------------------------------------------------

关教授的高见,总让人摸不着头脑。

也许被关教授承认了,就是被“学术界”承认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7 20:52:00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有很多来自外部的争议,也有很多来自内部的争论。单从内部争论上谈,就有“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也创造商品价值?”,“资本论第一卷的商品价值与第三卷的商品价值含义是否一致?”,“转形问题”的证明。前两个问题好统一,最后一个问题尚无定论,但是却是最重要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

以效用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学,虽然内容没有实质性变化,但是形式上利用数学工具日趋复杂。其实这有利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因为数学形式更能准确地反映效用理论的自相矛盾、脆弱无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也应该利用数学工具准确地反映其正确的观点。

打蛇不打七寸,光靠打口水仗是不行的。我认为,可以从效用理论的自相矛盾性出发,给它来一个釜底抽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7 21:01:0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6 20:21:00

关先生在商榷中的基本逻辑是:

    1
、马克思提出其劳动价值论继承了前人成果,并受到实践检验,因此是科学;既然是科学,就必然与时俱进。

  2、当前劳动价值论解决现实问题的确有困难,根本问题是劳动价值的计量问题,谷书堂、钱伯海等人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都不能解决此问题。

 

  3、他突破经典理论“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提出“劳动本身具有价值”能够解决劳动价值论与现实的矛盾。

 

  4、经过这一“与时俱进”的新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重新获得了现实性。


这个商榷是有些问题的:

    1
、没有直接针对对方的论证依据与逻辑展开反驳。

    2
、对科学的理解和运用含混。劳动价值论当时是科学,今后就不可能丧失现实性,这种判断过于草率。

    3
、将马克思从劳动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概念替代再反向替代回去,以此挽救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性恐怕不能成功,反而破坏劳动价值论原本的科学性。而且,这种修改了的劳动价值论恐怕也不能算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6 20:23: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7 10:11:0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都由这种造型的人来与时俱进,辛辣的讽刺,把根基违背掉了,美其名曰与时俱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