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4-3 11:12:25
其实主要还是对国内教育体制、研究体制和规范等的不自信、不认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12:48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17:27
外来和尚好念外来经,这倒基本上是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19:30
现在很多学校和机构其实国际交流的机会和经费还是不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19:55
博士都不好混了   难道以后都博士后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27:14
应该把问题细化为,如何和劣质海归差别对待,只用是否海归这一点确实不够。
海外读博的大军在增加,过几年行情估计也会对海归差别对待。参见海归小硕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30:36
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海归也不应该一概而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34:45
有钱人越多,海归也越来越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35: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38:35
哈哈哈哈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47:20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48:59
看着虐心啊   海归给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52:08
主要是有钱人多了,留学的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55:17
与其抱怨,不如土鳖也努力出去镀镀金然后能留在外面就留在外面,留不下来再回来。到时候自己也成了海归。再说,博士毕业不一定非要进高校啊,你为什么就非要给自己这一条道路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56:31
前来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57:12
来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1:57:48
留学人太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2:01:05
海归相对稀缺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2:28:16
单纯以海归还是土鳖的身份来区分在国内的待遇,只能说是ZF教育政策和个人自身能力都有待改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2:36:42
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去何、从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2:36:54
美国博士和中国博士培养机制不一样。这是一个问题
大部分美国毕业的经济学博士都是在一种很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下拿到的。
一个博士生从入学到拿到学位,要经过好几轮的PK,能剩下的经过筛选的人才。
第一年博士基础课qualify资格考试不过,不好意思请滚蛋.
第三年博士prelim答辩考试不过,不好意思请滚蛋。
第N年博士论文答辩不过,不好意思请重写重新答辩。
这样淘汰机制下来的学生,基础应该不差。同时平时看的论文是全部英文,英文没问题,视野也比较开阔。这些人可不是楼上一些人说的”镀金“。

我不了解国内经济学培养机制,但是据我所知,大部分学校没有资格考试机制和严格的淘汰机制,毕业条件就是发几篇文章,让学生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这样难怪不如海归。另外某些观点是”混不下去就回来“,”国外混文凭“。对这种观点我只能呵呵。坐等发表这些观点的人来美国随便”混“一个博士我看看。

相反我了解的是一些国内来美国的访问学者。因为国内高校这二年要求所谓的”海外经历“作为职称条件。这样造就了不少访问学者。我见过不少,不否认一些访问学者很认真。但是大部分访问学者拿着国家的钱或者学校的钱,来学校课堂上象征性的上几节课,然后就不见人到处玩儿出去旅游了。更有甚者,带着刚怀孕的老婆来,小孩生到美国等等。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某些”访问学者“的真正的动机。他们不是为了学术交流,而是为了所谓的”海外经历“来借机旅游,生孩子。不是说这些人的行为不对不道德,而是对于国家对学校,还不如不来,这是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2:38:59
我觉得获得海外博士学位更多是发出一个信号~~该信号表明相比于土鳖,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而已。短时间内不能直接比较二者的成果,再说了高校对二者的考核机制都不一样~~

对于土鳖的出路,我觉得可以适当把就业的预期调低一些~~喜欢教书做科研的,先找个学校进去,再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做科研~~不要因为自己的平台相对差就放弃教书做科研的喜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2:39:05
土鳖博士如果出去混两年博后,那怎么算?转角遇到爱,土鳖变海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2:42:47
教育的信号功能增强,生产力功能减弱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2:44:54
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现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2:49:00
cym9008 发表于 2014-4-3 12:39
土鳖博士如果出去混两年博后,那怎么算?转角遇到爱,土鳖变海龟?
看专业。

经济学国内拿的博士,很难在美国拿到经济学薄厚职位。大部分经济系没有薄厚职位,因为普通的纯经济系研究的是理论,所以项目不多,因此也不怎么招薄厚。农业经济系薄厚需求量很多,因为农业经济说白了就是应用经济学,注重实际,因此有很多项目经费来招薄厚,但是这种职位一般对美国毕业的博士开放。

其他专业如化学,化工,生物,计算机等等,只要有老师要(老师往往是华人教授),来做薄厚甚至留下工作都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2:55:00
国外嘛,都感觉镀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2:55:28
这种现实情况也对很多想考博的研究生有了一个较低的预期,造成的影响肯定不小,就我本人来说就不怎么待见一般专业,只有热门专业才能相对有吸引力一点。真正有追求的还是出国读博更好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3:02:09
自身强才是真强,提升自己能力是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3 13:02:21
tinglx 发表于 2014-4-2 12:51
土鳖也能成金龟子,好好努力吧
哈哈,为嘛看到你的评论想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