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4-5 10:06:42
没有好的鉴别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0:13:35
你是受益者,支持是合理的。说实话,早期的优博评选确实是不错的,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现在评选的优博论文。但是,分析以往评选出的优博论文,你可以去看看,到底是哪些人的学生有机会获得优博论文这一荣誉?人们不满的不是优博论文,而是在这一评选过程中的不公正。有多少人能获得像你一样的资助?就你一个人很牛逼吗?你要搞清楚,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小小机会的差异,就拉开了大家的距离,而不是说是你一个人牛,才会脱颖而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0:22:05
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取消符合改革方向,优秀论文得住只有那么几个,剩下的人怎么办?金子总会用不同的办法证明自己的存在,聂老师绝对不是一篇百篇优博可以囊括的了的,这叫内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0:26:45
有人欢喜有人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0:30:22
学术能力本来就分优劣,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选拔英才,义务教育的目的才是平均,如果大家都吃大锅饭,不给有能力的人更好的待遇怎么实现优胜劣汰呢?优博中能够选拔出英才,总比大家泯然众人好
有人说优博不公平,那么海归的能力就一定比土鳖博士好么?那为什么985高校就只要海归呢?没了优博,土鳖博士拿什么和海归拼?
在国际国内期刊发表文章难道真的就不看导师么?取消了优博,也没有替代的评选标准,再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肯定有人情的问题存在,海内外莫不如此。我们学校招了一大批常青藤毕业的博士,即使他们理念新、科研能力强,但是授课水平真是不敢恭维
没有了优博这个相对唯一而标准化的途径,土鳖博士就只有零散化的寻求发表文章这一途径,而且发文章现在连稿费都没有,维持个人生活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难道读博士还找父母要钱、靠老婆赚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0:36:10
看看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0:39:29
一个一级学科评一个,谈得上土鳖的待遇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1:14: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1:15:06
我觉得还是取消为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4:44:59
现在问题太多了,但是大家只要那个出现问题就一票否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5:03:28
我很同意楼主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5:20:14
唉,不好说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5:23:14
看客的叫好  扼杀的是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5:28:26
寻租的产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5:51:50
graylens 发表于 2014-4-5 11:14
是否支持一种改革往往都是以自己是否受益为标准,这样,只能扼杀改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政策设计者、公共权力行使者也这么干,即公器私用,那就没有了公正、公平。
去行政化的方向是不会错的,为取消一个小小优博而担忧,只能说是杞人忧天。如果只出于私心,那就更是扯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6:43:13
叫好者有些是出于吃不到葡萄的心理,另一些或许是认为这种模式不公平,这在中国是常态。不可否认这种模式对土鳖们确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不多,取消也没什么大不了,关键是怎样增强土鳖的竞争力,不能让海龟专居于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7:05:30
先制订出评选的办法,该办法首先要确保评选的公平性。可以借鉴诺贝尔奖的评选方法,更加注重公平性,盲选,而不是推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7:37:03
非常赞同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7:51:32
百优的评选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是: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信息提供源,不成文的规定是百优获得者必须在《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这样的评选过程中被认证的其实是这些期刊。而这些刊物在国内的地位不需要多此一举的认证,另一方面即便用更高级别的认证(比如叫十优,或者开天辟地第一文)他们也只能在中文世界称雄,而在国际学术界几乎没什么影响。第二个问题是:评百优与导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经验表明,如果导师不够牛拿到的可能性很小。这其实已经异化为一种导师、院系、甚至学校的公关战。
当然,本土博士的待遇应该提高。不过本人严重不同意这样一种带有行政指令性质的评选作为对本土博士的保护手段而存在。教育部在行政上具有权威性,在学术上不必然具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7:55:43
还是要保留,经济学界也没个院士可评的,再不来点这个,更没意思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7:59:33
早都公布结果了,谁总是在散步取消的谣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8:22:52
我同意楼主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8:35:02
就我所在学校而言,博士获得资助包括出国的机会都很多,而且博士生的津贴平均应该有3K的水平了。取消优博评选,多给博士生资助,多支持交流,让博士生们安心做点东西,这才是正道。所以的评估,包括优博,会牵扯相关人员大量的精力,实际上是极大的浪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8:40:02
需要改革的是利益分配机制,保证真正优秀的博士能够得到所需资源。
现在百优这种分配方法本质上还是大佬分肥,而大佬们又往往具备行政资源与影响力,所以百优也就变成高校行政主导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了。
具体到评选结果,楼主提到聂老师,其实自从他那届以后几乎每一届都会出现争议人选。遗珠之憾也比比皆是,比如早年的包群老师,近年的郑挺国老师、罗党论老师等等,但没有得到这个title也并没有妨碍他们成长为我们尊敬的优秀学者。
更可怕的是全国评选结果只是冰山一角。鄙人不才也在国内几所top5、top10学校学习工作过,亲眼所见就是由于有了全国百优这个指挥棒,各个学校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导致在校内培育、初评阶段就存在激烈的利益倾轧,学校最终报到全国参评的人选往往根本不是真正最优秀的博士,而是内部利益斗争与妥协的产物。仅近3、4年我身边这样的事情就不止一例两例。这还只是2、3所高校,仅仅经济学一个学科的情况,推而广之,整个百优评选背后,从全国到基层又有多少不足与外人道的故事呢。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体制使然,取不取消都一样。但是与其麻不不仁的归咎于体制而放任自流,不如壮士断腕,至少也算给可能的进一步改革清除一点障碍吧。
另外,楼主提到自己读博时在校内享受的待遇,必须要澄清上面的回复决非质疑楼主的水平或者影射楼主不应得到这些资源。只是从更为宏观的层面就事论事,有感而发,请勿误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8:46:09
masterfanyao 发表于 2014-4-5 17:59
早都公布结果了,谁总是在散步取消的谣言
人家说的是今后,你说的是今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9:01:25
优博已经成为导师PK的场所了,取消是应该的。但是如果有更好的标准还是要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19:46:23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20:18:08
这个问题值得讨论,科教兴国,科研教育经费不能节约。
附件列表
1.jpg

原图尺寸 22.84 KB

售价: 30 个论坛币  [记录]  [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20:30:38
博士千千万,优博每年就那么几个人,怎么可能能够缓解“土鳖”的困境呢,还不如把这些钱分出来奖给更多优秀的博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5 20:37:19
前年管理学优博的获得者之一,评选论文里面拿得出手的只有一篇二作的《经济研究》。相信比这成果牛的多的是的吧,评选过程太扯淡。而且学校会权衡不同专业参评者的推选,这导致很多优秀的人根本没法参选。太不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