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
1399 1
2014-04-08
中国经济已经由快速增长的第一季,进入中速增长的第二季。一个共识是,中国经济不能再走过去高能耗、低水平的发展老路,而要走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现在,各级ZF都在大力倡导这个新路子。但是,中国经济不需要转型升级,或者说也升级不了,以ZF指导和巨大投入为模式的转型升级,更是危险的。

中国的制造业不但不落后,还十分强大。目前,中国的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此外还包括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中国存在大量的过剩产能,是严重的经济痼疾,但也说明中国制造业的能力超强。

有人说,虽然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大,但没占据产业链的高端,而是处于最低端。虽然东西都是中国生产的,但利润大都被美国等拿走了。这样的说法是匪夷所思的。在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大格局下,每个国家都只能占据产业链的某一端,这是比较优势原理决定的。

美国能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是因为主要的技术创新是美国人做出来的。美国也能制造,而且还能制造出质量最好的产品,但美国在制造这个环节没有优势。因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最大的成本,是劳动力成本。哪个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最低,哪个国家就有制造优势。中国正是最具有制造这个环节优势的国家,因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最丰富,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

技术创新的背后是什么?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鼓励创新的环境,以及对于市场的深刻理解,特别是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握,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大量技术创新发生在美国,是因为美国的科学研究力量最领先,同时,美国允许和鼓励创新。

我们常常忽略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的重要性,以为只要东西好,消费者就会买单,这是错误的。过去,欧洲研发的飞得最快的协和飞机、真正的全球通的铱星手机,都是最高科技、最好的产品,但全失败了,因为没有培养出市场——太贵,消费者不买账。而以苹果系列产品为例,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新技术,而仅仅是在把握消费者心理上有重大突破而已。

把握消费者心理和创新技术,需要高超的洞察力和艰苦的思考,需要天才的创意,而这些创意往往看似荒唐。所以,宽容这些想法,宽容那些古怪奇特的人,也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如果说手机的成功,是美国科学技术发达的成功,那么,苹果的成功,则是美国文化的成功。乔布斯是伟大的思想家,但也是一个奇怪的人,中国文化能容得下乔布斯这样的异类吗?

当然,中国也有需要升级的产业,那就是服务业和金融业。中国过去35年的高速增长,靠的是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更具体说,就是靠上述两者结合起来的制造业。而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根本原因,不是技术创新,而是人口红利。但是,人多的优势,我们只利用了一半。另一半,却没有很好利用——最需要人的服务业十分落后。比如中国的GDP中,服务业所占比重严重偏低。

如果说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存在机器排斥人的现象,那么服务业正是吸收人的产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等,都是服务业。当我们在抱怨看病难时,可曾想到,中国有最多的医科大学毕业生被人为闲置了。靠制造业引领的中国经济在放缓,但不必忧虑,靠服务业引领的中国经济,足以弥补这个缺口,而且前途无量。

一切资源配置,都要靠金融引导。中国的金融业,比服务业还要落后。2013年6月和12月闹了两次“钱荒”,就是因为利率没有市场化,被人为压低,而中小企业和民间对金融的巨大需求被漠视,是金融资源被严重错配导致的。

以温州为例。当地的民营经济(主要是制造业)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其维持和发展特别需要金融业的支撑。但是,正规金融无视这种需求,而民间金融被压抑,只能靠高利贷等欧洲早已绝迹的非正规方式,风险不可能不积累到爆发的程度。

不但是温州的民营经济,整个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也已经远远超过了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不是金融发展过快,需要担心诱发金融风险,而是金融没有服务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实体经济的问题,是金融太落后跟不上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
(来源:IT时代周刊 作者:王福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4-8 15:07:05
欢迎楼主转载好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