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4-10 11:56:47
明星们的高知名度来源于穿得少博取眼前、花重金买媒体版面、到处走穴博取到的,科学家哪能这样?!!!
科学家,就理应很低调、默默地为人类的进步做贡献,要出名也要在历史学家那里出名,哪能只在现在那帮无良媒体上出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3:23:18
厚积薄发 沉下去 多少人能做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3:38:16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3:47:20
央视总喜欢干一些无聊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4:16:04
要说不怕羽兄笑话,我都只知道这个人,而不知道他的研究领域!而且知道他也是从文中说的10年他和饶毅质疑院士评选的事情,知道他的,而不是从学术报道上知道的.另一个我觉得比较典型的人物是莫言,因为诺奖可以说才大放异彩!之前不能说无闻吧,但我觉得确实知名度到不了现在这个地步!现在社会风气就是这样,不止国内,国外也差不多(但稍微好些),报道人物事件的基本是唱歌的,演戏的,体育人士,政治经济人士,其它的人物报道非常少,这里面说科学家的就更少了.你看每年都报道靠艺术院校的怎么怎么样,有哪次主流媒体大肆报道过靠科学院的情况的!现在小孩子里有多少从小想当科学家的呢!ZF不引导,不扶植,科学工作者会越来越不受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4:37:58
正是因为这种现象,所以很多时候造成了众人对科研人员的误解,前段时间网上投票是否撤销地震局,竟有95%的人支持撤销,认为科研人员都是拿钱不干活的,其实真实情况大家都不了解,看不到他们的付出,不知道他们的成果,甚至根本不了解类似于地震局的这种研究所的工作范围,就直接下结论...人云亦云
唉,愚民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4:52:29
I know Prof Shi, but not too much on the area he is studying. Anyhow, to learn this, I am quite excited. This is not only a medal or an award, but a POSITIVE, confirmation with the fact that our country c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6:41:56
评论很精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8:34:10
看一看现在的新闻热点就知道了,要闻里关于科技贡献主题的越来越少,连娱乐新闻都在要闻中占去一定比重了。老百姓能了解到的,自然就更多地偏向社会、娱乐,更少地关注科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8:49:47
施一公教授.我也不知道啊,隔行如隔山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19:35:03
大家最近都太关心  文章  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20:42:07
我甚至都觉得有点高了,还有2成至少听过,说明搞科研的还没有彻底在民众眼里消失。比例有点高也正常,且不说在科研领域搞出成就,光是看看有多少学科就能把人整蒙,我国搞得长江学者,千人计划,这学者那院士的,你去问问民众,有几个知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20:42:09
中国不仅没有突出的科学研究成果,根本没有科学研究的土壤,民众对于科学问题不了解、不学习、不关心。
大众科学普及,随着经济的发展,基本是在不断地退化,这很值得反思。
不是人人都要做科研,当科学家,但是前几个月的新闻,家长打医生,竟是因为医生不给感冒的小孩子注射抗生素药物!其实因为根本不需要抗生素啊!没事打抗生素没好处啊!
科学家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当时,由于什么都不懂把自己身体健康搞糟,受骗上当是人人都可能的。
看看我们每天的电视节目,选秀,相亲,宫廷剧,抗日剧,仅有的关于自然的纪录片都是国外拍摄的。
新闻报道的头条,都是演员出轨,官员遭二奶举报,企业家破产逃难,飞机晚点冲突,医生被打。
到处都是情绪,是发泄,是浮躁,谁能静下心来认真了解一点东西?这样的社会,就是有科技天才,也没有天才能生长的土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21:14:11
1984年毕业于河南省实验中学,并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河南省第一名),保送至清华大学;
1985-1989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
1990-1995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
1995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1996-1997  美国史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博士后;
  施一公
1998-2001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
2001-2003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副教授;
2003-200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教授;
2007-2008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Warner-Lambert/Parke-Davis教授;
2008-至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2013年4月25日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013年4月30日 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6]2013年12月19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7]2013年9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宣布授予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Gregori Aminoff Prize)[8]。以表彰他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开拓性贡献。施一公在多个生物学领域的新发现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1]。
2014年3月3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颁奖典礼,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领取了2014年爱明诺夫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学者[1]
施一公 中国生产 的 在美国成长的科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22:02:33
一公绝对是值得佩服的老师!宿舍一哥们的女朋友的老板就是一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22:11:45
kankan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22:35:32
。。。。。。。。。。看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22:51:44
个人感觉很正常,诺贝尔奖获奖者公布之前,很少有人对诺奖得主的研究成就非常了解(方向近似的同行除外)。对于媒体而言不是要去街访,而是要像国家最高科学奖那样大力宣传,方能显示国家意志。现在学科细分如此细密,我们不能指望普通民众能够自发了解科学界的事情。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后,也经科学界广泛争论后,才被广泛认同和接受。不要用看待娱乐明星的眼光去看待科学家,如果真的这样看了,只能说媒体的无知和无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10 23:39:22
ok. sounds norma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