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74825 165
2014-04-09
三个感觉:
          1.社会活动经历或者在校的经历很漂亮,多是参与各类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等,特别是奖学金获得的经历丰富。
          2.科研能力很一般。虽然有些人发了些英文论文(多是forthcoming或者working paper),没有见到很牛的期刊,偶见《经济研究》挂第三作者的。
      3.号称国内最牛高校的经济学研究阵地,培养的博士感觉名不副实(至少从科研能力上)。这种发表记录在国内有些高校根本就毕不了业的。
       真替中国高校培养的经济学博士担忧,至少从科研能力的培养上看有些许的担忧。北大是本人仰慕的学校之一,本人在科研上还不如这些博士生,只是从对北大的名校的期望来看,对他们培养的博士有些失望。不是在有意黑北大,仅仅是无意中看到CCER的博士生简历后有感而发。
      附个网址:
           http://www.nsd.edu.cn/cn/list.asp?classid=98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4-9 12:58:31
北京不少学校不鼓励在读研究生发表论文,因此没有发表论文的也很正常。当然也存在着科研能力差的情况。我一个同事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毕业,连一篇本科学报都没有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9 13:02:09
从介绍来看,是不是没有真正纯搞学术的人投简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9 13:03:13
495983586 发表于 2014-4-9 12:58
北京不少学校不鼓励在读研究生发表论文,因此没有发表论文的也很正常。当然也存在着科研能力差的情况。我一 ...
你说得有一定道理,论文导向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我个人认为博士培养的目标应该是科研型人才,在没有更好证明其科研能力的情况下,论文或许是一个好的甄别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9 13:08:05
博士几年想发牛刊除非是有导师带,否则很难,因为时间根本不够。另外,你可以看看这个人的,我个人觉得他还是很牛的 http://www.nsd.edu.cn/cn/article.asp?articleid=1727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9 13:09:35
2004220976 发表于 2014-4-9 13:03
你说得有一定道理,论文导向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我个人认为博士培养的目标应该是科研型人才,在没有更 ...
嗯,论文其实很能证明能力。也有一些厚积薄发的,我一个人大的同学,读博期间没发什么的,在社科院博士后期间一年就独立发了顶级的《法学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各一篇。当然,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当前期刊的一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现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