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C简析
OTC是传统场外市场的简称,又称为柜台交易市场(以下统称“场外交易市场”),是英文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指交易商私下直接议价的交易方式,以区分透过交易所的集中市场进行买卖的交易方式。
中国资本市场的落后,导致国人对于成熟的OTC市场充满固执的偏见。然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和探索精神推动着国人,不断的尝试揭开OTC市场神秘的面试,然而每一次尝试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1904年,美国建立了世界最早有组织的证券场外交易市场Pink Sheets市场,为场外股票提供交易,报价等服务。上世纪40年代,大宗商品的衍生品市场开始形成,相对证券承销和并购市场,其市场空间较少,使得投资银行在衍生品的业务投入较少。直到上世纪60年代,OTC市场的基本状况与1929年证券市场大崩溃之前的市场形态变化不大,仍然属于一个十分不规范的证券交易市场。主要反映在市场的股票价格披露状况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改善,不但杂乱不堪,而且更不及时。这种长期混乱和不规范的股票报价状况最终促成了美国ZF决心对OTC市场进行整顿和规范。
场外市场的多元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当时投资银行在经济滞涨和传统业务低迷下,急需开拓新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利率和汇率风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更为突出,市场对金融类的衍生品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投资银行也逐步加大了衍生品业务的投入。
进入二十一世纪,ECN的发展促成了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诞生,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第二大证券交易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暴露出机构监管的缺陷,以及监管体系的不完善。2009年美国财政部发布《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强调衍生品市场监管改革以防范衍生品市场风险影响整体金融体系稳定、增强场外衍生品市场透明度、防范市场不当行为、防范产品不当销售予不成熟投资者等方面为目标。2010年《Dodd Frank法案》推出,重新构建整个监管体系,使得美联储得到银行、证券、保险(放心保)、基金等机构的绝对监管权。同时,法案也限制银行和金融公司的自营交易、强化衍生产品的监管、强调消费者金融保护等。从而为场外衍生市场提供一个匹配的监管体系,避免再一次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