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寻真》
可以促成中国持久腾飞的绿色水利与能源综合系统
李 开 乐
此处的“系统”同于系统论中的含义。天然主动形成的系统由协同规律起作用而自组织形成,科学而高效的运行(如地球或人体);好的人工系统如优质机器也可基本满足高效率的条件要求。此处所希望建造的是像优质机器那样,举世无双的巨型高效的绿色水利与能源综合系统。该综合系统中的水利分系统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水库法。水库方法的水利系统,虽然利用了部分水力资源和水体的生态价值,却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一般都利弊共存,甚至有弊大于利的。这里所要建造的水利分系统是真正的弊端极小而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优质水利系统。
陆地上的绿色能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天然气等,多数在青藏高原上很丰富。最值得注意的是,水不仅含有势能、动能,更重要的是兼有其它众多的生存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青藏高原的巨大是世界独有,故说为“举世无双和巨型”;水利与多种能源紧密结合,故称“综合”;“绿色”意为天然而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全新思路所建造的系统工程既可“高效”,又可达到全面环保而不破坏高原的原有环境。
青藏高原之水的特点是水源丰富和势能特大,高原外的北侧和东北侧又是特别缺水的广大地域,所以当机立断对青藏高原进行全面综合开发,充分利用中国独有的巨大高原上面的水源和多种能源条件,认真建成巨型而高效的绿色水利与能源综合系统,是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快速跨越的最佳决策;是全面绿化国土和大量增加耕地的伟大举措;是消灭沙漠和彻底根治全国风沙灾害的根本办法;是可以令全中国东西南北全面共同发展而持久腾飞并福荫千秋万代的大公德。
1、青藏高原上水源丰富
我国每年5~8月份雨季里的水汽,绝大部分来自于印度洋方向的西南气流(笔者未出版的《大自然寻真》对原因有阐释,在论坛第二区的跨学科讨论区有逐章发帖讨论或可全文下载: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post&action=edit&fid=182&tid=2992116&pid=24387176&page=1)。强烈的高空西南风撒播给中国几天的雨,就足够几条大江河奔流几十天。然而,虽然中国东南半部的年总雨量很大,却很多都没留住等你慢慢享用就立即直奔大海。在中国西南气流门户的西半段,能越过连绵不断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水分虽然不多,却大多凝成了冰雪而堆积在高原的山岭上,使青藏高原变成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以冰雪形式保存着的巨型固态水库。中国的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就都在青藏高原上,但它们也仅仅覆盖了高原东部的部分地区。相信青藏高原的南部和西部的更大区域里还应该堆积了更多的冰雪。雅鲁藏布江是收集高原南部、西部雨水和消融雪水的最主要江河,可惜它的水都最终全部流入了印度境内,而印度却无法利用多少就白白流入孟加拉湾了。
有人认为高原上主要靠融雪才有水,冰雪融解完了就没水源了,那是杞人忧天。要知道,那些冰雪主要并非来之于远古,而是每年虽有冰雪消融,也有冰雪堆积,这是个大自然的自动循环过程。虽然大尺度的气候波动会使某段时期的冰雪消融得更多一些,这都不必担心,因为气候这种大自然变化是循环往复的,摆过了头又会摆回来。冰雪比起雨水要更加宝贵得多,因为冰雪不会很快消融,降凝冰雪的日子里更没有冰雪融化,这就不会像平原那样造成洪水泛滥和流走浪费。虽然冰雪的消融也有季节性变化,但因冬天的高原上阳光灿烂的日子较多,所以几乎可以保证江河全年长流不息。高原的特殊功能可以令大多水汽变成冰雪暂留山颠而缓慢消融,这正是高原最为宝贵之处。还有人以高原上的年总雨量少为理由就否定了高原上有丰富水源,那也是错误的认识。
可能有人担心对高原的水源进行开发会引发印度的强烈反对,对此我们可以首先从气象理论上在国际场合与其论理。东西向一字摆开的高耸喜马拉雅山脉已经将大多水分都拦截而流入了印度境内,使印度的水量非常丰富,如果他们不去好好利用,又有什么理由再与我们争夺漏网到了我们境内来的那一小点儿残余水量呢?
2、如何进行青藏高原上的水源开发
在网上见到了郭开先生的南水北调大西线引水方案,虽然令人振奋,也精神可敬,不过,其可行性很值得商榷。主要是:第一,工程难度大,高原东侧都是西北──东南走向的高山峻岭与深谷,唯一的引水线路正好与其垂直,于是乎,非穿山必建坝,太难了,需搬迁的人口也太多了;第二,引水线路正处于世界地震带之中,整个工程建了19座大坝,太危险了,垮了任何一座大坝对我国东部人口密集区都会产生巨大灾害;第三,隧道又多又长,震塌了任何一处都会使水路全程瘫痪而且难于修复;第四,高原东侧多为山坡陡峭、土松石破、结构松散,全线泡水之后必然很容易引发塌方和泥石流灾害,对此必须预先想得到。
笔者提出了另一种完全不同思路的高原引水方法(https://bbs.pinggu.org/thread-2992166-1-1.html),工程起点位置及线路都在青藏高原中部,既避开了地震带,又避开高原东部的横断山岭,而且方法创新、安全、环保、省钱、高效、长收益,符合高效率系统的要求。
3、 青藏高原上水源工程的重大意义
①青藏高原上的水源如果能全部得到开发利用,将不仅可以滋润中国的整个大西北,逐渐使全国的大沙漠都变成绿洲,还可以补充东半部在某些时间里的雨水不足而有效抗御了全国干旱。最终不仅可以全面绿化国土和大量增加耕地,还可以彻底根治各地的风沙,为全国创造出一个环保舒适的生活环境,意义之大不可估量。
②充分利用了天赐的永恒水资源居高临下进行全年不间断发电,不论对眼前的西部发展还是为全国人民的永久节能造福都是意义重大和深远的。
③青藏高原的水源工程建设启动后,必然扩大了内需,提高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独立自主性,尤其给西部大发展创造了根本性条件,所以经济意义十分重大。
④引水工程按照“高效环保系统”进行建设,符合优质系统工程技术的哲学辩证思路,是世界首创,一劳永逸,意义深远。
⑤青藏高原的水源工程,系中国独有。本因高原阻挡而造成了大西北干旱的天成状况,通过对高原的自身开发却可变害为利,除了可彻底解除全国大面积干旱和风沙灾害之外,还创造巨量绿色能源等效益。这是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世界性创举,是值得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骄傲的全世界最伟大工程。
4、建造世界唯一的巨型高效的绿色水利与能源综合系统
除了水源,青藏高原上的太阳能和风能也明显比全国其他地方丰富,而且人烟稀少,故可开发性强。当青藏高原上的初期电网建设优先完成后,就可立即配合进行太阳能和风能开发。这样一来,便可使青藏高原上的绿色能源以水源为主得到了全面和综合性的开发,把高原建设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巨型高效的绿色水利与能源综合系统,前景十分光明。太阳能和风能配合水能的同步开发过程,不仅可以在电力等方面对于水源开发进行支援,还可以从内需上有效解决太阳能电子器件国内生产能力的过剩问题。再考虑长远一些,高原上的绿色旅游业必定随之发展,从而地热能也可得到开发利用。虽然高原上的天然气必定很少,但地下热水不会太少。
只要我们瞄准了青藏高原这块系中国独有的无价宝地,抹去尘封,凿开岩皮,就会使石头变脸成为巨大宝玉,光芒四射,耀眼夺目。到了那时,中国不仅可以实现独有的绿色发展的快速跨越,还可以使全国东西南北全面共同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持久腾飞,让世人都刮目相看,羡慕不已。诚望有关部门对青藏高原的水源和其它能源开发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