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少走坎坷路 精准定位需先行
——激活产业生命 促进产城融合——
最近接触到不少园区,项目开发建设到数万平米,发现项目产品与市场接轨存在重大问题,回过头来重做定位、重改规划、重新设计。至此境地,能怪设计师吗?设计师精心画图,何罪之有?
观其基本运作路线为:随大势立意——凭资源立项——概念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施工图设计——开工建设——招商销售——修改图纸……从此,这个项目将走上建建停停、修修改改的坎坷路。
优秀的产业园区之所以能产生强大的产业聚集能力,是因为产业园区拥有集约、共享、互助等丰富内涵,能够通过资源共享、产业聚集有效降低企业建设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科学、合理的园区规划是结合项目区位优势、产业特性、发展规划,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对园区丰富内涵的充分展示。
对中小企业园区或标准厂房园区而言,实用性佳、通用性强、且富有前瞻性设计理念的产品则是园区得以迎合市场需求、构建竞争力的基础性条件。
一、精准定位为规划纲领
项目整体定位是项目运营实施的行动纲领,也是规划设计的实施纲领,项目定位的高度、广度、深度,决定项目规划的空间布局、环境景观、交通物流、业态组合、户型结构等。定位不明确,项目开发难以形成系统化思路,必然导致产品规划设计缺乏依据、思路混乱,局部产品形态散乱而自相制约,难以协同发展。
二、规划设计需与定位高度融合
只有与项目定位高度融合的规划设计,才能完成项目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实现。通过高水准规划,打造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高资源利用、高效益回报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基地;同时,注重园区产业的有机组团、关联聚集,致力打造相融共生、协同发展,融合自然的现代化生态产业园区。
结合项目定位,把握市场需求,从开发理念、建设方式、价值体系、盈利模式、增值趋势等方面规划设计,推动区域产业链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繁荣度,提升区域整体形象。
三、产业分类提升产品通用性
因各行企业对厂房有特性需求,如层高、进深、面积区间、生产线安排等,标准厂房若在没有行业针对性的情况下就进行设计施工,必然会造成与实际入驻企业存在较大范围的偏差,从而造成项目建设的极大浪费,同时产品在市场中也将缺乏竞争力。
只有在精准的市场调研及策划定位的基础之上,对行业进行量化分类,并研究分析各产业类别的主要面积区间,在最大程度实现厂房使用通用性的同时,力求园区建设成本的合理控制,避免严重的重复建设、厂房闲置,减小项目运作风险。
规划设计六大支撑点
Ø 项目价值挖掘
Ø 开发节奏把控
Ø 功能分区融合
Ø 交通物流通畅
Ø 空间布局前瞻
Ø 市场需求对接
产业方兴,摸着石头过河的开发商在自己对项目产品设计的支撑点还缺乏思路的情况下,响应ZF号召,匆忙上马,画图施工,大干快上。又在口若悬河的专家大师指点下愈发迷惑,索性勇往直前了!机遇随行,风险聚集!
备注:仅代表陕西策启地产代理有限公司策划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