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3057 1
2008-03-24
破产重整谁来“拯救”S*ST星美?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08年03月24日
作者:

  “上海”二字注定将左右S*ST星美的未来命运。

  本报记者周益广上海报道

  “星美联合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要到下个月才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重庆市涪陵区国资委产权科科长申永洁21日对本报记者说,重整前景尚难预料。

  申永洁是最近成立的S*ST星美(000892.SZ,下称“星美联合”)破产清算组成员。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18日指定“星美联合破产清算组”担任星美破产重整案件的管理人。

  星美联合最近频频发布公告,公布公司破产重整与资产重组动态,声称“香港新世界地产的内地业务将借壳星美联合A股上市”。但根据星美联合最新发布的财务报表,公司负债总额为16.88亿元,而资产总额仅为4.45亿元,严重资不抵债。

  星美联合已经从债务重组阶段走向破产重整阶段,如何与债权人达成共识以消化巨额债务,是星美联合能否获得新生的关键。

  重整进程

  “虽然我们已经不是星美联合的股东了,但星美联合还欠我们4亿元的债务。”星美联合原大股东北京卓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他们会努力促成星美联合的重组,否则这4个亿就要打水漂。

  卓京投资曾是星美联合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2005年4月,“星美系”老板覃辉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星美系”资金链随即告急,作为星美系在内地的上市公司,星美联合迎来追债长队,资产因债务官司被陆续查封,经营陷入停滞状态,继而陷入严重资不抵债的窘迫境地。

  由于债务纠纷,卓京投资持有的星美联合股份共11012.64万股(占股26.61%)被法院拍卖,星美联合原第三大股东重庆朝阳高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5505万股(占股13.3%)也遭拍卖。2007年7月19日S*ST星美停牌。随后公告称公司部分股东与丰盛地产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新世界中国房地产公司、上海鑫以实业有限公司达成重组共识。这些公司事实上为香港新世界发展(中国)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2007年12月17日,上海新世界大厦总经理何家盛以及香港新世界内地业务经理人潘立夫出任星美联合董事长和总裁,重组初步方案达成,并进入前期审计和评估工作。香港新世界地产内地业务借壳星美联合A股上市意图明朗。2008年3月,债权方重庆朝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对星美联合破产重整,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自此,星美联合的债务重组工作变为破产重整。3月19日,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破产清算组”担任本破产重整案件的管理人。

  重庆市涪陵区政府秘书长田景斌、重庆市涪陵区财政局副局长刘福强、重庆市涪陵区国资委产权科科长申永洁、重庆市涪陵区国资委产权科工作人员陈中游、重庆海川资产清算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被指定为破产清算组成员。

  从上述名单可以看出,担任管理人的清算组成员主要来自当地政府。对于当地政府是否将全力争取星美联合实现重组保壳的问题,申永洁没有正面回应。

  但申永洁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在破产重整阶段能够实现债务重组,星美联合将起死回生;如果重整失败,星美联合将宣布破产。

  玩家豪赌

  尽管卓京投资已经不再是星美联合的股东,但仍然在努力拯救S*ST星美。

  为了保壳以顺利引入有实力的重组方,卓京投资赶在2007年底前两天与星美联合签署了一份《债务豁免协议》,豁免了星美联合的6999.16万元债务。在获得这笔非经营性收益后,星美联合2007年年报将扭亏为盈,有望实现盈利495万元。

  此举无疑对S*ST星美保壳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按照相关规则,如果星美联合2007年实现盈利,并在年报披露之前完成债务重组,将可以避免暂停上市的命运。

  引入香港新世界参与重组,是让星美联合起死回生的信心和“血源”。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紫澜门实业有限公司老板缪国庆是引入香港新世界的牵线人。

  公开资料显示,缪国庆已成为星美联合的主要股东。2005年底,在卓京投资所持星美联合股票公开拍卖时,缪国庆通过旗下公司竞买了4511.28余万股,共占星美联合10.9%的股权。其中,上海紫澜门投资有限公司2000万股,上海紫澜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00万股,上海新世界紫澜门大酒店有限公司511.28万股。

  虽然缪国庆仅为第二大单一股东,但持股14.01%的最大单一股东金信信托,“目前正处在停业整顿期间,并暂由浙江省银监局和建银集团托管”。

  缪国庆为上海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便开始从事餐饮业和服装业,积聚了大量资本。“紫澜门”是上海一个女装品牌,在沪上商业街淮海中路、南京西路有多家专卖店。并在上海南京路上的新世界百货、市百一店设有专柜。其在新世界百货12楼还开设了紫澜门大酒店。

  缪国庆与他的合作伙伴朱澜庆,在实业界积累了资金后近年来在股市中屡次大显身手,他们的名字曾出现在国旅联合(600358.SH)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而在一级半市场通过竞拍方式购买4500多万股星美联合法人股,虽然每股价格只有0.68元,单价远低于二级市场价格,但花费资金仍达3000多万元。如果星美联合重组受阻而退市,缪国庆投入的全部资金将颗粒无收。

  除了缪国庆,来自上海的重要个人投资者还有张怀斌,他在竞拍中拿下2600万股,共占有星美联合6.28%的股份。每股价格同样是0.68元,花费资金1700余万元。他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表示,他本人暂未与香港新世界洽谈,不便发表更多评论。

  “上海”二字注定将左右S*ST星美的未来命运。除了上海紫澜门,还有多家来自上海的公司在拍卖中受让了星美联合的法人股,成为主要股东,如上海钜爱、上海平杰、上海申恩。S*ST星美现任董事长何家盛,现仍为上海新世界大厦总经理。

  S*ST星美自2007年7月19日起开始停牌,停牌前一日价格为5.33元/股。

  根据新的《企业破产法》,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应在6个月内完成债务重整,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和解,法院将裁定结束破产重整程序,企业继续延续;若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重整的,可延期3个月,若到期仍未完成重整,将由法院宣布企业破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3-25 16:50:00

价值投资中的“价值”是什么?(转载)

价值投资中的“价值”是什么?

    证券投资的基本理念是价值投资。但价值投资理念中的“价值”是什么?用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来解读,劳动价值论会说是劳动,效用价值论会说是效用,二者的共性在于任何商品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或效用,但作为投资品的一般属性,首先是它们的使用价值或效用退出交易,谁会关心投资品(比如证券)的使用价值或效用是什么?离开理论家的课堂问企业家:商品如何定价?回答是成本加成,再加品牌服务技术,等等,那么股票的成本是什么?几乎没有!所以,价值投资的价值和一般商品的价值肯定不是同一个范畴的经济概念。

    股票市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时代,但奇怪的是,斯密的《国富论》几乎没有提过股票这个词。有人说斯密本人从未炒股,所以没有把股票投资纳入国民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之内。另一位经济学大师,大卫。李嘉图,是从社会底层几乎完全靠投资于股市房市发家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股市富豪,但是他的经济学著作也几乎没有谈过股市,流传下来的理论主要是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当年是热衷于股市投资的,据说不管多忙,每天起床早盘半小时炒股雷打不动,获利颇丰且颇有心得。他的传世巨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中有一章是专论股市投资的,大意是股票市场和普通商品市场不同,投资人不是基于自身需求而是基于对他人行为的判断参与交易的,所以是一个“空中楼阁”,投资人之间的博弈主要是一种心理行为。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凯恩斯还举了英国选美的例子为佐证:在100张美女照片中选六张,选中者有大奖,为了得奖,投票者费尽心机猜测别人的选择,于是选美活动就从对美女的评价转变为投票者的博弈行为。后来,博弈论大师摩根斯坦在他和诺伊曼的名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中把“空中楼阁”定理融入了诺伊曼的博弈论,明确提出了交易决定价值,甚至极端到他的结论用刀子刻在书桌上:“任何资产的价值都取决于真实的或预期的实际交易”。凯恩斯先生关注的心理行为和博弈论大师研究的博弈行为,开创了现代行为金融学的先河,从此,投资的价值一词有了新的经济学界定:预期,特别是基于交易的预期。

    在实体经济占主流的时代,价值是以普通商品的效用和使用价值为基础的,所以当时的经济学大师没有把资本市场纳入经济学的分析领域。凯恩斯先生对货币和利息的研究触及到股票市场---空中楼阁,提出了虚拟经济的价值概念。借鉴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论的表述方式,我们可以说,投资品的二重性是预期和交易,所以必然具有源于人性弱点和心理行为的各种不确定性。预期的边际是真实的交易,从预期的形成到交易的确认之间,不确定性呈递减趋势,就像一般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一样。把预期-交易-不确定性递减引进股票市场,价值投资就不是一次性交易,而是基于交易的群体行为,因为预期的形成和交易的确认都是来自于他人行为。群体的预期就是市场情绪,真实的交易一定有资金推动,所以简化为一个公式:投资价值=预期(市场情绪)+交易(资金推动)。用这个公式分析当前的中国股市,资金流动从去年1.3-1.5倍的净流入变为今年近1.5倍的净流出,显然是股市发生逆转的直接原因。

    凯恩斯-摩根斯坦的投资价值概念显然不同于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格雷厄姆的理论在实践中显形为巴菲特,从此巴菲特就成了价值投资的化身。巴菲特先生很少使用电脑,几乎不携带手机(相信他一定不会发短信!),至今还住在1958年3.8万美元买的房子,经常在肯德基大宴宾客。这和我们心目中的华尔街人士大相径庭。巴菲特的“旗舰”---伯克夏.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是收购的,当年收购时只用几分钟就决策了。收购谈判时,对方迟到了一会儿,进门就解释说因为找停车位耽误了时间。巴菲特奇怪地问:外面停车场不是有很多空位吗?对方回答说,我找的是别人交了钱但还有剩余时间的停车位。巴菲特当即决策了,理由是:这个连几毛钱停车费都在意的人所管理的公司,我们还做什么尽职调查呀!由此引出了现代投资界的致胜秘诀:第一投人,第二投人,第三还是投人!

    投人是价值投资的秘诀,这是格雷厄姆-巴菲特模式。但是这个“人”是管理团队,不是凯恩斯所说的“他人”。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在分析公司价值时也讲到:现代企业的竞争是管理团队和商业模式的竞争。也用一个简化的公式:投资价值=管理团队+商业模式。但在股票市场上,这个公式却很少被投资人接受,我多次测试过:知道所持股票那家公司董事长和CEO姓名的人请举手,应者寥寥无几;再问:知道所持股票那家公司主营产品名称及产地的人请举手,应者更是少得可怜!可见,股市中多数人是凯恩斯的信徒,不是巴菲特和德鲁克的“粉丝”。

    两个投资价值公式,究竟孰是孰非?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因为市场上的确存在着价值驱动和情绪驱动两种投资风格,进而会看到现代投资业的进化:股权投资产业的崛起及其与股票投资产业的分离。格雷厄姆-巴菲特的理论代表股权投资产业的价值观,权且称之为经营价值论;凯恩斯-摩根斯坦的理论代表股票投资产业的价值观,权且称之为交易价值论。股权和股票,经营价值和交易价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价值分析的基础和视角却迥然不同。前者是管理导向的,所以强调长期,关注场外,参与管理;后者是交易导向的,所以强调短期,关注场内,创造预期。经营价值论把管理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引导人们发现管理的价值创造;交易价值论把交易作为关键市场行为,引导人们研究市场预期的合理性和不确定性。

   在实体经济的空间,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各执一端;在虚拟经济的世界,经营价值论和交易价值论并行不悖。资本市场是虚拟经济的主流市场,所以在虚拟经济超越实体经济的时代,经营者和交易者的价值观也随之浮出水面,成为现代资本市场的价值投资经典。

                      

价值投资中的“价值”是什么?(转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5 16:53:5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