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16753 9
2008-03-25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

它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又是什么?

------诚心求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3-26 17:40:00

以问题导向,以实用为目的研究区域、城市和空间

——对区域经济研究以及区域、城市化、空间等概念的若干思考

 

合二为一,结合所学,谈下自己的几点浅薄看法:

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区域经济学研究同其他理论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区别便是区域经济多数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即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困难、解释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现象(如产业集聚)为主要出发点,归纳总结也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用和可操作性的结论,为政府领导部门、城市规划建设者、企业、劳动力的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理论研究不可或缺,实际应用造福社会方为研究之根本出发点。

而以此为出发点,也就不难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并兴极一时的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缘何现阶段突然“失宠”,销声匿迹的重要原因(这个是题外话)。

事实似乎表明一个应用经济学领域的理论体系要想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能够简单、清晰透彻的告诉应用的需求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应该怎样”等一些实在的东西——比如韦伯的区位论,钱纳里、罗斯托等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等的相关研究(至此肯定有人耻笑笔者是无知不是先知,是浅薄不是厚积薄发)。

但是到了后来,尽管在区域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以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克等,1999)系列研究不乏原创性和创新之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多数研究成果不论从理论模型,还是到实证分析不仅最后都陷入复杂不可自拔的境界,却独独缺乏漂亮引言背后深入实际的分析,然后告诉我们想要得到答案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历史的偶然”或者“天生的条件”——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理论试图跳出“历史决定论”但最后又不得不回到“历史决定论”。如是,与其在向学生教授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将这些“了不起”的经济学家奉若神明,不若悄悄的多读下历史、地理,比如理解一下缘何希腊城市文明的发源与兴起(思辨、数学为主却免于战争),缘何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却陷入城邦间连绵的战火(文贯中,1999)这些真实、基本而又颇具启发性的内容和往事。

而且不要因为觉得自己研究实际问题没有研究理论问题高深就觉得“低人一等”。恰恰相反,一个区域经济工作者,与其在搞一些玄奥无比、高深莫测、空洞乏味的数学公式,不如为一个地方政府做一个科学、可行、可信的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事实上,之所以认为做后者的工作会感到不耻,是因为自己对研究的这片土地尚且不如地方上的一个老百姓深刻而已,所谓的专家如果仅仅坐而论道,忘记了作为一个公民责任者而非单纯一个经济研究工作者。谁能够应用经济学,或者发展经济学以真正成功解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才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经济学,而不是单纯应用基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衍生的经济学来因中国经济存在的阶段性问题而发出贸然否定的声音,看不见森林研究一棵树上的一个疤痕却因为这个疤痕要砍伐整片森林,实属可恨。不读历史不晓实际却弄些别人搞不懂的所谓技术来连篇累牍更是无聊之极——注意了,现在有很多人正在为这些事情忙个不亦乐乎。

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到某知名工业园区做规划项目,某海外归来的“专家”应用了无比复杂的数量模型推出该地区应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但究竟怎么发展却讲得离谱之极,听得本来就乏味之极的地方官员问了“专家”几个问题之后“愤然离去”(问题内容可想而知),结果“专家”回来还开博骂政府官员无知愚昧不科学。怎么自己就不曾惭愧一下想想理论讲得出的结论,算个简单的区位商都可以得出的东西,而对自己辖区的土地每一分都了解的非常透彻、对一个产业、一个企业如何运作都相当了解的“开明”官员离去的原因不是因为你的模型不好,是因为你除了借用了一个别人研究用过的模型,实际上的东西却的确非常愚昧的现实。

补充一点,诸君读至此处可能觉得笔者因为不懂似乎不喜、深厌数学,恰恰相反,敝人出身数学,深喜数学,特别是对笔者形式逻辑和逻辑思维的启发印象最深。同门中人,其实都有知对现如今有些在校经济学研究者在搞的数学是什么东西,对其实际价值也想必略知一二。搞数学,人要变得睿智,而不是搞得玄虚吓唬世人——更有甚者,小心了,坐而论道,空谈误国,自己都清楚这一点便不要再自欺欺人,不若回去将开明的思想传播众人。好了,收回思路,回到刚才的议题,要想把地理变量放入经济分析模型框架的确是非常困难的工作,而最好的经济模型最好只有一个变量,清晰明了的告诉我们其间的因果关系。应该怎么办?如何重新理解一个有用的空间的概念。兴许我们应当把握现在和未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解决上述问题,而非总是寄希望于公式推导。

在此生命,笔者并非要维护谁或者贬低谁,也不是要讲谁的是非,就事论事而已。实在点说也应当如此呵呵。你要是一心在校园里做研究,醉心于华丽的公式,就不要贪心出去搜刮别人的口袋和地方上的财政,为一笔不菲的规划费而趋之若鹜却对地方政府还嗤之以鼻的那些所谓专家就绝对庸俗啦。拿了别人的好处还以为别人傻的人真是傻的可以——记住,欠人的一定要还的。

你要想实实在在的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就一定要自己掌握的扎实理论工具结合踏踏实实的实际调查好好讨论、认真沟通,做出点实在事。更有甚者,做理论的,没有实际调查、没有实践,没有发言权,不要动不动就出来骂管理者,出来骂别人的不足,岂不知这是你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最大的不足——特别是,许多搞“纯理论”的往往最后“小肚鸡肠”者居多——最近的几件争论事件足足可见一大斑啊。

做学问、做人,做事情,听导师讲课感慨的确很深很深,也觉得导师教导我们印象最深刻的那八个字便可以概括:大气谦和,英明睿智。做区域经济研究的更是应当主要到这样一点。接触到的一些老师、学者做的是非常非常不错的。特别是我的导师。一语一句足矣。不是拍马屁,事实如此,现在学校里的好导师的确很多的。

扯远了,不过明确一点:玩虚的,必定会搬大石头砸到自己的小脚。

总之,承认经济学是具有一定功利性的社会学科,就必须认识到:脱离实际才是真正脱离了生命力。难道不是吗?

一己之见,权当放屁。

 

 

参考文献:

汤茂林,谈静华,李江涛.立足国情、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城市化.经济地理,2007,5.757762.

何秀荣,2006,《评<入世以来中国农业发展与新一轮谈判>一书》[J],《经济研究》12期。

李铁立,徐建华《“泛珠三角”产业、人口分布空间变动的趋势分析》,地理科学,2006.

  

 

 

 

区域的本质是空间,对空间的准确理解是构建区域(空间)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的前提。空间是哲学、物理学(相对论)、地理学的基本范畴,当然也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但一直被经济学家忽略了。经济学是建立“在一个没有维度的空间楼阁中”。近段时间以来,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法学都对空间概念进行了新的探索,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空间经济计量学的发展,以空间概念为共同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与地理学科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区域经济学者要借鉴其它学科研究成果,不同学科互相学习。

一、空间的基本概念

 

二、空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三、空间的区位导向和空间导向

 

四、空间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五、对空间研究的一个新的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7 19:05:00
您是高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8 11:28:00

不错!但是研究区域经济的人很多,似乎不存在克鲁格曼等空间经济学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方法上计量化也不是很滥用。有很多人关注实际问题的。

王勇,研究中国问题的经济学是二流的么?可以参考阅读一下,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ID=393002&page=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8 11:29:0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18 12:15:00
很受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20 09:00:00

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专业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政策与产业布局、城市经济与城乡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投融资等。

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