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西方经济学来说,工资和价格存在了下向的刚性和粘性。
谁也不愿意工资减少,哪怕是名义上的。
哪个厂商也不愿意产品价格下降,因为涉及到菜单成本,消费者偏好和恶意竞争的负面压力。
所以涨上去的东西不好降下来。
按照中国经济学,通货膨胀一定会有人受损,有人受益。
受损的人,是指以较慢的速度增长名义值的群体,包括厂商,工人的工资等等。
先得到货币的人,由于价格反映的时间差,从社会上得到了更多的商品,而后跟进的人,则是被动的接受者。
1994年的通货膨胀,1996年的通货膨胀,和当前的通货膨胀,受损者都是百姓和工薪阶层。房价是带动中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百姓埋单。但是从银行率先得到信贷的房地产商,却成为通货膨胀中的受益者。
政府在处置通货膨胀时,很难处置到通货紧缩的程度,因为那样损伤产业,所以物价只有上涨,极少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