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824 3
2008-03-27
<strong>作者:潘多拉</strong><p>  <font face="楷体_GB2312">许多官员在官场过够了"官瘾"犹嫌不足,偏偏要把手伸到大学里来,美滋滋地体验一下当"官员学者"的感觉,以证明自己不但可以在官场纵横捭阖,还可以在学界游刃有余,是一个"吃嘛嘛香,干嘛嘛能"的全才、通才。这是一种典型的"赢者通吃"的心理,某些官员的虚荣、浮躁与贪婪由此暴露无遗。</font></p><p>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公布的国务院各部门负责人简历中,<a class="akey" href="http://news.sina.com.cn/c/2008-03-25/053715217063.shtml" target="_blank">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的中专学历颇为引人注目</a>。</p><p>  难怪张平的“低学历”在官员群体中十分显眼———前段时间,各地在换届选举和领导干部的调整、提拔、转任的过程中,对部分干部的学历情况进行了公示,大部分官员都通过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取得了硕士、博士学位。在领导干部“攻读”学位成风的背景下,张平若要到大学拿一个硕士、博士学位并不难,但他始终以“中专学历”出场,并以出色的工作业绩为自己的“低学历”出身做出了最好的证明,因此尤为难能可贵。</p><p>  研究生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级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而不是为了培养应用型、就业型人才,也不是为了培养公务员和高官,所以严格说来,除少数官员为了工作的确需要到大学研修、提高(比如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少数官员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后的确对工作有实际的帮助,大多数官员到大学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毕竟从政做官和搞研究、做学问是两码事儿。但现实就是这样生动而荒谬:许多官员在官场过够了“官瘾”犹嫌不足,偏偏要把手伸到大学里来,美滋滋地体验一下当“官员学者”的感觉,以证明自己不但可以在官场纵横捭阖,还可以在学界游刃有余,是一个“吃嘛嘛香,干嘛嘛能”的全才、通才。这是一种典型的“赢者通吃”的心理,某些官员的虚荣、浮躁与贪婪由此暴露无遗。</p><p>  此为官员“学位热”之弊端者一。弊端者二,助长了权学交易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全国政协委员陶化成曾猛烈抨击一些官员与大学的“互惠互利”:这些官员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上课,大学就给开绿灯(如派教师到官员办公室“面授”),没有时间写论文,大学就找人代写,论文质量不行,再找学术期刊编辑部开绿灯,学校和官员“一方手握博士学位,一方手握公共资源,你投我以桃,我报之以李,满足的是双方私利,败坏的是公平正义”。权学交易腐败将官场腐败和学术腐败结合在一起,对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的危害之大,实在难以估量。</p><p>  弊端者三,官员纷纷“攻读”硕士、博士,大学派发学位如散发小广告,无形中稀释和降低了硕士、博士学位的“含学量”,影响了硕士、博士群体的社会形象,也影响了一些十年苦读货真价实的硕士、博士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近些年来,一些地方陆续出了“考研热”降温的局面,今年更是扩大到了全国范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社会成员报考公务员,却呈现出持续升温“高烧不退”之势。笔者相信,在那些报考公务员的考生中,一定有人怀有如下想法:反正现在读研究生也没大多意思,拿到硕士、博士学位也没多大实际用处,还不如直接考公务员,等有个一官半职,再到大学轻轻松松拿个硕士博士玩儿,岂不美哉……</p><p>  在居高不下的官员“学位热”中,张平是清醒的,他不赶时髦,找准了自己的位置,谁也不会因为他只是一个“中专生”而看不起他。相反,某些官员威风凛凛地戴着一顶博士帽,却只会让人更多地看出他内心的“小”来。这些个“博士官”的学位尽管拿得很容易,但很快也就面临着大幅度贬值的危险。难道说,以他们的高明与聪明,当初竟没有预料到这一天么? </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 align="center"></div><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3-27 08:28:00

从张平中专学历说开:看官员“注水”高学历

近日,各部委“一把手”纷纷亮相。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一上任便引发热议――因为他“寒酸”的中专学历。

  身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负责人,却一直保持着文革前获得的中专学历,这确实引人注目。对此,网友不仅没有讥嘲恶评,相反一片赞许。有网友指出,张平“学历没有跟着官位长”,难能可贵,它体现了张平的平实与自信。

  高官的低学历缘何受到热捧?这或许与一些官员热衷于学历“注水”有关。按理说,学历体现的是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一般情况下,学历高,意味着学识也高。让学识高者走上领导岗位,那自然是人民之福。但现实中,我们一些领导干部的学历是在做官后取得的。当然,如果是做了官仍然勤学不殆,不断提升学历,那另当别论。可事实是有些领导干部以权力换学历,不进课堂,不用考试,甚至连论文都由秘书代笔,自己不费吹灰之力便拿到硕士、博士文凭。这被形象地称作“真的假学历”:尽管他们的学历不是街头文凭贩子造假“制造”出来的,但一样是假。

  选拔领导干部我们提倡知识化。但这一原则不能被误读。“注水”的“高学历”,永远不如真实的低学历可贵。张平主任的中专学历就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学历不能与能力简单地画等号。我们需要具备真才实学的高学历领导干部,而成为知识型领导并非只有进高校拿文凭一条路。实践同样出真知。发奋自学、博览群书,可以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在其位谋其政,立足岗位、钻研业务,可以提高领导能力。

  张平的中专学历还体现出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诚信品格。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德才德才,德在前,才在后。没有德,有才也不可能造福百姓。网友之所以热捧张平主任的中专学历,就是看到了比学历更可贵的诚实品德。此外,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领导能不能做实事、做好事比领导是什么学历更重要。只要领导干部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学历低同样也能树立群众威信,为群众所爱戴和拥护。“想干事的给机会、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呼应民意诉求,我们必须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科学准确地识别干部,保证那些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谋利益的优秀干部能够进入组织选拔的视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9 07:24:00
无论中专者还是官博者,都能够从反面给我们带来好处。腐败之重,使人们更加认识到现行体制的腐朽性,因此更加快地抛弃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9 13:33:00

从国家的政策中能够感觉到国家有意改变现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