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411 1
2014-04-22
股市巫师  自从有了股市,也就有了股市预测和评论。从早期的股评家到后来的证券分析师。尽管这两个群体彼此相轻,虽然方法不同,但究其工作内容而言,却大抵相似。近些年来,A股市场中也出现了一批具备较强市场影响力的股市预测家,我们称之为“股市巫师”。然而,股市巨大的不确定性也令“股市巫师”时时刻刻面临市场的考验……
  洪灏:华尔街归来的“巫师”
  首席策略师是拥有无数光环的一个群体,他们一次次预言顶和底,他们的预言甚至能影响短期的市场走势。洪灏是这个群体中特别的一位,他出身于顶尖国际投行,回国后,凭借量化模型准确预言市场走势。
  那么洪灏是如何做到准确预测市场的呢?我们将从洪灏的经历和观点中去一探究竟。从他的分析框架、信息来源、数量模型的构建等来揭开这位“海归巫师”的神秘面纱。
  洪灏曾于花旗集团及摩根士丹利,担任环球股票策略师及股票分析员,并曾出任美国飞利凯瑞证券中国研究部董事总经理。在朱云来力邀下,2009年加盟中金公司 ,担任股票策略师及执行董事,刚来便研发出中金公司第一个股市量化模型,成功预测2010年至2012年上半年的上证指数趋势,打败了大名鼎鼎的花旗、高盛、瑞信和野村等国际大行。并且成为环球市场极少准确预测上证指数2012年上半年会下挫的策略师。
  出身名校
  洪灏本科就读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间大学相较于北大、清华名气可能不那么大,但是这所学校却深具影响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于1951年,目标是创建哈佛一样的商学院 ,培养对外贸易、经济人才。早在1960年就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一所经济类重点大学。校董会主席均由国家领导人担任,第一届是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而现届校董会主席则是前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 .
  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校友遍及商务部 、外交部、海关总署和农业部等国务院部委。在商务部大约13%的官员都来自这所大学,外交部也由数十名官员来自这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校友中还有部分高官,比如前外经贸部(现商务部)部长石广生、前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前外交部副部长周文重 、中联办副主任郭莉、港中旅集团董事长张学武及浙江省副省长龚正等。
  社交圈名流云集
  洪灏的北京所居住是银泰中心,这是北京长安街的标志性建筑,大厦名流聚居,离中国政治中枢的中南海也只是短短数分钟车程。银泰中心于2008年落成后,纵使每平方米售价已逾10万元人民币,但很快就售罄,被称为北京“最贵豪宅”。洪灏曾说过:“住这里有一个好处,就是不断有机会与知名人士作交流,如章子怡、刘翔和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等,还有其他明星,例如谢霆峰。”
  洪灏2009年加入中金公司,担任股票策略师及执行董事,借助中金公司平台,洪灏在北京建立丰富人脉关系,更扩阔策略视野。经常在内地参与高端研讨会及会议,接触上层人物的他,除能迅速捕捉各方信息外,亦能借此获得比同行更高的审视角度。这些经历再加上在华尔街打拼的实战经验,无疑令洪灏对解读内地股市走势更有把握。
  现在洪灏身份已经由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转变为香港交银国际研究部董事总经理。洪灏曾透露:中字头公司会有些“政治任务”要完成,更要不断跟政府及国企打交道。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条条框框,尤其身在北京,需要注意一些事情。
  对于转战交银国际的原因,洪灏表示:“与北京相比,香港为自由的资本市场,没有那么多限制,更国际化。加上交行正逐步走向国际化,需要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及经验丰富的人建立分析团队。交银国际也爱才,过来这边,可以做的事情更多,空间更大。”
  “巫师”的秘诀
  洪灏比较精准的预测包括2009年研发的量化模型,预测2010年1月和2011年4月的A股中级调整。此外,预测到2011年10月股市的拐点,市场将步入调整。环球市场唯一准确预测2012年上半年会市场会大幅调整。
  今年3月,洪灏预测上证指数会跌至1600-1800点,能否兑现,拭目以待。
  从洪灏的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顶尖策略师不仅需要具备广阔国际化的视野,还需要具备顶级的圈子,从中洞察到经济政策走向的风吹草动,科学化的模型对这些变化进行逻辑推演,预言资本市场的未来走势。
  洪灏就曾表示:“在北京的工作,包括中金的中字头公司工作,与在其他投行不同,客户大多是主权基金及保险资金,可以结识很多高端的人,以更高层次的观点和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可以看到策略师需要顶级的视野。
  首席策略师仅仅是运气准确预测资本市场走势吗?显然不是章鱼保罗式的非此即彼,而是准确的信息和高质量的模型推演出来的。
[PAGE@默认页1]
  程定华 :券商策略时代的“巫师”
  程定华无疑代表了股市预测的“券商策略”时代,在其离任之后,“券商策略”在市场上已有“光环渐去”之感。而我们更想知道的是,程定华一再精准预测市场走势的原因何在?其分析方法、逻辑支点、理论视野,以及对A股市场的把握方式,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013年末,程定华离任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一职。一时间,市场上不少投资者大呼“失去操作标杆”。
  尽管业界对安信证券是否特意安排了“造神运动”存有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从2006年到2013年的将近7年时间里,程定华以其缜密的逻辑、独到的分析视角和多次精准的预测,给了投资者以明确的预期。
  程定华无疑代表了股市预测的“券商策略”时代,在其离任之后,“券商策略”在市场上已有“光环渐去”之感。而我们更想知道的是,程定华一再精准预测市场走势的原因何在?其分析方法、逻辑支点、理论视野,以及对A股市场的把握方式,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精准预测
  2012年12月4日晚,不少基金经理们到了署名为“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发送的报告或短信。其中的核心内容是,“市场经过前期大幅下跌,已消化了部分不确定性,我们建议投资者在12月逐步加仓。”
  此后,大盘展开一轮强势反弹,上证指数从1949点拉升至2400上方,上涨行情一直维持到2013年2月初。这是程定华2013年末离任前给投资者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
  事实上,即使不是以正式的研究报告形式出现的判断观点,只要冠有“程定华”的名头,也会引来众多的拥趸。
  2013年4月2日上午,一份关于程定华此前与“某机构”讨论A股走势的文章开始在网络上扩散。该文的核心思想是“上涨理由已消失,接下来只是跌到哪里而已”。而现在回顾起来,上证指数在2013年4-5月间出现小幅的反弹后,即进入6月份的暴跌行情,最低一度跌至1849点。
  股市保罗
  由于预测精准,程定华也一度被投资者冠以“股市保罗”的称号,这一称号源自于多次精确预测世界杯结果的“章鱼保罗”。
  而回顾起来,程定华带领的安信证券策略团队原本在机构投资者中有较高知名度,其策略团队2010年获得新财富策略研究团队第三名,2011年和2012年则获得亚军。因为拥有高善文和程定华这样的“明星分析师”,每年安信证券策略会总是爆满,更有不少投资人愿意出重金私下单独聆听程定华等人的策略分析。
  “无论工作多累,抑或心情不爽,只要看到有券商策略研究报告中出现‘程定华’这三个字,就不会轻易放过,总会细细研读一番。”深圳某私募基金经理如是回顾程定华在安信证券任职期间,自己对其报告的重视程度。
  独占鳌头
  在为数众多的分析师群体中,即使缩小到策略分析的范畴,历年来登上各类榜单者亦不在少数,但能够以“券商策略”之名撩动市场神经者,却唯独程定华一人。
  有基金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在程定华离职前的1-2年,由于名气巨大,其已成为基金公司争相邀请的“贵宾”,小规模的基金公司或者在安信证券没有分仓的基金公司,几乎不太可能请到程定华来做路演。该公募基金人士回顾了当时有趣的情形——同在上海一幢办公楼的两家基金公司,其中一家规模过千亿,程定华的策略团队每年都会定期来公司路演。而另外一家规模只有百亿,数次都无法请到程定华参加路演。
  至程定华离任的前期,市场对其言论几乎达到了“瞬间反映”的程度。2013年9月25日上午,安信证券举办2013年医药投资年会,程定华当日的演讲主题为“冬天的暖流”。不过,在他看来,所谓的“暖流”仅属于医药股等少数投资机会,并判断A股中期仍然弱市,下行风险转移至四季度末,建议10月整体性降低仓位。2013年9月25日当日上午上证指数本已震荡向上,但下午1点多即掉头向下,次日更是大幅暴跌,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程定华的上述言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的信心,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影响力。
  券商策略时代:开创者也是终结者?
  在人才济济的券商研究领域,安信证券因程定华和高善文两大王牌而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异军突起,这本身就是一道奇观。而在程定华谢幕后,“券商策略”在市场上已渐失光彩,以程定华为代表的“券商策略时代”似乎徐徐闭上大门,而再度开启这扇大门的契机似未到来,程定华无疑是券商策略时代的开创者,但在他转身后,将其定义为券商策略时代的终结者,又过于武断。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是什么因素成就了程定华?从2006年到2013年,程定华并未系统的表述其判断的“秘笈”,但他的逻辑支点、知识结构、分析方法、理论视野,则散见于他发表的研究报告中。
  安信证券作为一个优秀的平台,以及A股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程定华,但显然这些并不是全部。那么,程定华一再精准预测市场走势的“秘笈”是什么?对于每一个想在A股市场上获得成功的投资者来说,在为看到程定华精准预测市场而啧啧称奇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他成功的基因何在。
[PAGE@默认页2]
  龚方雄 :永远的多头“巫师”
  盘点A股的股市“巫师”,不得不提的还有摩根大通的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2008年因精准预测出“4万亿投资计划”使得龚方雄一战成名,不同于根据技术形态预测股指的涨跌,他将经济政策预测的时间节点固定在具体时间之内,也成为当之无愧的股市“巫师”。如今时隔6年,恐怕最为耀眼的称号是摩根大通“投资银行主席”的头衔。
  一言成名
  2008年8月19日,摩根大通分析师龚方雄抛出一份国家“救市”报告,称国内有关部门正在考虑的激励计划规模至少达2000亿至4000亿元人民币,“包括减税、稳定国内资本市场和支持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等措施”。
  该预测对市场起了疯狂的刺激作用,此后的两天,上证指数飙升178.71点,升幅7.63%,深成指上升567点,升幅7.21%。然而经过短暂的坚挺过后,便急转直下,一周内暴跌400多点。据媒体报道,这期间,蜂拥而入的小散被套、机构资金借机出逃约40.78亿元。
  一时之间,业内外对龚方雄的声讨声与日俱增。其中最广泛的质疑则集中于,该报告实际上是为掩护外资投行“出货”的帮凶。在摩根大通澄清“只是判断”后,该方案似乎不了了之。
  颇为戏剧性的是,11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果然出台了刺激方案,计划到2010年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2008年第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加上2009年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4000亿元。 这一系列政策似乎都一一验证了龚方雄当初判断的准确性。由此龚方雄一战成名。
  事后龚方雄曾对媒体有所说明“我们早就跟我们的机构投资者讲过这个观点,有很多数据图表做支持,而发给媒体的报告只是单独把结论提了出来。”据了解,在给机构投资者的完整报告里,该预测依据的逻辑推理概括起来是:研究团队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做报告,跟踪金融风暴的进展,分析政府的应对措施。同时,根据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经验,当时中国的财政赤字从1997年的1%左右提高到1998年的2.5%左右,上升了1.5个百分点。推测政府应对本次金融危机所定的财政赤字绝对不会亚于亚洲金融风暴。因此,得出结论,赤字至少占GDP的1.5%左右,即2000亿-4000亿这个区间。
  尽管预测有据可循,但是这份精准的预测出自一位外资投行的分析师之口,不管事件背后的真相如何,结果不免都令人遐想连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4-22 19:58:39
永远的多头
  令人遗憾的是,除了此次预测,龚方雄的言论鲜少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反而塑造了一个死不改悔的“多头”形象,从2006年开始,龚方雄就一直坚定地唱多A股。2007年11月,A股头部已成,但龚方雄仍坚持认为“市场如果继续调整绝对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我们坚定看好明年的A股和H股”。2008年4月,龚方雄再次表示:“现在到了增持中国公司、重仓中国股票的时候了”。而在去年3月有媒体再次报道龚方雄在某高峰论坛上表示,得益于中国经济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双重改善,中国牛市已经来到。他强调,国外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比国内投资者强,大跌只是暂时性的技术调整。
  但是事实上,在以上几个重要的时间点A股并未出现所谓的“牛市”, “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和投资人,要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负责,不要轻信任何人,包括像我这样的人。我不可能永远正确,做不到的。”对于某些时点出现的误判龚方雄曾这样解释。
  正因为其坚定的看多立场,并总是在市场“最黑暗”,“信心最低落”的时候,发表类似以下言论,如:“A股估值已合理”、“最困难的时候已过去”等等。因此有投资者将其风格称为“奶糖味的心灵鸡汤”。
  从股市“巫师”到“永远的多头”,其实恰恰反应了龚方雄的“分析师守则”,他曾对媒体表示有四条“分析师准则”:第一,必须是思想家和哲学家。第二,必须是演员。演员就是不能理性,要很感性,要有明星素质,讲话要有感染力,能把思想表达出来,让别人很信服。最好是还有一批粉丝,觉得他讲的就对,就跟着他。第三,必须是运动员,身体要好。第四条:知道市场在想什么。他认为分析师应该是心理学家。知道市场的心态、客户的心态,知道怎样能最有效地把一种观点说出去,知道什么时候能打动客户。
  华丽转身
  事实上,以上几点守则也同样适用于其职业生涯,依靠明星经济师的魅力以及丰富的人脉资源,曾经的分析师一跃已经成为中国投资银行主席,摩根大通24日宣布任命龚方雄为中国投资银行主席,向摩根大通亚太区银行部联席主席汇报。
  这无异于一场华丽的转身,在龚方雄的职位角色里显然不是第一次,这样的挑战也并非头一遭,就像成为投行家之前从未涉足投行业务,在进入美国银行之前并未接触过汇率市场、进入美联储之前未接触过债券市场,以及从物理专业的大学生转读经济学研究生一样,“不重复”三个字始终贯穿着龚方雄从学生时代到职场生涯的每次转换。
  他的下一站是哪里?我们无从判断,但是可以确定的在2008年精准的预测“4万亿投资”之时,一定是他职业辉煌的重要起点。
  狄马克:虔诚的技术分析“巫师”
  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如果单就念经而言,本地和尚未必会输给外来和尚,人们之所以会觉得外来和尚会念经,或许是人们对外来和尚知之甚少,心存神秘而充满期待,从而忽略了其真正念经的功力。对本地和尚则知根知底,有审美疲劳,即便念经的功力够深厚,也让人觉得水平一般。
  如今,移动互联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洋和尚”或许还在路上,但通过网络,人们已经对他的家世一清二楚了。但去年以来,A股“巫师”的榜单上还是多了一名“洋和尚”,更有甚者称其为股市的章鱼保罗,他创建的预测系统则被其客户誉为雷神托尔之锤,威力巨大。他就是Market Studies总裁汤姆·狄马克(Tom DeMark).
  凭借其创建的系统,狄马克多次准确地预测标普指数的涨跌,并因连续成功预测上证指数2012年12月4日和2013年2月6日两个拐点,而在中国声名鹊起。
  技术分析的虔诚信徒
  尽管汤姆·狄马克是在去年才在中国“一夜成名”的,但其实狄马克在业内早就为人耳熟能详了。在技术分析领域,他与约翰 ·墨菲是当今最有名的两位大师,其创建的股市拐点指标备受技术分析人士的推崇。
  在武侠片中,大侠往往或跌落深山得遇高人指点,或自己选择隐居深山自己悟道成功,修炼成绝世武功,成一代宗师。深山,总是因为神秘而让人充满遐想,也蕴藏着无穷的能量。
  对于技术分析,业内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沃伦·巴菲特 2005年在范德堡大学一次演讲中用一个玩笑说明他对这种方法的不屑:“我觉得把图倒过来技术分析就不管用了。”一些注重盈利等基本面因素的分析师或者量化基金的基金经理更是把看图表的人比喻成赤脚医生、永远长不大的成年人。
  麻省理工学院金融学教授罗闻全将崇尚技术分析的人称为金融界的异教徒。狄马克无疑是一名虔诚的金融界异教徒,虽然他不用像影视剧中的大侠一样躲进深山修炼自己的秘籍,但是早期研究时也不得不偷偷的进行。
  据了解,狄马克对技术分析的兴趣始于1970年代早期,当时他在一家NN集团的投资部门做证券分析师。他说那个时候“不得不把技术分析图标藏在桌子底下”,就像“在修道院看花花公子杂志”。
  但正如休·海夫纳在读大学时创办一份色情杂志的想法,最终造就了风靡世界的《花花公子》杂志。对技术分析的痴迷使得狄马克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发明了一套客观的方法来推算趋势衰竭的时机,即用顺序和组合指标来判断市场顶部与底部,经过40多年的不断完善,这套市场预测系统越发显示出它的威力。
  预测A股扬名中国
  尽管狄马克是金融界的异教徒,但是他并不孤单。
  自1971年进入投资行业以来,狄马克先后为保罗·都德·琼斯和利昂·库珀曼等华尔街一些最显赫的人物提供过咨询服务。同时,狄马克现在还是史蒂芬·科恩和约翰·布林班克的顾问,前者是管理着140亿美元资产的SAC投资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后者是管理34亿美元资产的护照资本(Passport Capital)的创始人。
  狄马克的市场研究公司向使用其指标的投资者收费,还向在彭博机的订阅者收取每月500美元,彭博公司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狄马克和汤森路透公司也有类似的合同。
  这源于其对标普指数的多次成功预测。例如,2011年9月22日,狄马克预测标普500指数将很快在1076点见底,然后上涨20%。八个交易日之后,标普500 在盘中触及1074.77点,之后到2012年1月10日上涨20%。
  然而,狄马克在中国成名,还是最近的事。这源于他两次精准的预测了上证指数的两个拐点——2012年12月4日的底部以及2013年2月6日的顶部。
  彼时,面对迪马克神一般的准确预测,以及2013年A股将挑战2900点的预言,有投资十分钦佩,呼吁忘掉巴菲特,迎接新股神;当然,也有投资者对此表示不屑,认为这是典型的自我实现预言——信的人越多,预测的就越准。
  立场会决定观点,但是狄马克能够成为大师说明他并非浪得虚名。
  据了解,狄马克的交易系统包含多达上百个指标,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TD序列。该指标使用一个包含“设置”和“倒数计时”指标的多段价格比较过程,以分析市场趋势强弱和反转的可能性。
  预言还能成真吗
  去年3月19日,狄马克预测,上证指数会在当周创下2013年新低,然后开始反弹。如其所言,上证指数当日在触及新低后,如期展开反弹,但反弹的时间十分短暂,最终6月25日上证指数创造了1849点的噩梦。此后,指数展开了较大幅度的反弹,但是再也没有抵达2月6日的高点,“涨势超过你想象”,“挑战2900点”的预测更是成了一个遥远的梦。
  但是,狄马克并没有放弃继续预测A股。2014年伊始,狄马克预测,1月24日,沪指会较前一个交易日下挫4.4%至1952点,然后会大幅走高。但事实上,1月24日当天,上证指数小幅上涨,此后震荡上行,在2150一带遇到阻力下挫才触及到距离1952点较近的1974点。
  市场上流传一句话:预测股票走势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不会预测的人,另外一种是不知道自己不会预测的人。因此,狄马克预测A股失误并不说明什么。市场变幻莫测,谁也无法穿越到未来看见事实。基于各种客观数据的预测,必然出现偏差,这并不影响狄马克成为技术分析领域的大师。过去的事实证明,他的系统在发现相对高点和低点的优势确实十分明显,至于原因是什么,狄马克说:“我不知道它为什么能起作用,问上帝吧。”
  相对于他对拐点的预测,或许我们更应该记住他的这个观点:上证综指目前处于底部,市场目前已变得有建设性。
  李大霄 :坚守钻石底的“巫师”
  拥有深圳1号股东代码;他是最早参与投资股票的股民;他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从参与炒股到进入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研究,从证券“草根”到券商首席经济学家职位;他因预测6124点触顶及1664点见底而受到关注;他被市场称为“死多头”,从提出“钻石底”开始,饱受争议。在证券行业,很难找到一个跟他风格相似的人——他是李大霄。
  “时间是多方最强大的同盟”
  翻看李大霄的微博 ,一句话引起记者的注意:“最顽固的空头都会被时间消融”。不难发现,无论市场震荡起伏,不论投资者如何反馈,他对自己观点决不动摇。
  李大霄喜欢跟小散打成一片,这在逐利的证券行业并不常见。2012年7月,当指数刺破2132点时,他已坚守“钻石底”近半年。被熊市煎熬了太久的股民太需要发泄,李大霄也经历了从未有过的质疑。
  “以往我坚持自己的判断,都在很短的时间得到验证,尽管也曾被人质疑和谩骂,但很快就过去了,那一次不同,当时的行情经常反复,抨击我的人也有证明自己对的机会”,李大霄对媒体坦陈。
  “其实,我提出‘钻石底’的观点,是想告诉广大股民,在这个底部区域,机会大于风险,尽管因此我遭受到了如此多的质疑,甚至恐吓,但我相信我所做出的努力以后会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正因为这一点,我才扛了过来。”李大霄说。
  也曾有人问过他:挨骂不冤吗?“既然要做这个工作就要承担谩骂和不理解,十几年了就是这样过来的,要不就像很多人一样上下皆可,或者低位唱空、高位唱多,虽然日子过得很容易,但并没有价值。”李大宵回答。
  从年初到现在,市场在2000点附近的拉锯,其实耗尽了投资者的信心,也消磨掉了不少机构的斗志。市场最悲观时,有机构甚至看到了1600点。但在李大宵的微博上,还是能找到相对乐观的观点,比如:“时间是多方最强大的同盟”。
  李大霄对市场持续唱多有理有据:蓝筹股的低估值、宏观经济数据的转好。甚至市场所流露的任何一个回暖迹象,都是对他观点的有力支撑,他坚信自己不会被质疑击倒,因而决不投降。
  蓝筹股必将上行
  在2013年《股市动态分析》周刊的年度投资报告会上,李大霄对投资者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朋友们,牛市要来了!从当时现场的反应来看,乐观派显然比末日派更得人心。
  问及对今年行情的判断,李大宵认为:“大盘走势会与2013年截然相反。2013年中小盘股表现抢眼,但大盘蓝筹股重心下移,因而创业板一枝独秀,这种情况在今年应该会扭转过来,高估值的股票已经开始调整,而各项指标都已接近底部,蓝筹股必将上行。”
  他还表示,大盘在2000点附近是投资的好时机,买股票成本越低越好,但一般投资者的习惯是越高越买,这是还没有交够学费者的通病。一般来说,超过3000点后看好股市的观点会大量增加,越往上涨越多人看好。如果谁能够理解这个现状及掌握低成本投资的原则,谁就会非常成功。3000点不需要勇气,3000点需要的是坚持。当然,3000点并不是不能投资,不过投资机会比2000点少。3000点才投资的人,选择投资品种要更加严格,投资周期要更加长些。在以后更加高的点位投资的难度就会越来越高,虽然届时会越来越多人认为大机会降临了。
  尽管坚持看多,但李大霄的表达比起过去,还是婉转了许多。比如,对于近期大盘的回暖,他说:“也许要涨的概率在慢慢增加”。“也许”二字是否表示您也开始犹豫,不似从前坚定看多?“不是,现在我只是学会用缓和的口气来表达坚定的内心。”李大霄回答。
  乐观李大霄
  在众多券商研究所所长中,李大霄的执着显得十分另类。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李大霄说:“我的坚持还是对股民发挥了正面作用”。
  如今,“钻石底”风波已过,但还是有不少投资者会去他微博上,给转载率较高的一句话点赞:“忍耐是一种美德,也是投资者必不可少的素质,只是拥有者稀少。”
  其实,他也在网络上调侃领导:“李克强总理在海口便利店购买椰子脆片和椰奶酥卷,共19元。可惜公司没上市,小建议:买点股票呗”。也许投资者对这样的李大霄还不太熟悉,不过没所谓,看看评论回复就明白,他们喜欢这样的李大霄。
  如果把您比作证券行业里的“股市巫师”之一,您怎么看?记者打趣他。“哈哈,我做不了巫师,巫师都是很厉害的,我哪有这么牛?!”李大霄谦虚的答到。
  “巫师也负责衡量对错,改正错误,在市场过分悲观时,您的观点也起到了较好的纠错意义。”对于记者的褒奖,李大霄淡然的回答:“我只能说,自己不愿意附和平庸者,不愿意随波逐流,这个社会上,从众心态的人很多,我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坚持唱多,注入乐观的理念,也许会有一些积极的社会意义吧。那些今天唱空,明天唱多的人,我不认可。他们自己对市场的观点其实是模糊的,不利于投资者的长期利益,至少我的观点是明确的。”
  “有人认为太阳总是会落下,但我认为太阳总是会升起。”李大霄笑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