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4-24 09:05:52
学点营销学的知识吧。任何人在社会竞争,都要找准定位。二三流学校的学生迷茫是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好好工作,再读一个在职的MBA之类也是好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09:08:19
现在学生都很不容易的,二三流学校的学术更不容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09:16:12
目前教育体系的作用主要是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然后让各个等级的人聚在一起相互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09:31:33
每年二三本学校考进重点大学的学生比比皆是,人需要有斗志,至于说的导师的问题,他只是需要你证明你的实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09:42:22
社会中仍然是充满了不公平,改变命运、成功的路本来就很少,二三流学校毕业的学生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换回来的可能是更悲惨、无奈的生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09:43:45
研究生毕业不见得能找到好工作,好工作是给能力强的人,不是给学历高的人,要多多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09:48:42
二三流学校的学生是特别的别扭和委屈的,或者当初高考的时候区别没有那么大,但是四年之后毕业时发现一切都已经天壤之别。其间有环境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如果说高考的时候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想法,那么大学毕业,年纪以及见识总会让我们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不论是考研还是工作,都要努力,只有努力了,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学校,平台固然重要,但是终究这些都是外因。研究生考上,也不是就一切万事大吉了。专业水平的差距也是很让人头疼的事。有考研的那股子劲儿,工作就真的做不好吗?不同的路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09:59:03
关键是高考就不平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0:00:25
什么叫二流,三流大学?大学怎样就代表学生怎样吗?哪个学校没有个杰出校友?为什么自己不是那个杰出的?
至于说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那是自己的事,怪谁呢?
考研不考研是个人的选择,有些人比起做其他的事情,更适合读书,仅此而已。
二三流大学,也不是不考研就活不下去。
我们原来归属冶金部,这样的高校,国贸专业,我们的学生有名校硕士,也有商务人士,毕业不到5年,年薪就20-30万的,进银行的也不少,当然也有境况不如意,公司普通职业升职加薪前途暗淡的。
别人歧视自己是别人的权利,但是自己一位迎合别人的标准是傻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0:03:55
liyidavid 发表于 2014-4-24 07:50
二本学校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是课程设置太垃圾,学风太差和师资太差造成的!大部分能上二本的理科生智力水平 ...
反正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没错,自己也没有任何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0:23:34
只能说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多努力少抱怨才是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0:29:10
多么悲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1:04:17
这篇文章没什么意义,不能用几个失败的例子衡量所有二三类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也有成功的。
话说,我一高中学长,仅仅高中学历,却娶了个北大才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1:05:04
高考决定了至少未来十年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1:09:41
又来挤独木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1:16:37
这个现象值得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1:17:00
shimura 发表于 2014-4-23 09:45
高考本来就是很重要,基本可以考察学生的天资和素质。老师希望招好大学的学生,有一多半的原因是,高考的好 ...
最苦了能上211,结果被调剂到非211的二本学校的一本专业,这些人怎么算,,,,,,大学的教育不算特别差,但最多是一般般。现在回过头看,这种学校真正缺乏的是好的系统的教育,人生路上的一些认真的指导,缺乏一种自信、激情和斗志,旁人可以说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些不好的东西都是这些人咎由自取什么的,其实不是,内心不会自己起变化,,有了不够自信和自卑的果,又会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作为当权者,作为精英阶层,应该更多关心别人,我觉得完全可以从外部改变这种环境,比如取消211或者985的称呼或者取消一本二本,现在的高考招生已经改了模式,高分读好学校好专业,不会因为调剂的原因,让高分读差一点的学校。营造一种唯能力为重的外部氛围,三流九等在不断的努力中体现出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下子把人给定在了一个地方上,像往脸上盖了一个章,这样从外部来看就不是精英阶层应该做的事情。努力和天资一样重要,有些机会错过了是一辈子就错过了,但是教育不能这样,教育是给人充实提升人生,让一个人从不完善走向完善改变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盖烙印的狱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1:28:05
其实大家活的都一样苦,名校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想出国的话还要和国际生竞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1:28:11
考研蛮好的。目的不一样吧,也有人是为了做科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1:4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1:42:42
上大学的目标和中学的目标是一样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1:58:50
中国自古无阶级 有流品 根深蒂固的观念 难以撼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2:29:04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2:37:58
首先,高考成绩决定的学校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了吗?关键还是看个人,不管出身如何,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就好。当然就大概率上说高考成绩好的水平普遍要高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2:41:55
liaoqiumin 发表于 2014-4-24 10:00
什么叫二流,三流大学?大学怎样就代表学生怎样吗?哪个学校没有个杰出校友?为什么自己不是那个杰出的?
...
说的好。可以适应社会规则,但不能完全受其桎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2:50:33
liyidavid 发表于 2014-4-24 07:50
二本学校毕业生找不到好工作是课程设置太垃圾,学风太差和师资太差造成的!大部分能上二本的理科生智力水平 ...
你说的有一定的原因,但是,要想往更高走,不仅仅靠的是智力水平。有目的有意识地参加实习,做一些科研、实践的项目,这些并不是靠智力,而是靠对“游戏规则”的把控能力、对开阔视野的追求。二本学校的学生,也有能力做好实习,但他们为什么不去有意识地找呢?为什么不积极和更好学校的人交流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呢?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但他们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我一朋友高考失利到了二本的院校,我们之前学习相差无几,大学他一直努力、学业成绩也很好,但是,感觉他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了。实践活动仅限于校内的社团,没有放宽视野的意识。人际关系,总是向我抱怨周围的人太差,但他自己为什么不有意识去认识一些更优秀的外校的人呢,这并不难,尤其是网络时代。视野方面,总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觉得自己只要把成绩搞好就很牛,这显然有失偏颇。我认为无论在什么学校,向上是必须的,环境的差距有,但自己拓宽视野的意识更重要。二本学生还在为高考的失利而耿耿于怀,于是考研又是一场拼成绩的战斗,因为除了成绩方面,他们在结交优秀同伴、广泛接触社会方面的意识很弱。如果业余时间只是耗费在社团、聚餐上,那最终纠结于成绩的提升只能怨自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3:01:24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资源垄断是症结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3:08:46
学历有这么重要么?能力比学历重要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3:17:54
有些事情何必太过于追求,当你在这个社会创造了应有的价值和贡献。名校又算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4 13:32:50
看完LZ写的感概,不忍心去读《中国青年报》原文。写的虽是一个个青年学子的艰辛求学之路,但是后面承载的是千千万万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辛酸故事。好似大家都笃信“鲤鱼跃龙门”的寓言,但是从实际生活来看也确实有一番道理,也恰如LZ所说。
选聘真正有能力的人做高校的行政管理者,而不是官僚主义者,特别是类似于学马克思主义的,那是害人,马克思本来就是阶级斗争的学问,用在管理教育上肯定会出问题;二是要加大对教师工资待遇和学生服务方面的投入”这一言不知戳到了多少管理者的痛,不知又让多少学生无可奈何花落去。
附: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