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特别好奇这个问题 希望大家一同探讨:
首先 国内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区分Finance和Economics 前者是Business 后者 social science 虽然他们的研究手段类似 在国外大学 尤其是北美 这两个学院一般很少有交流 各搞各的 而且一般经济系很少有搞Financial economics的 这样 finance就和其他经济学分支彻底分离开来了 每年在job market应聘的时候 老师都特别嘱咐 应届phd: 你们是finance 是商学院的学生 要穿dark wood 西装 微亮皮鞋 举止要像MBA 我感觉也有点装逼的成分 虽然有些商学院也有所谓的经济系 但是大部分还是以business economics为主 这也是造就了finance phd的高工资 可是在国内 貌似没有这样的区别 经济系也搞金融硕士 金融博士 金融系也搞金融硕士 金融博士 甚至又冒出来了各种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国际贸易学院也开金融硕士博士 甚至数学系也。。。。也就是说国内喜欢用研究手段的类似度来划分finance和economics 而不是从他们的本质 这样会误导本科生和MBA,你用经济学博士来教MBA 有点误人子弟 北美高校招商学院的教授 一般情况下都会注明必须是AACSB-credit PhD Finance
这里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国内喜欢玩学科交叉 导致鱼龙混杂 我以厦大王亚楠为例: 这个所谓的研究所汇集了 统计学博士 经济学博士 数学博士。。。。这个现象我也搞不清楚是好还是坏 为什么 就不能统计的放在统计系 经济的放在经济系? 非要搞个研究中心把他们汇集起来? 难道认为一个统计学博士如果发了经济学期刊就可以成为经济学教授? 这是非常糊涂的表现
这种靠研究手段的相似度来会聚学科和教授的表现导致了各种”经济研究院“ ”经济研究中心“”金融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的出现 一个专门为了paper而诞生的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