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5540 12
2008-03-30
根据米什金货币金融学所述,增大基础货币的因素有:证券和贴现贷款、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帐户以及其他联邦储备资产、在途资金、财政部通货额这几项,而并没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是在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却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按照现行统计口径,法定存款准备金计入基础货币,而中央银行票据不计入基础货币。如果2007年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所冻结的流动性改由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对冲,基础货币增速将低于5%。”这显然表明在中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导致基础货币数量上升。
究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否增加基础货币数量?作用机制是什么?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3-30 23:52:00

帮你顶上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31 09:21:00

说是说不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31 18:29:00

调整法定准备金主要是调整货币乘数。基础货币量的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不考虑现金,如果上调法定准备金率只是使超额准备金转变为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减少= 法定准备金增加)就不增大基础货币,如果超额准备金减少<法定准备金增,基础货币量就增加。

只是个人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31 19:17:00
就目前看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不过是调整了准备金的结构,也就是说法定准备金增加了、而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31 21:31:00
如何能实现4楼所说的“超额准备金减少<法定准备金增”这一现象?通过什么手段或业务?我怎么找不到这种情况啊?
我们这样假设:当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肯定会使超额准备金减少,法定准备金增加,在不考虑以后一系列联动效应的前提下,超额准备金的减少量应该和法定准备金的增加量是相等的。如果这时商业银行想保持原有的超额准备金数量,则商业银行系统本身会采取一系列手段去增加其超额准备金数量。但无论其采取什么手段,都不会改变基础货币数量,因为只有央行才有能力控制基础货币,而商业银行所采取的所有提高超额准备金数量的方法,无非是用流通中的货币去填补超额准备金的缺口。而基础货币数量本身不变。
我不知道我的分析是否正确,恳请得到高人的指点。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