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
涤浪迹天涯
我应该是充满自信的,但其实我却是缺乏自信的。我总是不间断的陷入自卑之中,然后在自卑中挣脱。自信仿佛一种后天的才能,它离开我的身体一段距离,当我需要它时,它总是游离不定。有时候我不得不乞求于外界,或者扮成一种异样的佯装。人的自信总是太少,而自卑似乎与生俱来。人总是无法准确把握自己的自信,如若一直自信,不经意中它会变成一种骄傲和自我感觉良好,无法看见自己其实正在犯着愚蠢的错误。有时候自卑反而能够拯救我们于愚蠢之中。真正的自谦其实是很少的,如若他不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何以能够做到自谦?如果他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自信与自卑之间的界限,他何以是一个谦谦君子?
我们先天的禀赋中并没有自信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人为地打造了一个这样的东西,并来不间断地充实它、壮大它。我们需要自信,而不是我们本就自信。毋宁说,有一个信念更胜于拥有对自信的祈望。自卑是一种无形的空寂,沉在内心深处;同时它是一处幽暗的宝藏,等待我们去开掘。我们缺乏多少,我们就会要求自己能够弥补和拥有多少。造物者造人的隐秘计划是用平衡来计算的,没有人先天比另一个人具有特别优越的成分。它让你聪明,但可能并不赋予你一个稳定的性格;它让你弱小,却在后天不断地锤炼你;它让你稳定、聪明、一帆风顺,却让你难以遇到自知的补偿,一生安稳自适,实则碌碌无为。造物者倒是予那些最后上升或成就非凡的人最大的磨砺和考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种微妙的平衡。它把某一种平衡加诸你身,让你自身去不断调节它,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份人生或事业。自卑是我们锤炼自己的源泉,后天的努力教会我们冲破这幽暗的牢笼。人不自知,便于兽类同。自知才是我们最大的依仗。我们在不断自卑与自信的调适中逐渐看清自己。能够做到自信而不骄傲便是自知体现出来的力量。自卑深藏心底,而拥有谦逊都是对我们自己深刻的领悟。这与道德或是人际所要求的谦逊不同,它是发自内心的,是我们要求自己这样做才感到自适和心满意足。
面对一个广阔的外物,我们何以能做到真正的强大呢?面对琐碎纷繁的人事,我们何以能做到内心的平静和平衡呢?人如水,深在底层,默默无语而强韧自成。上善若水,意在此。其实我们本就是水,只是来到人世,更多的人以为自己已成江河。人的自傲又何其荒谬?倘若是因为自卑而强装强韧,自信又何从到来?自信实在是一个调节和提升自己的容器。你充满,它便倾出一点;你再充满,它又倾出一些。它永远处在将满未满的调适之中。正如那江河,一边注入,一边倾倒。奔腾不息的流动才是我们生命力的体现。自卑正是那注入的泉眼,我们莫要下看了它。但我们只是江河,而不是汪洋。河伯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是谓也。”
上善若水,止于水。
人成其美,止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