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2822 5
2014-04-27
  由于最近一直都在关注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传统银行业的经营状况,看到2014年四大行陆续公布2014一季度财报,并且农行、建行和中行集团的利润分别增长13.75%,10.40%和13.36%,起初一看觉得三大行盈利表现依旧不错。仔细分析了下财报,发现各大行利润增长主要来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如:农行集团今年净利润535.22亿元,去年同期470.51亿元,利润增加64.71亿元,其中今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1.59亿元,去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为-0.86亿元。那么,增加的64.71亿元利润来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为42.45亿元。同样地,建行利润增加了62.09亿元,来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利润为12.8亿元;中行利润增加了55.61亿元,来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润为21.98亿元。

      本人不是金融学专业,对财报也了解不深。但是,在全国经济普遍下滑的背景下,三大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纷纷飙升,并且成为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这些数据否正常?如果不正常,那么背后存在什么问题?期待高人解答。(为方便大家查看,附上季报)
附件列表

中行财报.pdf

大小:3.09 MB

 马上下载

建行财报.pdf

大小:349.67 KB

 马上下载

农行财报.pdf

大小:405.54 KB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4-27 23:20:11
是证券投资所产生的未实现的投资收益。有点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7 23:29:49
sz_lotus 发表于 2014-4-27 23:20
是证券投资所产生的未实现的投资收益。有点虚
据我自己的知识,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主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换。感觉这些资产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好像难有这么大的升值空间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8 07:46:00
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发生的损益是一笔持有损益,将未实现的损益计入本年利润,会虚增或虚减企业利润,同时,这种处理方法也给企业人为的调整账面利润提供可乘之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8 08:52:57
w55100 发表于 2014-4-28 07:46
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发生的损益是一笔持有损益,将未实现的损益计入本年利润,会虚增或虚减企业利润,同时,这 ...
恩恩,但是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果客观公允价值没有相应的增加,人为的进行调整,是不是算会计舞弊,财务造假?另外,如果三大行真的是人为的调了帐,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一季度实际盈利表现很糟糕?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来修饰财报数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4-28 13:33:09
charles2011 发表于 2014-4-28 08:52
恩恩,但是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果客观公允价值没有相应的增加,人为 ...
个人理解...启用新会计准则之后上市公司普遍喜欢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粉饰财报,这不算舞弊只是一种会计手段吧。比如中行持有876.91亿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些一般是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只要其中的资产在本季度升值2.5%就可以计入21.98亿的公允价值变动;更别提还有205.91亿的投资性房地产等也可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但是这种损益是浮动的,并不能真正反映持续盈利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