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如果你能有能力或者有耐心去发表原创性的文章,你就会去试一下,但是如果你看不到希望或者成本太高你就会选择一个折中方案。不是吗?就好比,你如果能去清华为什么去宁波大学?当然我只是就事论事。再举一个例子,诺奖得主发得文章应该和你一样多,但是质量就是天上地下,你都这么给自己找安慰的理由了,那么诺奖得主是不是该哭了?
每个人都有能量。你的能量就限于“高产”,当然如果你论文没造假或者没有通过关系的话就是实在的高产。也就是说不能给你一个“创新”的标签。我是一个博士生,但现在也是金融权威期刊审稿人了。我现在写一篇文章需要至少半年,是发SSCI二区以上的。话说回来,我可以选择发十篇国内权威。但是这个成就比不上一篇SSCI。
最后,不是打压您哈,只是不同人不同角度看问题。希望您能认清自己的态度,同时也看清自己的差距。欢迎回复,欢迎批评,都是为了促进真正的和谐学术圈。而不要为了一个“名气”,去包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