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0959 52
2014-04-28

《生存》

涤浪迹天涯



      你现在在做什么呢?你现在想的是什么呢?当你面对连续不断的生活得琐事时,你以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处理它们?当你面临现在这样一个生存的困境和抉择时,你思考的焦点在那里,你作出选择的理由和原因是什么?你正在以怎样的心境来面临外部的重压或者不幸的遭遇?这是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将面临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由一系列层起彼伏的事件构成,这些事件每天都真实地发生在我们生活的中心。这里隐含着三个问题:人是什么?这个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世界是什么?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态度来应对他所经历的这现实的人生?惯常情况下,我们在年轻时,会思考第一个问题,但大多数人得不到答案。在进入现实社会中,我们会切身接触这个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由于第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我们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或一个传统习惯的层面上。换句话说,我们对这个世界和社会很难产生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顺着其规则,行驶自己的权利和责任。那么第三个问题在这样的习惯性处世态度和方式中,就显得很单一和简单:大家怎么生活,我也就怎么生活了;这个社会和你的遭遇要求你怎样生存,就只能怎样生存了。很多事情不是你自己能够决定的,生活方式和规则早已被制定好,你又能怎样去权衡或改变它呢?这是大多数人的生存方式,成年之后,思考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要么被生活所累,要么被自身遭遇所左右,要么自身对自身从未有些什么特别的要求,跟随着生活过一天算一天罢了。比如我们的一生这样如此简单:天真的童年、上学、考学、工作、恋爱或相亲;结婚、生子、家庭的责任和生活的重担、对儿女的培养和期望;时光不经意间飞逝,渐渐变老,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养老、抱孙子、帮助儿女、生病、老去……

       这已经是一个固定的生存模式,预先就决定了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这样的一生,我们到底做过什么,意义在哪里?人的一生,仅仅只是为了这些事物而奔忙?为了活着而活着?为了生存而生存?我们的人生,究竟有没有目标?我们对人的生命本身,究竟认识了多少?我们对生活、生存、社会,包括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不是停留在一个原始物欲的表面,而从未想过、思考过它们?或者思考过,而得不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只能随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而去。其实几乎每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过一段属于思考的时间,但当进入了社会,他们的思维便开始僵化、被社会化。生活繁琐而无暇旁顾,在自己的精神需要方面,只限于简单的娱乐和交游。甚或,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儿女身上。上面这一系列问题归结起来是一个关于人本身和人的生存的问题。假如我们不满于这样的生活而要求提升自己的生存质量,我们该对这一系列问题给出一个清晰明确的解释:

       人是什么?人最初是属于他自己的,他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物质方面出于生物本能,精神方面是人作为人特有的活动和需要。人首先属于他自己,他会在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而且以它为核心渐渐成长。人在精神生活方面同时具有两方面的需要:一个是个体的需要,一个是集体的需要。从而在他那里会同时产生出我们称之为“自私”和“无私”的品质。这些品质并无好坏优劣之分。人本自我,他为了保存自己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天生又要求与其他人相融合,他同时会看重别人,与他人交好,依赖和帮助其他人。人由于自我的本性,会产生出思想、艺术、娱乐这些东西;人由于集体生存的要求,而产生出社会、国家、政治、经济、法律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我们同样不能把它们用好坏优劣区分之,它们都产生自我们的需要。人是一个经常处在矛盾、忧虑和迷惑中的东西,他经常搞不清某件事发生的缘由是什么,应该如何去正确对待它们。所以,他们在表面上会犯很多错误,也偶尔成就一些事情。这些错误或成就,我们仔细观察和分析,都与他们自己的天性、性格和后天培养起来的品质密切相关。总会有一个原因,能够解释他这样或那样的行为。人在天性、性格方面亦并无优劣高下之分,不同的天性、性格都会发展而成一个不同种类的优秀的人。人内在的潜质宏阔而细微,我们对它的认识永远都不能完全。所以我们说人最难了解的是他自己,我们所有的知识加起来对人的认识只是一知半解。人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发展的生物,他具有无限的特征。由于精神世界的缘故,这种无限性便表现出矛盾、自由、创造、异常丰富的特征。所以人这个东西,我们不能用一个东西把他圈死。他的麻木、混沌、庸俗都是被迫的。人首先发现自我,一个人如果没有对自己有着清晰而客观的认识,他是很难去正确对待别人的。相反而言,一个认识了自我的人,才会觉醒,才会客观对待外物与人。人的精神性是更为本质的东西,除过满足基本需要,我们对物质的追求和要求都是为了满足我们某一方面精神的需要。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第二个问题:这个社会和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自然界先于我们而存在,社会后于我们而存在,自然界和社会共同构成了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生存的场地和环境。对于自然的本性,我们不能究其全部,也从未真正认识过,因为我们自身也属于自然物的一部分。但社会我们是能够对其做清晰准确的判断的,因为它是我们自己构造起来的,它的起源与我们本能的集体生存的特征相联系。由于是我们自己构造出来的,我们对它就有着掌控权。我们通常所说的“现实”大体上是指这个社会而言的。有人说我们要服从这样一个现实,实际上是没有根由的。我们到底服从的是什么呢?我们抛弃了自己,而去服从一个人为构造起来的宏大结构。由于宏大,我们才并未识其本来面目。但我们时常感觉到,生活仿佛一张巨网覆盖在我们头顶的上空。这种感觉是对的,规则是我们制定的,习俗是人们长时间的相处、冲突、融合形成的。大多数不幸的遭遇与我们自己、与其他人密切相关。我们现在处在这样一个现实中:每天做着固定的事情,这样的事情连续不断,仿佛没有尽头,我们常常感到疲惫和无奈。工作、生儿养女、疾病、老人、与其他人交往或者发生冲突,为房子、为衣食、为更好的工作而奔忙。很多人觉得,闲暇反倒是一种懒惰的表现。那么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我们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如若说是幸福,那些闲暇岂不是幸福?如果说我们为结婚后的幸福而要求房子、汽车、一表人才、门当户对、盛大的婚礼,我们总认为这些套在形式中、人们遵从习俗的东西十分重要,那我们是否觉得,两个人真心相爱、简单自由的生活反倒更加适合我们自己?爱即幸福本身。自由自在、相互依靠和付出又胜过那些繁盛的规则和习俗多少分?我们舍本而逐末,往往做着亡羊不补牢、南辕北辙、掩耳盗铃的事情而不自知。我们周围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吗?你仔细看看,他们注重的是什么呢?他们整天忙忙碌碌、喋喋不休,又在做什么呢?除了服从,还有什么呢?如果有一个人打破这种惯常的生活和规则,他们便觉得不可接受,甚至恼怒、训斥。他们把自己看做正常人,这种其他人都认可的生存方式才是正常人的生活。但同时,他们又极其关心那些离奇的新闻、别人的灾害、某一个知道不知道的人的流言蜚语。他们相互高谈阔论、诘问吹嘘,以此来标榜自己的博闻。是啊!这也算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有人需要,就有人每天大批量制造这些东西。我们并不追究真的、假的,并不去弄明白事件的真相,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无聊和猎奇的心理。实际上,我们也弄不明白。我们的是非观念是极其混乱的,有人坚持这个,就有人坚持相反的,为相反而相反,为嘴巴而战斗。那么,我们自己本身深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又能有多大的力量去抗拒这样的生存方式?又能有多少智力和精神力去认清它们,跳出它们的束缚?如果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它们,随波逐流终将会到来。如果我们不能建立起另一种生存的观念,我们将深陷在这人流的海洋中,孤立而无援。人是一个惰性的生物,他们最习惯于做的事情就是安稳自适。所以习俗、传统、规则和政治统治了他们几千年。他们表面上忙忙碌碌,实际上懒惰无比。他们总是在被迫中前行的。所谓大众娱乐,是另一种麻醉人的精神世界的方式。我们不是经常听到很多人说:“有了物质保障,然后才能追求精神生活”的话吗?但你仔细看看,这些人在有了钱之后他们的精神生活又是什么呢?有多少人围在麻将桌前?有多少人在彩票、购物和上网中疯狂?

       除此之外,社会上还有那些所谓成功的人,他们大多对自己、或对这个社会在某一方面有着清晰的认识。仅仅是某一方面,就促成了他超出一般人的见识和行为。他们往往专注于自己本身的爱好或事业,无暇旁顾。专一和坚持是他们共同的品质。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所知甚少。对于自然界,我们远没有古代人那样有见识,由于科学、经济发展的原因,我们无限制地在破坏它们。我们知道但却从未停止,我们深知其利害,但大多数人还是自行其是。这件事情与政治有很大的关系,能源紧缺、大气污染,但是我们还是要制造这么多汽车和武器。环境被破坏、灾害不断,但是政府还是要追求经济增长率。人终将为他自己的作恶付出代价。自然界不仅是我们的朋友,而更是一个沉默的裁决者。

       世界这么大,但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环境中。那种海阔天空的情怀,大约是浪子能够做到的。浪子不回头,天地为之久低昂。世界如此丰富,我们发现和经历的又是何其少?我们的生活固定不变地旋转在生活之轮上。为了现实,有人终其一生,碌碌无为,忧伤哀叹。为理想,有人实现,有人幻灭,更多的人并不知道理想是什么。比活在现实中更糟糕的现实是:人们生活在其中,却不知道现实是什么。比没有见识更加没有见识的是:认为自己有见识。人生何其荒谬!现实又何其荒诞!人的不自知,将会衍生出多少无奈的结局和愚蠢的看法?或许人本身,就是愚蠢的象征。《百年孤独》每天都在上演。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排练这样一出戏剧: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我们活在热闹的荒原上。

       人无法认识自己,便无法看清这个世界。人没有看清这个世界,他的眼界便局限于眼前这个环境。他不知亦不自知而自认为知;他自认为能力不足、目标渺茫,而裹足不前。很多人把这样的生活称之为人生或者命运。宿命论自有它产出的根源。我们虽然经历沧桑,但一个预先设置好的命运在你之前,无论你遭遇到什么样的不幸,你都可以做到心安理得,一切痛苦和矛盾都可以化解。这也是一种精神慰藉法,类似阿Q精神。事实和真相我们并不去过多了解。真正知道了,反而增加我们生存的负担。我们都是那关在黑屋子里的人,没有人叫醒我们最好。清醒地活着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更胜于肉体劳役的痛苦。与其执著,不如苟活;与其清醒,不如糊涂。浑浑噩噩乃是我们生存的圣经。人是他自己的傀儡,也是这个社会的傀儡,生存变成了一种劳役和空耗。

       人是什么?我们已作了解答。那么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以人的身份来对待它们?我们生活在世界之中亦生活在世界之外;我们诞生于眼前世界之前,消没于它之后。真正世界的广阔远非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范围。它不仅具有物质的属性,更具有精神的属性。人只其中之一。人由于有了智慧的头脑,而能够思考它。人们会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没有一种能够准确描述它。我们只是其中的存在物,所以我们并不能准确认识它,甚至连认识也谈不上,我们只是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来描述。答案的多种多样,恰恰证明了全部都不可靠。在根本上,我们对真正的世界一无所知。这是我们的有限性。正因为这种有限性,我们追求、探索、创造、思考,以此获得无限的精神属性。在这个意义上,人是自由的,他具有无限的运动属性。但同时,人又是残缺的,矛盾、迷惑、荒谬、不自知与其各种天赋一同而来。我们为自身制造规则是有其内在根由的,不然这个星球将是怎样一个疯狂的世界。人将因为自身的无知而遭毁灭。真正的世界好像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大者,在沉默中以其自然性引导着我们走向我们必然的去处。这种必然同样具有无限性。因之,必然和自由在这里是同义词,我们缚于我们未知的限界而游弋于我们所知的无限。我在这个世界上所过的一生,是一种经历。我们自己亦远比我们所看到和想象得到的要广阔和深远。人在根本上不能拿一个道德的框架去评定,不能以好坏、优劣、善恶划分一个确定的分界。这是人处在现实世界中自身为自身所设置的尺度,而并非真正的人本身。人以其无限性而具有无限的品质和特征,不同种类的人具有其特有的无限丰富性。人在天性上契合着大自然的韵律。他自由而美,宁静而广阔。他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仅是作为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人而存在,更是作为一种自然而自由的精神而存在,他同时具有自然的生物性和自由的精神性。他一方面联系着自然物的本性,一方面和那个广阔的大者相融通。表面上,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实际上我们存在于更加广阔的真实世界之中。我们生活在生活之中,亦生活在生活之外。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变成了一种内在的经历,我们经历自己生命的演变,经历这个世界对我们的生命所赋予的种种遭遇。我们是自己,同时身在自己之外。我们是身在那个现实世界中的自己的旁观者,同时是这个现实世界的旁观者。我们在观看,这个人,怎样经历他的一生。他表面上是被动的,实际上是主动的;他似乎被一个现实存在的框架所束缚,实际上他早已先在地存在于这现实框架之外。他的自由超出了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个现实世界本身。他宁静而广阔,意即在此。宁静实际上是人共有的内在底质,而广阔是人共有的外在属性。我们狭隘地估价了人本身,把他紧紧地局限在一个构造的世界之中。自然界为我们加了一重生物性的束缚,我们更为自己加载了多重自我设置的锁链。我们被缚的劳役状态大多来源于我们自己。这个社会本身就是我们自己为自己构造出来的,它在根本上是一架自我束缚的机器。国家、法律、政治亦如此。我们都是那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受着劳役之苦,而不知道束缚自己的人竟是自己。自由和无限是我们作为人那个最为深刻的属性。这一属性契合着这个真实世界的本性。我们在这个现实世界的所有经历都是用来验证和诠释这一属性的。有人获得了自由,有人没有,这都与他自身的认识相联系。这种认识与他们的行动相一致。下一个定论或否定,是我们在构造这个现实世界中常用的方式。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把人圈定起来,利用他、僵化他。实际上,真实世界的丰富性又何曾以这样的方式规定过人?它沉默不语,以及其自由的态度应对人的疑问。答案多种多样,人生万千种类,它何曾说过什么,要求过什么?这一切被设定的状况都与我们人自身的构想密切相关。我们是一个深刻的劳役者,劳役在自身所设置的旷野。

       这个真实世界是什么?我们人自身又是什么?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世界和社会是什么?对这三个问题,我们已经解释得很清晰了。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生活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并以何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它?

       我们在来到这个现实世界之前,已存在于一个更加广阔的真实世界中。来到这个现实世界之后,我们旨在完成一种属于我们自身的生命和经历。我们一生中所遇到的种种事件都汇聚于这经历之下。经历本身是一个更大的移动之点。我们本就自由和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个现实世界的种种遭遇反倒对我们自身形成了一种磨砺和考验。人不自知,人生而迷惑,亦与人本身的自由性、无限性深刻相关。因为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和答案,而才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因为矛盾、创造、冲突、运动而才自由。如果说一个人服从于这个现实社会的规则之下,那也是一种属于他自己的自由。只是这样的自由太过狭小,它还远未体现出它原有的广阔性来。这里我们一一来解答开篇提出的问题:

       你现在正在做什么?你正在经历你自己。你正在做的事情不仅与这件事情本身相关,更与一个更加广阔的你相关。所以当你面对连续不断的生活琐事之时,你该以平静的心态和自然的方式去处理它们。它们的任何变化,对你有利对你不利,都将成为你自己的财富或者领悟。你现在正在想的是什么呢?你所想的表面上与你周围的环境、这个现实相关,实际上更加与你自己相关。你表面上是一个从属者、单一者、渺小者,实际上是一个权衡者、丰富者、阔大者。当你面临一个生存的困境和抉择时,你该回归于真实的自己,以这个权衡者、丰富者、阔大者来处理和面对这种困境。当你平静地面对这一切时,当你意识到这种困境和抉择的本意及其自然性时,你作出的应对方式和选择将是理性的、恒定的,契合着自然的要求。不幸总是短暂的,当你能够旁观自己之时,你便能旁观这种不幸;当你能够旁观这种不幸时,你的心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不幸已经不是不幸了。你反倒充满了决心和信念来冲破这种不愉快的遭遇。这便是你思考的焦点。你作出选择的理由基于这个更加真实的自己,而原因来源于那个更加广阔的真实世界。你是无限和自由的。实际上,这就回答了第三个问题: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态度来应对他所经历的现实人生。

       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关于人的生存的问题,实际上牵扯到了其他四个更为本质的问题。人是什么?这个现实世界和社会是什么?那个真实的世界是什么?人该如何生活在这个现实世界中?如果这四个问题不能解决,那么关于人生存的种种疑问就无从解答。我们是基于人本身而来思考人生的,同时我们是基于真实世界而来看待眼前这个现实世界的。当你现在正处在自己生活中的困境之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不要埋怨,不要悲伤,生活没有欺骗你,你的人生才是重中之重。这点小小的考验便是促使你领悟自己的人生而来。人生而自由,我们旁观我们的生存,生存为一个更广阔的生命而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3 08:36:13
曲歌99 发表于 2014-4-28 22:21
《生存》涤浪迹天涯

       你现在在做什么呢?你现在想的是什么呢?当你面对连续不断的生活 ...
文章美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 08:43:35
颜色太多 晃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 09:37:18
呵呵。我是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 09:41:37
生存,谢谢楼主资源共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 10:18:56
多谢多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