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会上,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汇报了长江经济带建设总体考虑和相关规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思考和建议。
李克强指出,长江横贯东中西,连接东部沿海和广袤的内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新的经济带,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李克强说,要以沿江重要港口为节点和枢纽,统筹推进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李克强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要实施东西双向开放战略,与依托亚欧大陆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联接,构建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李克强同时指出,长江生态安全关系全局,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避免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要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做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保护。在全流域建立严格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控制污染排放总量。
事实上,长江经济带已经筹划很久。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早在2013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与交通运输部就在北京启动了《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下称长江经济带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10月以来,由国家发改委分管交通运输的副主任徐宪平领衔,10多个部委参加的联合调研组,马不停蹄地在长江沿线9省2市调研,听取意见。
之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不同场合都强调过打造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意义,相关重要会议,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专门提到长江经济带。
上述发改委研究员表示,目前区域经济有两大热点,一是京津冀一体化,一个就是长江经济带。从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今年两会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出微妙的区别: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概念被淡化了,振兴东北和开发西部被重新提起,而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则成为两个炙手可热的概念。
那么,长江经济带进展如何呢?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传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长江经济带意见很有可能在年内出台,“总理已经亮了剑,沿线政府积极响应,各个部委也不断下去调研,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需要出个总体规划和评估,例如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量之类的,在评估的基础上再下达具体的指导意见。”
吴传清表示,目前关于长江经济带有一个误区,认为黄金水道可以承载大量的运输任务,“实际上应该确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方向。目前长江的通航量,因为各大城市的长江大桥、三峡大坝和各省风起云涌的引水工程,已经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应该依托长江的水道,建立东西沿长江,南北从长江延伸出去的铁路、公路、港口、水运等多种方式在内的综合交通体系。同时通过渝新欧铁路通道、成渝客专、成贵客专、成昆客专和泛亚铁路将长江经济带和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连贯起来。”
吴传清同时强调,建立长江经济带要避免以前在发展经济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长江的水质,他表示,目前的指导意见已经把水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章节写在里面,水利和环保部门也积极参与到长江经济带的规划和指导意见修订工作之中。
按照长江经济带指导意见的初稿,重庆、武汉和上海将成为长江沿线的三大航运中心。不过,南京似乎压力很大,因为初稿并没有将南京确定为航运中心之一。
何为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重庆、江苏、湖北、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安徽7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渝蓉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重庆、湖北武汉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
解读:从纵向的中国到横向的中国
将超过全国经济总量四成、超过国土面积五分之一、大约有6亿人口的区域纳入同一个经济带通盘考虑,这是国家经济地理的一个新布局、新突破。它预示着中国试图在更大的空间视野下促进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激发活力,调动潜力,打造“大而活”的统一市场,提高基础投资的规模效应、产业衔接的雁阵效应、要素结构的互补效应、功能布局的协同效应,以及新型城镇化的集聚效应。
为什么建长江经济带
沿海三个三角洲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程度,增长速度肯定会降下来,而且国际市场也不是很景气,从国内外形势来讲,必然要向内地转移,转移比较好的途径就是长江沿江地区。
30多年来“沿海一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支撑格局,而现在“沿江一横”长江横向经济带,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将打造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
分析人士指出,长江经济带目前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随着后续具体政策的持续推出,有望与京津冀经济带一起成为一南一北两大重点区域发展典型案例。预计“炒地图”的战火将蔓延到长江经济带相关概念股,概念股中包括港口股、基建股和生态保护三方面个股有望率先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