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957 5
2008-04-01
“升值”并非人民币的唯一选择
2008年04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窦含章
  人民币升值与否不仅将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出口形势、央行巨额外汇储备价值和国内流动性状况,最终也将影响整体经济的稳定和全民财富的再分配。“升值”并非人民币的唯一选择,对中国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应该是改变人民币升值预期,采取类似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选择,在现有人民币汇率基础上,盯住美元,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长期稳定。

  ⊙窦含章

  

  人民币升值对于多数中国百姓来说,是一个似懂非懂的问题。在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下,许多中国人知道人民币要升值,但对为什么要升值,要升值多少,却不甚了知。事实上,人民币升值问题已经成为一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大博弈,而不管结果如何,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的老百姓,因为不管富贵、贫穷,我们手里拿的都是人民币。

  截至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周之内从7.0518直线升值到7.0137。按此趋势,人民币极有可能在近期突破7.0关口,步入6字头时代。显然,人民币已经出现加速上涨的势头。

  那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按照一些经济学家的说法,人民币升值可以提高人民币购买力,降低进口能源成本,缓解国内通胀压力。但事实上,尽管人民币不断升值,可中国的通胀压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与日俱增。自2007年以来,我国的CPI指数逐月走高,今年2月,CPI增幅更是高达8.7%,创下了11年来的单月最高升幅。显然,人民币升值能够缓解国内通胀压力的说法,并不符合事实。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危害却显而易见:

  首先,中国央行手中持有超过1.5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人民币每升值1%,央行汇兑损失就高达1000亿人民币以上。其次,中国出口企业将因人民币升值而逐渐失去竞争力,导致出口下降,大量工厂关门、工人失业。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的稳定预期还吸引了大量热钱涌入中国,直接造成中国外汇储备不正常地高速增长,央行被迫发行大量高能货币,导致中国国内出现流动性过剩,直接触发了通胀抬头的严峻局面。    

  西方卖力压迫人民币升值,说到底,就是一个利字。一方面,如果人民币升值,就可以促进西方对中国的出口,同时抑制中国的出口;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将为泛滥的美元提供一个理想的“泄洪区”和安全的“增值区”:只要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变,华尔街的大佬们就可以无风险地将美元投向中国资本市场,购买人民币资产,坐等人民币升值,等到人民币升值达到一定程度后,华尔街大佬们就可以从中国轻易掠走数不清的财富。

  因此从本质上讲,“人民币升值”不过是西方为了自身利益,建构出来的一个概念。西方希望通过舆论的炒作和政治人物的煽风点火来影响人们的观念,让人们觉得“人民币升值”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从而形成稳定、强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在获利的同时,抑制中国的发展壮大。在这方面,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教训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人民币升值对西方而言是利益问题,对中国来说则是生死存亡问题。人民币升值与否不仅将直接影响中国的进出口形势、央行巨额外汇储备价值和国内流动性状况,最终也将影响整体经济的稳定和全民财富的再分配。正因如此,中国政府在汇率改革问题上一直采取谨慎态度。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上走的是一条渐进式升值之路,这对保证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人民币升值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升值、升值多少,都会成为影响实体经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近来,有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给人民币开出了药方。有的主张快速升值、一步到位;有的主张人民币要对一篮子货币升值而不是仅仅盯住美元。其实,这两种观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主张人民币快速升值。因为,美元相对于欧元、英镑等世界上其它主要货币都是贬值的,人民币如果对这一篮子货币升值,就相当于对美元大幅、迅速升值。这些人认为,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可以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可在事实上,这种说法根本就不成立。如果人民币采取一步到位式的快速升值,那么该升值多少呢?是6:1还是5:1?依据是什么?人民币快速升值后,中国的出口怎么办?央行手中的巨额外汇储备怎么办?国内巨大的通胀压力又该怎么办?

  现在,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美国需求减弱、生产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广东已经出现大批工厂关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快速升值只能是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落井下石。而央行手中的1.5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也会因人民币升值产生巨额损失。这些钱都是中国用资源和劳动者的血汗换来的,怎么能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无声无息地融化呢?另外,2007年以来,中国CPI指数的大幅走高与人民币升值是同步发生的。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人民币升值的稳定预期引发了外资涌入,进而导致中国流动性过剩、通胀抬头。在这种时候,人民币快速升值是非常危险的。

  要避免人民币继续升值可能产生的严重局面,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办法,我们只能从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对中国来说,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无疑是通胀抬头。而引发通胀抬头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热钱”涌入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如果不能从源头上消解“热钱”涌入的动能,我们采取再多的紧缩性货币政策,都只能是“海绵吸洪水”,永远也吸不干。

  我们必须意识到,“升值”并非人民币的唯一选择,对中国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应该是改变人民币升值预期,采取类似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选择,在现有人民币汇率基础上,盯住美元,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长期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央行的巨额外汇储备不再贬值;只有这样,才能减弱热钱涌入的冲动;只有这样,才能赶跑部分已经涌入的“热钱”。这样的政策虽然可能引来国际压力,但没有博弈,我们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我们不能重蹈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覆辙,让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阻断在自己的货币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4-1 22:11:00
请问楼主能否简单的阐述一下什么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 02:14:00
以下是引用guojing在2008-4-1 22:11:00的发言:
请问楼主能否简单的阐述一下什么是“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呢?

同感···多次引用,但不太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 09:34:00

(2008.03.25)从世界大变看中国通胀-----张五常

今年二月份中国的通胀率高达八点七,不可谓不严重。新春雪灾当然有影响,但怎样扣除其严重性仍在。此「胀」也,早在半年前就令人担心。这是骤眼看。中国的通胀真的是严重吗?很难说。

 

是不容易解释的通胀现象。如果佛利民仍在,有我在旁提点「怪」处,一下子他也不容易说出道理来。人民币量的增长率无疑过高,但为什么央行出尽八宝也不能把通胀压下去呢?单是去年,国内银行的储备金率提升了十一次,破了世界纪录,而利息率则记不起加了多少次。这些不是上选的压制通胀的方法,但西方的经验,是这些方法历来生效。然而,这一轮的中国通胀,老生常谈的杀手锏不灵光!另一方面,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北京当局要压制通胀的决心:上述的两项货币政策大手下笔,其它宏观调控的措施五花八门。然而,中国的通胀我行我素!北京当局是不能也,非不为也。

还有另一个不容易理解的现象。目前人民币在国际上甚强,而强货币是不容易有通胀的。当然,如果让人民币大幅上升,到了某一点通胀必会终止。这样做愚不可及:日本昔日的经验是前车可鉴,何况今天的中国要面对印度、越南等廉价劳力地区的竞争。问题是,历史的经验说,只要币值强劲,不升值也不会有通胀。换言之,像人民币那样强劲而还有百分之八的通胀率,人类历史没有出现过。我们要怎样解释目前中国的情况呢?

 

六十年代在芝大跟进当时吵得热闹的货币理论时,以佛老为首的芝加哥学派认为物价上升与通胀是两回事。他们认为通胀带来物价上升,但物价上升了不一定含意着通胀。佛老认为,通胀永远是货币的现象,必然牵涉到通胀预期(inflationary expectation)这个重要但在观察上难以捉摸的话题。这是说,一次过的物价上升,没有带来再上升的预期,不是通胀。话题不肤浅,这里不详述。

 

我认为目前中国的通胀,主要的一部分是物价上升,不算是通胀,所以除非央行转用一篮子物品与人民币挂钩,采用西方的货币政策不容易生效。另一方面,很头痛,物价的不断上升会引起通胀预期,不是通胀也会变为通胀了。

首先要重复说过几次的: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上升是好事。目前中国的通胀,绝大部分是农产品价格上升使然。想想吧,中国农民的劳动人口,十之七八转到工商业去,农产品相对非农产品的物价,怎可以不上升呢?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均农地那么少,农产品之价不升农民的生活怎可以改进呢?关心农民的炎黄子孙,还是多花一块几毫购买农民的蔬菜,多花十元八块购买他们的猪肉吧。

 

细看中国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可不是那么简单。中国农民的生活急速改进,始于二○○○,农产品价格明显地上升,则起自二○○三。可能由中国带动,自二○○五年起,举世的农产品价格也在急升。我们农转工,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其它落后之邦也跟着农转工。以心为心,我们要向他们拍掌。如此一来,举世的农产品价格也因而急升了。严格来说是物价上升,不是通胀,虽然目前我无从估计,中国农产品的物价上升,多少是起于农转工,多少是起于人民币量的变动,也无从估计这上升有多少是因为农产品的进口价格急升而上升的。

今年二月,非农产品的物价只上升了百分之一点六。真的是上升了吗?还是下降了?相对价格当然是下降了,但我认为实质上也是下降了的。这是因为原料的价格,尤其是金属那方面,进口的,这些日子上升得非常快!这几年中国低下阶层的收入上升大有可观,在进口原料价格急升的情况下,非农产品的价格一年来只升了百分之一点六,反映着劳动的生产力也正在急升。从工业那方面看,中国不仅没有通胀,工人的生产力正在急升,抵消了一部分的原料升价,虽然最近的新劳动法是把这发展搞乱了。

 

上述是说,今天中国的通货膨胀,一个主要原因是昔日的落后之邦,正在一起农转工地发展起来。无疑是由中国带动,没有理由反对大家的生活一起好起来。这个发展无可避免地导致农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而工业需要的原料,尤其是金属性的,这些年的价格上升以倍数计。

 

外来的物价大变对中国当然有影响,但更头痛是两个其它问题。其一是金价与油价上升得很不正常:前者达每盎司美元一千;后者达每桶美元一百一十。这样的升幅是不可以用农转工来解释的。有两个其它解释,你选哪一个?一、中东局势不稳,伊朗战争随时可发;二、举世出现了通胀预期,而这预期最明显是反映在金价与油价的变动上。不懂政治,但从报章读到的局势变动消息衡量,近来金价与油价的变动与中东局势无关。余下来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大麻烦:通胀预期是地球性地出现了。有传染性,不少外资跑到中国来找避难所。

地球性的通胀预期何自起?起自美元急泻。这是第二个头痛问题。从一九五三到父亲的店子学做生意到今天,我没有见过美元跌得那么厉害。一九九一波斯湾之战后,美元一直强劲,举世争持美元,但五年前再攻伊拉克,这强势不再,跟着是倒转过来,弱势变得明显了。这其中美国的议员严重地做错了一件事:他们强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于是与美元脱钩,转钩一篮子货币。跟进人民币的国际汇率的朋友会知道,其后美元在那篮子的外币中的比重,逐步减低了。如果人民币继续单钩美元,美元不会跌到哪里去。如果人民币不钩美元,只钩其它,美元不知会跌到哪里去。如果局部钩美元,美元下跌,人民币兑美元上升,但对其他主要货币却下降了,是给美元拉下去的。后者不是经济学,是小学生的算术课程吧。

 

美国的经济历来举足轻重。世界经济大变,伊拉克之战显然打不过。政治我不懂,但在物价调整后,每天算,今天伊战比昔日越战的费用高出一倍。我同意佛利民说的,攻伊是大错。不同意佛老,认为财政上美国负担得起。能否负担不是问题所在——问题是费用或成本总要与利益比较一下。此比也,目前看,尤其是看美元与金、油价的走势,此战是输局。

如果美元继续下跌,美国的通胀急升是无可避免的。目前这通胀不明显,经济不景是原因。次按风暴当然不幸,但协助了美国债券还没有大跌。如果长期债券大跌,等于长线利率大升,联储局是无能为力的。昔日越战后的经验,岂不可鉴乎?这些可能的不幸我早就看到,但没有写出来。二○○六年五月十六日我还是发表了建议港元转钩人民币的文章,在同一天就给某评论骂了。不听老人言是要付代价的。今天我不建议港元转钩,因为时日有别,局限是转变了。

 

世界大变,中国稳定自己可以协助稳定世界——虽然比不上美国那样重要。央行要做的还是我提出过的三点。一、约束钞票的发行量,不要多管钞票之外的货币量;二、把人民币与一篮子物品挂钩,但要让这篮子的物价指数每年上升百分之三左右;三、解除汇管,把人民币放出去。这后者可以立刻舒缓人民币的上升压力,困难是一旦解除汇管,人民币的钞票发行量的上升率应该是多少,要眼观六路才知道。我的水晶球说,如果新劳动法不变,目前中国的外贸顺差会在一年内变为逆差。到那时才放人民币出去,与今天相比亏蚀甚巨。

 

是世界大变吗?还是世界大乱了?

如果美元继续下跌,美国的通胀急升是无可避免的。目前这通胀不明显,经济不景是原因。次按风暴当然不幸,但协助了美国债券还没有大跌。如果长期债券大跌,等于长线利率大升,联储局是无能为力的。昔日越战后的经验,岂不可鉴乎?这些可能的不幸我早就看到,但没有写出来。二○○六年五月十六日我还是发表了建议港元转钩人民币的文章,在同一天就给某评论骂了。不听老人言是要付代价的。今天我不建议港元转钩,因为时日有别,局限是转变了。

 

世界大变,中国稳定自己可以协助稳定世界——虽然比不上美国那样重要。央行要做的还是我提出过的三点。一、约束钞票的发行量,不要多管钞票之外的货币量;二、把人民币与一篮子物品挂钩,但要让这篮子的物价指数每年上升百分之三左右;三、解除汇管,把人民币放出去。这后者可以立刻舒缓人民币的上升压力,困难是一旦解除汇管,人民币的钞票发行量的上升率应该是多少,要眼观六路才知道。我的水晶球说,如果新劳动法不变,目前中国的外贸顺差会在一年内变为逆差。到那时才放人民币出去,与今天相比亏蚀甚巨。

 

是世界大变吗?还是世界大乱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 9:39:1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 10:19:00

LS两位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感兴趣的话,

可以搜索下相关信息。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5-3 13:09:00
今天中国的通货膨胀,一个主要原因是昔日的落后之邦,正在一起农转工地发展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