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达人新潮流:手机音乐会
距离我上一次用CD机,已经有两年了。这两年来,我随身带着的是MP3,甚至只是我的音乐手机。很显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音乐的欣赏形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化:CD唱片已不再是主流了,你有多久没完整听完一张专辑了?
在这样的生态环境影响下,一个歌手是否成功,往往不再取决于其唱片获得了几白金的销量,而在于他的单曲彩铃被下载了多少次。潘玮柏、信乐团、周杰伦……华语乐坛已经没有哪位领军人物敢于轻视手机音乐这一强有力的传播终端了。而很多新生代歌手,更是在手机上一路蹿红。“看见蟑螂我不怕不怕啦……”,你能记得去年一年,听过多少次这首《不怕不怕》的彩铃么?郭美美这个名字也随之传遍了大街小巷。
再看郭美美的新歌《我的答铃》:“早就已经把答铃换成你声音,最酷的和弦都没你的好听……快来接听 lala oh my darling,多么动听 lala 我的答铃!所有通话暂停,我只要你的声音!”这样的歌词,配上活泼热辣的旋律,再加上“恋人专属答铃”的首创卖点,想不火都难!难怪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席卷各大无线下载排行榜,一周内几十万的下载量再破新纪录,恋人们火辣的甜言蜜语都被时尚热辣的美美之音代替拉!
你看,新的技术总是带来新的音乐欣赏形式,新的形式又带来新的音乐需求,新的音乐需求则进一步改变了音乐本身的面貌。你能想象么?在现代传媒出现之前,欣赏音乐唯一的手段就是听现场音乐会。听一次音乐不容易,当然要一次喂个饱。于是我们有了动辄数小时的大型交响乐,有了一唱一整天的京剧。
自从出现了现代传媒,音乐的传播才开始遍地开花,音乐的欣赏才开始随时随地。我们曾经抱着收音机,“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我们曾经把磁带放进大块头的录音机,掏出小本抄下每一句歌词;再后来,我们有了walkman、有了CD机……也就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主流音乐形式不再以“小时”为单位。而流行音乐的“专辑”的概念渐渐深入人心。
而今时今日,随着数字音乐的普及、手机终端的成熟,音乐与我们的生活实现了更加无缝的对接。只需一部手机,我们就可以把海量音乐带在身边,随时随地音乐会。连“专辑”这一概念都开始渐渐尴尬了。同时,快歌舞曲的大行其道也就不难理解:我们用来欣赏音乐片段的时间,往往是从拨电话开始、到通电话结束。时以秒计,当然要容纳尽可能多的音乐信息!换成一板一眼的京剧?还不够一声“咿~~呀~~~”的。
这就像是一场生物的演化。环境在剧烈变迁,有的物种进化,有的物种消亡。而生存之道,在于积极主动的适应环境。——像郭美美这样的新生代歌手,在主动适应环境、迎合市场这一过程中,明显先行一步。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个世界,迟早是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