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4-5-7 10:11:45
raku8731 发表于 2014-5-7 04:02
国内该领域的主流“学者”都是如此,不懂基本的研究方法,连基本的逻辑都没有,都是瞎扯蛋,楼主不妨看一下 ...
文人相轻严重,学者圈最难混成大佬,如果混都可以混到他的层次,为什么您这种有本事的还默默无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11:53
因为她是女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14:26
应该让她去岭南学院去评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14:37
华中大学子 发表于 2014-5-7 09:48
楼主心态不好,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社会保障虽然属于公共管理,但是非得要发了《管理世界》才有水平 ...
社会保障学界就没有几个是搞学术的,该领域的绝大多数大佬都是不学无术之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17:28
raku8731 发表于 2014-5-7 10:10
这几个刊物都是垃圾期刊
公共管理学报还算可以。

人资那个正儿八经的垃圾刊,还有一些学校将其列为一类,里面尽是一些基于**农户调研的文章,连个结构方程都没有,大部分是logit回归,不知道怎么是一类的。

行政的那个名头大,但只要有钱,成了理事会也能搞的定,篇幅较短,没什么实质性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18:13
还是要先读一下文章吧,唯杂志论英雄不太可取,说不定发表过一些不错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19:41
同意楼主观点!
杨教授好像没有一篇规范的学术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19:52
淡定,中国特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21:42
另外,社会保障是问题导向,而非学科。该领域牵涉的绝大多数内容是经济学问题,在国内却由一帮“马桶思想家”掌控,实在是该领域研究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24:17
bichenfei 发表于 2014-5-7 10:11
文人相轻严重,学者圈最难混成大佬,如果混都可以混到他的层次,为什么您这种有本事的还默默无闻呢?
凤姐也很有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26:33
有些事情好像就是这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39:02
她的那个男耕女织的说法确实是让人目瞪口呆呀!不过咱们认为她不行,但有人认为她可以呀,而且可能还认为很不错呢,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41:31
听过杨教授的讲座  思维敏捷  谈吐不凡 还是比较有水平的

不过养老金改革方案还处于探讨阶段   其观点只是一家之言

养老金改革方案委托了6家研究机构同时做,清华只是一家而已
这个才是正解,不要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再说在中国做领导需要的是公关和领导能力,只要能带领一群学术牛人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制度就行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42:41
kangu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45:59
看看,飘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52:49
没有选票,让一帮文人决定国民重大利益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0:53:26
说明身份比能力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1:02:04
中国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1:13:20
juliet929 发表于 2014-5-7 09:20
现在大学里的科研压力使得人们看待大学老师就首先看论文,是不是有失偏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也 ...
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2:01:14
天才第一步,雀氏纸尿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2:01:28
说明做课题和写文章没有关系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2:11:15
楼主的学术思维已经被禁锢了。厉害的教授、学者不是以发论文来评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2:16:17
所以现在青年教师要各种准入门槛和考核,以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燕教授这样的情况出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2:17:31
与其批评他人,不如做好自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2:24:45
嗯,静观其变吧,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2:25:43
这个女的学术水平这样子,教授怎么评的。但这个女的捞金不少,五道口搞出个CPE(金融理财规划师)不知道这些人捞了多少钱。那些东西,很简单,就是搞一张证书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2:26:39
raku8731 发表于 2014-5-7 10:10
这几个刊物都是垃圾期刊
你心中的刊物是哪些呢?这样的垃圾刊物你发了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3:08:32
五十五岁以上的教授没几个硬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3:09:51
不知道国外刊物楼主调查过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7 13:10:40
杨燕绥
锁定
杨燕绥,女,1953年出生,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出版过14部专著和译著,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等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是中国社会保障领域知名专家和权威人士之一。
中文名杨燕绥
国    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    族回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3年
职    业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毕业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
目录
1人物简介
2社会兼职
3主要著作
4研究领域
5访谈言论
1人物简介

杨燕绥,女,回族,1953年生,北京人。清华大学公共管
杨燕绥
杨燕绥
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197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法史系,1995年取得比利时根特大学人文学院“区域人文与经济”研究生证书,1998年取得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任清华大学教师以来,创办了“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年金之路”系列论坛、“清华大学政策与法律研究丛书”。[1]兼任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教育部等政府部门专家委员会及国际组织项目专家,北京大学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企业年金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
2社会兼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专家、国务院法制局项目专家、国家教育部人事司法律顾问、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企业年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疗保险分会常务理事等。[1]
3主要著作

养老金与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险与公民健康保障、劳动


关系与弹性就业机制。著作有:《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998)、(《社会保险法》(2000)、《劳动法与社会保障立法国际比较》(2001)、《全球养老保障——改革与发展》(2002)、《社会保障概论》(2003)、《企业年金理论与实务》(2003)、《员工福利与退休计划》(2004)、《新劳动法概论》(2004)、《劳动法新论》(2004)、《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2005)、《灵活用工与弹性就业机制》(2006)、《政府与社会保障》(2007)、《公共部门福利改革》(2007)、《医疗服务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2009)等。其个人独著《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1998)和与许崇德教授合著的《中国宪法》(1999)两本英文著作,由荷兰Kluwer出版社发行,并被编入《世界法律百科全书》。[1]
4研究领域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政策与法律。主要领域:养老
杨燕绥
杨燕绥
金与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险与公民健康保障、劳动关系与弹性就业机制。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年金之路”系列论坛、“清华大学政策与法律研究丛书”。
探索和建立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的思想库,思想库中的核心概念包括:养老金、公民健康、就业机制和薪酬计划。
5访谈言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在《七分


之一》节目里说:“不是延迟退休年龄,是延迟领取退休金。”她建议65岁领取,发达国家都是这样。
媒体问:50岁退休65岁领取养老金,中间15年怎么办?教授的说:“男的去养老院做园林义工,女的给老人洗衣服啊做点编织,多好啊!”[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