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绥可以公开造谣,没人追究。草民不敢,怕发出此贴后,如因考证不详导致主要观点不实,被人点击500次……汗!
因此,不才用了一天时间,查杨燕绥教授、杨燕绥主任的相关官方及采访资料,结论是此人“欺世盗名”。
迷雾般的个人简历
----------------------------
这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网上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这是人民网“社保30人论坛”上的:
杨燕绥,女,回族,1953年生,北京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略)
197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法史系,1995年取得比利时根特大学人文学院“区域人文与经济”研究生证书,1998年取得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任清华大学教师以来,创办了“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年金之路”系列论坛、“清华大学政策与法律研究丛书”。
--------------------
以上简历应该是经过她本人审定核实过的。认真看不难发现,人民网上的比清华公共管理学院官网上详尽一些,特别其在比利时的留学经历。
疑问:如果说她是197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法史系,她是贫下中农推荐读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吗?如果说是,那么她应该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了,在内蒙古师范她学的什么专业?其在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取得什么学科的博士学位,因为其在清华官网上的和人民网上的明显不一致,应该不是疏漏。
带着这些疑问,不才再次搜索网络,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羞答答的大学专业及留学博士学科
查到《杨燕绥-老三届的骄傲》一文,她确实于1969年上山下乡到内蒙古内蒙兵团插队,时年16岁,文化程度很可能是初中毕业。但她不是工农兵大学生,她念大学应该是1978年恢复高考的老三届生。结合北大经济学院官网对其介绍,可断定其1978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法史系是不实的。在人民网撒了弥天大谎。
她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学习问题,查根特大学官网(英文网页),不才发现根特大学没有人文学院。所谓“1995年取得比利时根特大学人文学院“区域人文与经济”研究生证书”系子虚乌有。她的博士问题,在《杨燕绥-老三届的骄傲》一文简历中明确指出是“比利时根特大学法学院社会学博士(劳动法与社会保障)。 ”
法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吗?她想隐瞒什么?
在阅读《杨燕绥-老三届的骄傲》一文中,特别提及其在比利时自费勤工俭学的辛苦历程,让不才感动得唏嘘不已。但北大经济学院官网却介绍此间她是“贸易公司法律顾问”我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