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休闲区 十二区
›
休闲灌水
【书评140507】《思考,快与慢》 丹尼尔·卡尼曼
楼主
资料狂人
19299
115
收藏
2014-05-07
Thinking, Fast and Slow (思考,快与慢)
(将会彻底改变你对思考的看法)
作者:
Daniel Kahneman (丹尼尔·卡尼曼)
英文版出版社:
Allen Lane
中文版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英文版页数:
512
中文版页数:
448
相关推荐:
社会思想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堪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相媲美。如果你今年只能读一本书,就读这一本!
英文版2011年10月底上市,两个月时间内即打入《纽约时报》和《经济学人》的年度十佳图书榜。《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20名,上市至今超过7个月,横扫全球各大畅销书排行榜。
《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卫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商业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国外权威媒体,《三联生活周刊》、《商学院》、《东方早报》、《文汇报》等国内知名媒体争相报道
巴曙松、叶檀、何帆、赵晓、王福重、刘建位等知名经济学家、投资专家高度评价,力荐阅读!
50 年前,人们以为我们能驾驭自己的思想。但事实上,我们的行为常常受到许多无法看见的因素所影响。我们虽然身处生活这场游戏之中,但对游戏的机制却不理解,偏见常常导致我们追求错误的东西。我们的感知和记忆并不可靠,对于自己心理状态的感知和记忆尤其不可靠。
关于人类自身还有许多未知之谜,对于自己,我们了解得其实不多。卡尼曼就如思想的拓荒者,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自我提供了重要的支点。卡尼曼对于人类思考和选择的理解所作出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作为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心理学家,卡尼曼重塑了认知心理学、理性和因果关系分析,重新诠释了风险,重新阐释了幸福和财富的关系,写就了这部杰作。
关于我们的大脑有多容易上当,这本书作了全面、有说服力的论述。根基于自己的和多位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与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卡尼曼拥有了一种卓越的能力,能够把数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以一种有趣的语言呈现出来,即使门外汉也能看得懂。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许多科学书通常是前后不一的,一些有趣的章节后面往往跟着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这本书就不是这样,它既是有分量的一本书,同时充满了魅力和实用性,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内容简介:
丹尼尔·卡尼曼是位格外令人兴致盎然的思想家,是现今在世的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因对判断和决策制定的理性模式提出挑战而荣获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研究打开了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对理性与幸福的研究以及行为经济学的新局面。本书就是他多年研究和思考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创新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为了使读者真切体会到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主角的特点,卡尼曼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职场和个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选择,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思考,快与慢》将会彻底改变你对思考的看法。
作者简介:
丹尼尔·卡尼曼,普林斯顿大学尤金·希金斯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普林斯顿的伍德罗·威尔逊公共及国际事务学院荣誉教授。凭借着与阿莫斯·特维斯基对决策制定问题的开先河之研究,卡尼曼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媒体评论:
凡是对人类行为或投资感兴趣的人,都必须读读卡尼曼的这本新书。他清楚地表明,尽管我们都一相情愿地认为自己是能作出理性决策的,然而事实却是,我们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偏见。认识这些偏见至少可以给你一个尽量防止这些偏见的机会。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丹尼尔·卡尼曼在书中有力地展示了,快速和缓慢的思考是多么容易就让人们偏离了理性的。
——《华盛顿邮报》
好极了!卡尼曼对于人类思考和选择的理解所作出的贡献,无人能出其右。他堪与达尔文、亚当·斯密和弗洛伊德等科学巨匠相媲美。作为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心理学家,卡尼曼重塑了认知心理学、理性和因果关系分析,重新理解了风险,重新阐释了幸福和财富的关系,写就了这部杰作,它的磅礴、内涵、智慧、人性和谦逊让人折服。如果你今年只能读一本书,就读这一本吧。
——《环球邮报》
关于我们的大脑有多容易上当,这本书作了全面、有说服力的论述。根基于自己的和多位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与其他专家的研究成果,卡尼曼拥有了一种卓越的能力,能够把数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以一种有趣的语言呈现出来,即使门外汉也能看得懂。这本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许多科学书通常是前后不一的,一些有趣的章节后面往往跟着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这本书就不是这样,它既是有分量的一本书,同时充满了魅力和实用性,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波士顿环球报》
对于卡尼曼为我们写作了这样一本趣味性与实用性兼具的书,我们应该表示感激。
——《纽约书评》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入浅出,知识渊博,充满学术价值和自助价值。人类的思考有如此多的缺陷,以至于《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撰稿声称: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研究工作从现在起将被铭记数百年,他们为我们认识自我提供了重要的支点。强烈推荐大家购买并阅读本书。
——《纽约时报》书评版
阐述人类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好书已经有很多了,但只有一部杰作,那就是这本书。它是我读过的有关人类思维的最伟大的、最富洞见性的一本书。
——《金融时报》
引人入胜,睿智无限。这本书最令人愉悦和着迷的地方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格雷德威尔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卡尼曼的心理学并不时髦,也没有什么老套的故事,更没有哗众取宠的语言。它有的只是五十几年诚实、严谨的科学研究积累而来的智慧,而且将会彻底改变你对思考的思考。
——《亚特兰大》月刊
本书是一项不朽的成就。
——《商业周刊》
意义深远。就像哥白尼否定地心说、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一样,卡尼曼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理性。
——《经济学人》
历时五十载,通过对人类判断、决策和选择的研究,卡尼曼写就了这部令人称道的作品。他的优雅有力的观点和极具说服力的证据,为我们理解自我和思维提大有裨益。
——《华尔街日报》
好书一起看:
分享【经管书评140507】帖子的
‘标题+链接’+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书评】
到QQ群或者微博,将截图
(含QQ群成员数字/微博粉丝数)
回复在下面,会获赠论坛币:
1.凡分享的QQ群,人数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2.凡分享到微博,您的粉丝在100人以下的,视情况奖励10-40论坛币;100-300人的,奖励50论坛币(每群限奖励一次);300人以上的奖励60-100论坛币。
3.所有奖励均可叠加,奖励不封顶。
附件列表
思考,快与慢.jpg
原图尺寸 25.32 KB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资料狂人
2014-5-7 11:17:37
你的书评是什么?回复在下面吧~~分享你的观点,同时赢取论坛币:)
分享无界限,奖励无上限!!!!
你的只言片语也许能给大家更多的帮助与思考...
网友说:
【笔记】代价最小,效果:
快慢:
快思考包括直觉思维的不同形式,例如专家式和启发式,也包括感觉和记忆等所有无意识的大脑活动。而慢思考是一种更慢、更严谨,需要投入更多脑力的思考形式。前者的直觉性往往比当事人感觉到的还要大,而且它也是做出的决策和判断的幕后主使。虽然快思考是我们许多错误的原因,但也是我们许多正确做法的原因,而且我们也常做正确的事。我们的想法和行动通常由快思考,是当机立断的。快思考的一个优点就是储存在我们联想记忆中丰富而详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能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从普通事件中区分出令人惊奇的事件;理解对自己所期望的事生成想法,并对令人惊奇之事和正在发生的事自动搜寻有因果关系的解释。换言之,快思考的构建意义在于让我们以为我们这个世界比现实更整洁、简单、可预知、富有逻辑, 我们可以预知并控制未来。
但是,我们的大脑有说不清楚的局限: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我们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因为这一点,我们如果不能通过对慢思考和快思考的训练,会导致我们在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行为:
1)损失厌恶:所有人都想有所得,但会更努力地避免有所失。损失厌恶偏爱机构或个人对当前生活的细小改变,这种保守主义的做法让我们更希望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是引力作用让我们的生命无限靠近参照点。于是,人们在只有没有理想的选择时,才会愿意碰运气。为收益愿冒风险,为损失保持谨慎。这也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机构要比个人更容易犯规避错误,因为机构的人多,自然就会思考得很慢,也更有能力按规则行事。
2)决策体验:出乎大部分人意料的是,体验价值和决策价值,往往是不一致和不匹配的。而我们在现实里面,往往把经济行为与公平性自以为是地调和起来(经济行为是受自身利益驱使的,而与是否公平无关。关于公平性,有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利用市场的力量将损失强加给他人。);我们对经历的记忆,也影响着我们对过往的评价(记忆的消除会大大降低体验的价值);我们对一个人的理性程度的判断也是基于他的信念或者偏见的合理性(而不是去看它们是否一致)。
快思考的特点:
1)生成印象、感觉和倾向;当慢思考支持这些行为时,它们就会成为信仰、态度和意图;
2)自主且快速运行,只需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用付出努力,没有自主控制的感觉;
3)当发现(搜寻)特殊形式时,能接受慢思考编控来调动注意力;
4)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做出熟练的回应,产生直觉;
5)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的各种想法创造连贯形式;
6)将认知放松感和真理错觉、愉快的感觉以及放松的警惕感联系起来;
7)区分常态中令人惊奇之事;
8)推断原因和意图;
9)忽略歧义,按捺心中的疑问;
10)夸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环效应);
11)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证据上,忽略不存在的证据(眼见即为真实);
12)做一些基本估测;
13)通过常态和原型来表现集合,但不要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14)通过测量确定不同程度对应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
15)真正去空想,而不是计算(思维的发散性);
16)有时用简单点的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
17)对变化的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前进理论);
18)对可能性做出过高估计;
19)对数量越来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学);
20)对损失的反应比获得更强烈(损失厌恶);
21)严密设计决策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谬误:
启发法所产生的偏见:
1)代表性:对结果的先验概率不敏感,对样本大小的不敏感,误解机会(如赌徒谬误),对可预测性的不敏感,效度错觉,误解回归性;
2)可得性:例子的可提取性,搜索集合的有效性,不同任务会引发不同的搜索集合,想象力偏见,相关性错觉;
3)锚定:不充分的判断,评估连续事件(高估)与非连续事件(低估)的偏差,评估主观概率分布时的锚定;
其他盲区:
0)厌恶损失:这一方面导致人们对失败总是难以接受,所以失败的一方常会保持战斗力,即使在知道对方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的情况下,输的这一方还是会做无畏的挣扎。另一方面,也导致时刻关注每日的经济波动是种亏本的对策,因为频繁的低额损失带来的痛苦比同样频率的低额收益带来的快乐程度更为强烈。
1)记性不好:人很容易忘记自己正在做什么,更不要说自己做过的事情。同时,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
2)叙事谬误/后见之明:为过去的憾事编造牵强的解释,并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从而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我们队未来的预期。好像当初的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
3)关注特例:实际上,相关度和回归度是同一个概念,只要两个数值之间的相关度不高,就会出现回归平均值的情况。
4)归因谬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错误的原因最重要。
5)规划谬误:不切实际地接近理想状况的计划和预测,以及自以为可通过参考类似案例的数据而得到提高。
6)理论诱导:一旦你接受了某个理论并将其作为一个思考工具,就很难注意到其错误。如果你碰到一个似乎和这个模式不相符的例子,就会认为肯定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只是不知为什么你没有发现这个解释。你认为这个理论无可指摘,而且很信任认同这个理论的那群专家。
7)预期原理:通过可能性来判定决策,然而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心理,因为在实际中,人们对结果的重视程度和对结果可能性的重视程度不同。可能性效应会重视不大可能的结果,而几乎肯定的结果相对于确定的结果来说,受到的重视程度要小。
8)莫比定律:反常规事件会吸引人的注意力,还会使人们认为在相同情况下这些事件也应该是正常的。当你脑海中闪现关于某个事件生动的画面时,这个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所带来的影响同样也很生动,因此就被过度权衡。主要注意力和显著性会导致人们过高评估罕见事件的发生概率,也会过高权衡低概率的结果。
9)眼见即真:我们有限的大脑很难达到逻辑一致性的理想状态,因为我们易受眼见即为事实的影响,不愿动脑筋。
训练:
训练自己的决策能力,从点菜开始,利用两种思维方式,限度地规避风险 —— 代价最小,效果。
首先,训练自己的快思考能力,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是一个可预测的、有规律可循的环境;另外一个是拥有通过长期训练来联系这些规律的机会。不但如此,在这两种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也需要至少一万小时的训练才可以使自己的快思考能力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有所水平。这也说明了,只有环境有规律可循,直觉才可信。
谬误克服:
0)厌恶损失:学会商人的思考方式。商人通常都会问自己“与可以得到的其他东西相比,我手里的东西真的是我特别想得到的么?”而穷人只能在不同的损失之间做出选择,这是因为他们对获得和放弃之间的区别很在意。
1)乐观主义:事前验尸,即考察自己能否承担这次决策失败的风险?
2)统计谬误:采用计算方法来确定样本规模,而不是依靠直觉印象做决定(依据统计学观点,我们不应关注当前事件的成因,而应当关注其未来走向)。
3)锚定效应:有意地“为对方着想”,因为这样能否定产生这些效应的带有偏见的想法。
4)规划谬误:尽力划分出预测问题的类别,这样才能从分利用所有能够获取的分部信息。
5)预期原理:要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最终的结果应由(简单直接的)公式给出,在低效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例如,婚姻稳定性 = 做爱频率 - 争吵频率)。
习惯养成:
1)依靠统计结果来使整体风险降低。
2)采纳外部意见来进行决策:要时刻注意到,不同的表述使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使他们对该怎么做生成不同的意见。
3)通过改变参照点来重新架构问题。
4)降低查看自己投资结果的频率,并在获得广泛思考带来的情感收益的同时节约时间、减轻痛苦。
5)掌握更为丰富的语言:这对于建设性批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而为了想清楚未来,我们需要清楚自己过去曾经用来表明信念的语言。
6)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做出判断;质疑我对证据的分析(它们通常都会被夸大)。
吃了褚橙,你就会逆袭.....吗?
“知乎日报”最近有篇文章叫《升级你的幸福感》,里面罗列了一系列据说能带给你幸福感的东西,看完我也有点小激动,恨不得全部买回去!
但是,嘿,慢点!
但是,一支欧乐b牙刷可以维持你多久的幸福感呢?重要的不是牙刷,是维持你的健康!因为物质是立马看得见的,而健康未必能立竿见影,所以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物质上,也是书中提到的“聚焦错觉”,而营销者也利用这一点给许多人致命一击:
“去旅行,你就能找到人生真谛!”
“看了这本书,你就能战胜拖延症!”
“吃了褚橙,你就会逆袭!”
但是,当我们去旅行回来只拍了1T的照片,把书看完抄了语录继续拖延,吃了褚橙也没有变成褚时健,为什么他们不能维持我们的幸福感?
重要的不是旅行、书和橙子,是你在旅行、书和橙子里看到了,更重要的是把看到的化为行动,可以影响我们一生的也是这些高投入,但半衰期长的东西。
旅行,是用陌生人的眼睛洞察自己的生活;读了书,是为了将智慧应用于面对生活;褚橙是为了鼓励我们面对人生起伏,至于怎么做全靠自己。
书中还提到如何评价生活的”幸福感“?
比如有个同学,很努力地准备考试,但是分数却惨不忍睹,准备时她确实很快乐,但是结果却不快乐。这样的一段回忆,应该如何评价?丹尼尔提出:”记忆自我“是”总体快乐吗“,经验自我是”现在快乐吗?“人们就是在被经验自我所占据,忽视过程的经验,真正的”幸福感“应该包含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也就是”我现在很快乐“和”总体来说我很快乐“,如果这个成绩没有给她现在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而且总体来说,她也很快乐,那么她就很幸福了。也许这样听起来很奇怪,那是这因为违背了你的直觉性系统。
幸福的生活方式是,分配多点时间在你感兴趣的事情上。
与其等待褚橙拯救你,不如从现在就好好努力,去逆袭!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wangds
2014-5-7 11:45:25
的确是个开创性的领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sdzy
2014-5-7 11:48:19
好书看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WarrenH
2014-5-7 12:00:22
非常感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hrz007
2014-5-7 12:14:20
好的 去买来看看 谢谢楼主推荐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yaoxiaoying
2014-5-7 12:16:51
kankan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hippoxk
2014-5-7 12:20:43
kankan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jujuat
2014-5-7 12:29:36
嗯,不错,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stupidnew
2014-5-7 12:32:25
看看,谢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就是我1991
2014-5-7 12:36:03
看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jinglunxx
2014-5-7 12:40:02
好书,谢谢分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515563367
2014-5-7 12:42:49
有点想买本~~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xujingtang
2014-5-7 12:46:33
支持一下,推广之~~~~
附件列表
微博 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png
原图尺寸 15.73 KB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whe58
2014-5-7 12:58:11
谢谢谢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sw051386
2014-5-7 13:36:13
求看看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whitepurple
2014-5-7 13:37:25
感觉很吸引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史时伟
2014-5-7 13:39:34
推荐有点夸张,根本没办法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和亚当斯密国富论相比,能跟梦的解析拼的也就乌合之众了,这本书确实不错,了解自己及他人,对人思考问题进行分析。能和津巴多的路西法效应相当。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云端桐叶
2014-5-7 14:01:35
前段时间导师给了这本书。说要好好的读一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echofshell
2014-5-7 14:03:44
thank you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i_Luke
2014-5-7 14:29:07
好书一定要细看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lm001
2014-5-7 14:30:06
好书,值得学习!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youngoldman
2014-5-7 14:34:32
购买了读读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hou0922
2014-5-7 14:34:51
一直想看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jeffzhen
2014-5-7 14:50:40
受到警告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阳小欧
2014-5-7 15:03:26
强烈推荐。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xiaxia731
2014-5-7 15:04:37
还没看过这类书 看看吧 希望有新的体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spirt
2014-5-7 15:05:26
有没有讨论他的峰终体验的?期望效用和体验效用部分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hbsxj2011
2014-5-7 15:15:25
好书,谢谢分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augelia
2014-5-7 15:16:33
非常感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丹尼尔 卡尼曼的疑问
《林肯》DVD版 【2012最新美国传记战争历史大片】
情商的内涵
丹尼尔.阿尔特曼《全球经济12大趋势》
【第85届奥斯卡获奖电影合集+颁奖礼】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文本PDF
[经济学的著名寓言:市场失灵的神话].(美)丹尼尔·史普博编.扫描版.pdf
《思考,快与慢》[美]丹丹尼尔·卡尼曼
丹尼尔·卡尼曼:如何让你的公司智慧思考
选择、价值与决策
栏目导航
休闲灌水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winbugs及其他软件专版
学道会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学术道德监督
热门文章
CDA考试模拟题库:新增章节练习题(更新于1 ...
【AI Agent可靠性】 智能体Agent记忆系统: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股市操练大全PDF版
25秋投资学回忆
PromptCoT-2.0-SFT-4.8M 监督微调提示 SFT ...
文本分析:从经管顶刊“加分项”到学术发表 ...
达富发投资关于萃华珠宝行情机构数据分析及 ...
哈耶克作品集 6本 含通往奴役之路、自由宪章 ...
博观研究院2025年中国跨境进口保健品市场分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