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型基金跑赢被动型基金
全球瞩目的巴菲特股东大会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北京时间5月4日,由兴业全球基金和新浪财经联合主办的“朝圣之旅,兴业之始—2014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中国投资人酒会”在“股神”的家乡奥马哈成功举办。酒会以“新经济对价值投资提出的挑战”为主题,吸引了200多位中国投资人和对中国有兴趣的华尔街投资人的参与。与会者就巴菲特投资理论、价值投资和新经济等热门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会上巴菲特表示个人投资者不适合投资个股,而向投资者重点推荐了指数基金。但是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型基金在让全球“股神”都头疼的A股市场上,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长跑冠军?从近5年的数据统计来看,主动管理型基金完胜被动跟踪指数型基金。
巴菲特:普通投资人不适合炒股
兴全睿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涂娟在酒会上表示,随着国内投资者的日渐成熟,如何把更好的投资理念引入中国,如何在国际视角里寻找中国投资机会,如何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实践中理解价值投资,都是我们思考的重要方面。
巴菲特在会上则坦言,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不适合投资个股。如果他们尝试买卖个股,从长期来看,他们不会比长期投资指数基金获得更好的回报,但大多数人觉得炒个股更有趣。“总是有人让你买这买那,你希望能快速赚钱,试图赚快钱是最糟糕的错误。”巴菲特再次大力推荐指数型基金。
确实,从华尔街的统计来看,长期能够战胜标普500 指数的基金经理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实际情况:A股市场猎杀指数基金
不过,巴菲特的指数投资法放在让众多“股神”折戟的A股市场是否奏效?一切用数字来说话。
除去2007年和2008年这两个极端年份,若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计算,至2013年12月31日,沪深300指数在5年间的年度涨幅分别为95.8%、-12.51%、-25.01%、7.55%和-7.65%,而国内主动股票型基金在此期间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71.54%、3.02%、-24.94%、5.61%和16.45%。也就是说,如果一名投资者在2009年初入市,分别投资于追踪沪深300指数的指数基金和一只处于市场中游水平的股票型基金,持有至2013年底,前者的收益率为58.18%,而后者的收益率则高达71.68%。
为何同一类基金在两个不同的市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曾任美国晨星公司全球研究主管的高潮生的一篇研报点出了其中的迷津:首先是指数的趋势,一个向上一个向下。美国标普500指数自2009年开始基本延续上涨行情,期间虽然有阶段性调整,但总体趋势向上,特别是2013年有50次刷新历史新高。反观沪深300指数则呈现宽幅振荡格局,而且整体趋势向下。其次则是仓位因素。因为主动型基金的仓位一般是60%到95%,而指数型基金则是90%到95%,在指数整体向上的市场内,仓位越高获得的收益越多,但在A股这种单边向下的市场内,仓位越高也意味着亏损越大。
银河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成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结构性行情在A股市场经常上演,如果是主动管理的基金,可以根据市场的风格轮动,对投资进行修正,而被动指数型基金则没有这个能力。另外,主动型基金可以通过仓位调整,平滑波动带来的损失。
链接
如何选择
优质主动型基金
钱景财富副总经理赵江林给出了一些挑选优质基金的方法。
第一、基金公司的从业人员要稳定。只有人员稳定的公司,投资思路才能稳定。
第二、看长期业绩。 赵荣春表示有些基民喜欢追短期的冠军,一般是年度,有些甚至将时间跨度放的更短,季度甚至月度的短线绩优基金都不放过,这是非常不科学的,由于A股市场风格千变万化,短期业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偶然成分,因此要将时间拉长,最短的考察年限一般要三年。如果某产品连续三年都能进入同类前1/3排名则可重点关注。
第三、抗风险能力。投资者选择股票型基金时,还应关注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这主要通过该基金的亏损频率和平均亏损幅度来比较。不同的亏损频率和亏损的幅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只有将亏损频率和亏损幅度较好平衡的基金才能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帮助投资者实现长期持续的投资回报。如今年的冠军中邮基金公司,业绩弹性非常大,追逐稳健的投资人可能并不适合他们的产品。会越来越突出的成为其表现的决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