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5951 117
2014-05-12
       看了那么多帖子,忍不住说一句。很多人以为实证就是在炫技巧。不知道这些同学是真的没见过好的实证文章还是在装傻。实证文章的实证部分只是验证,其基础的假设都是要有严格的理论基础的。事实上,一篇好的实证文章,至少一半(更多是2/3)的篇幅都是理论内容

       而国外所谓的理论文章,一般是两种。一种使用数学模型,一种使用文献式归纳。但是无论何种方法,作者都需要对研究的前沿以及问题本身的来历有着精确的掌握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我们这些争论,并不是研究方法的争论,而是其背后的知识体系争论毕竟国内大多数做规范的老一辈学者或者他们的学生学到的大多数是马克思主义那一套,对于西方理论其实只是浅尝辄止。若说他们有本科水平可能都是高估;而他们所对应的,则是年轻的海归或者国内顶级学校毕业,他们接受的是更为系统的训练。所以两者之争,与其说是方法之争,不如说是背后的知识体系之争。


       至于说理论贡献,其实实证和模型的文章也都有很好的理论贡献,尤其是一些发在比较好的期刊上的文章。只是这类文章所关注的点往往都很小。若无大牛指点,初学者很难真正掌握到一篇论文所应该具有的学术贡献。而至于大多数初学者所喜欢的所谓“具有现实意义”的论文,其实最多也就是在做论述题,其水平和严格性要求都是与学术研究有差距的。


       岭南的改革的确是踩了雷区了。连大学老师都需要去雇佣水军在论坛里大肆宣扬了,只能说句哎了。。。。


      另外,在这里费时间为了某位老师而辩论的同学,其实有时间还不如多去看看书。至少看看范里安的中级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12 08:17:00
受到警告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2 10:46:28
谢谢斑竹的加亮啊。LS的评论我就忽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2 11:30:33
无知者无畏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2 11:37: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2 11:39: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