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2348 3
2014-05-12

    有了微博和微信以后,互联网信息消费模式被动化的问题更加突出了。微博和微信,它们是不同的物种,就像一只鸡和一只鸭一样不同,但它们至少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擅长搅碎注意力,一是导致受众沉浸其中。2012年“前程无忧”网站做过一个主题为“微博等社交媒体对职场人的影响”的调查;492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207位从事其他岗位或正在寻找工作的个人有效填写了问卷;调查的结果是,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实时更新的热点信息使集中注意力变得困难”。在微博和微信里人们浏览了很多内容,但看过的基本上全忘掉了。关于这一点,汪丁丁说得比较到位,他说微信——在我看来微博也如此——“让每一个人关于越来越多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少(knowing less and less about more and more)”,“也就是反分工和反专业化的意思”。    那么微博和微信哪个更有害呢?考虑到微博类似广场,评论转发都可见,有虚假消息自清洁的功能,我觉得微信更加有害。当然它们也各有益处。微信搞圈子,对个人来说增加了和朋友联系的管道,对社会来说改变了结构,有助于各种民间组织的生长。微博则增加了透明度,让各种市场(从消费品市场到思想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有利于处在信息匮乏地位的大多数人。    结论是,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包括微博和微信,有弊有利。要在自己的视野里去芜存菁,需要更多的训练,区分哪些东西有用,哪些没用,了解自己真正关注的是些什么,能影响的范围又在哪里。(财富中文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12 19:18:15
先顶再看好习惯,另外说一句,楼主其实可以做的更好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3 07:49:50
多谢鼓励和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5:50:39
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包括微博和微信,有弊有利。说得经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