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二月下旬以来,市场再一次经历了大幅波动,上证综指从短期高点下跌近4%,深证成指下跌近8%。几乎同步与主板市场,创业板指表现同样低迷,其独立于主板市场持续走强的势头不再。短期看,高估值、业绩验证期及IPO等成为困扰创业板的三大不利因素,但从中长期角度,创业板可能仍是市场重点关注的方向。
对于创业板目前最大的焦点可能就是估值。根据统计,创业板相对于全部A股的估值倍数已经超过5倍,同样在创业板高估值时代的2010年,创业板相对A股的估值倍数最高也仅3.7倍。因此,创业板估值过高是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概念。但如果从绝对估值看,截止到上周五,创业板整体估值为62倍,这距离其2010年的最高近90倍的估值来说还有很大距离。从发达经济体创业板的情况看,高估值是一个普遍现象。
短期内,创业板还受到业绩验证和IPO两大因素的制约。首先,从目前披露2013年业绩快报的330家创业板公司看,平均利润增长率在11%左右,56%的公司实现业绩增长,业绩增速超过30%的仅占24%。创业板确实面临业绩证伪的风险。然而,支撑创业板走强的因素还与新兴行业竞争环境的改善、频繁的外延并购等外部因素有关,相比之下,业绩的影响较为短暂。其次,IPO技术暂停后再次开启预期增强。IPO重启后对市场最大的影响在于资金分流,这一点在春节前资金本已较为紧张时更为明显;同时,由于IPO开闸前暂停已经长达一年有余,重启后的IPO对资金的吸引力非常之大。未来IPO如再次启动,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度可能会低于预期,原因在于目前市场资金的紧张程度已经大为缓解,并且技术暂停结束后IPO制度可能进一步得到完善。
总体看,创业板目前面临的高估值、IPO等问题可能会影响短期走势。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创业板过去一年多持续走强的基础在于其符合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我国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向,在这一大背景下,创业板未来可能会走得更远。创业板预计仍是中长期投资需要关注的主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