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阿涅西
(摘自wiki百科)
玛利亚·阿涅西(Maria Gaetana Agnesi[1]) (1718年5月16日-1799年1月9日),意大利数学家兼哲学家。她写了第一本完整的微积分的教科书[2]。她父亲Pietro是位富有的数学教授。[3][4][5][6]
从小便是个天才。5岁除了意大利语已能讲法语, 9岁时,便为了倡导女性有权受高等教育,举行了一场冗长且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她以拉丁文演说,以当地方言回答台下观众。 13岁能懂希腊语、希伯来语、西班牙语、德语和拉丁语等。 18岁,阿涅西就在导师的指导下,在自己书稿中,对当时的两部数学著作进行了评论。 1738年,富有的父亲出资出版了女儿的论文集。题为《哲学命题》(Propositiones Philosophicae),内容以当年聚集在她家的学者之讨论为主。 在这191篇论文里,阿涅西的研究涉及哲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矿物学以及妇女教育问题等。 在父亲定期组织的学术交流聚会上,年轻的阿涅西也时常会跟博学的权贵客人们辩论。 只是20岁的女孩子很快便厌倦了这一切。 “她告诉我这种辩论令她不快乐,厌烦得快要死了。”常去参加聚会的法国学者布罗斯写道。 他听说阿涅西“想去修道院做一个修女,为穷人服务”时,感到“很惊奇”。 但阿涅西很坚决地告诉父亲,与社交和辩论相比,祈祷、慈善和安静的研习,对自己更有吸引力。 父亲的劝说,暂时打消了阿涅西做修女的念头。 不过,她获准可以衣着俭朴,不再去参加社交活动。 全心研究数学。并写了些令人赞赏的作品。 凭著自己学识和对多种语言的驾轻就熟,使她能轻易地搜集文献,组织成纲领条目,节省读者寻找散布在各种不同刊物上的理论发展和方法时所须负担的复杂课业. 玛利亚‧阿格尼西的伟大贡献,在于她将许多不同数学家的作品融会在她的两卷著作内,包括牛顿的流数(fluxions),以及莱布尼兹的微分法(differetials)。 她的《分析讲义》是本超过千页的经典之作,书中包含从代数到微积分和微分方程的原始发现。由于她的著作,阿涅西的名字常常与钟型曲线[也被称 作“阿涅泽巫婆”,其方程式是 x2y=a2(a-y)] 摆在一起。由于它的数学性质和其在物理方面的应用,此曲线引起了数学家研究的兴趣。 “阿涅西的女巫”的曲线,之所以以女巫称之,乃是时人将其意大利语著作翻译时误译之结果。[7][8] 阿涅西的书被法国的科学院称作是 "在其领域中,写的最好最完整的著作" ,本笃十四世(Pope Benedict XIV)颁给她一面金牌,以表彰她在数学上的卓越贡献。1750年,阿涅泽被任命为博洛尼亚大学的数学与自然哲学系的系主任。然而她仅接受他们所授与的荣誉头衔。[6],是历史上第二位成为大学教授的女性。[9] 此时,无论是在意大利还是在欧洲,数学界对阿涅西的关注越来越多。 阿涅西则把自己的目光重新投向了修道院。 1752年,父亲去世,她把全部的心力投入救助穷人和老年妇女之中。 家里的一些房子,被她用来安置穷苦的人们。 不仅如此,1759年,为了在米兰租一栋房子建疗养院,这个原本家境优裕的女子,变卖了那些象征著当年的荣耀的东西,其中包括教皇赠给她的金质奖章和皇后送给她的钻石和水晶盒子。她的微积分教科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欧洲流行了60多年。女数学家却不再做跟数学有关的事。 阿涅西拒绝了都灵大学数学教授们的请求,但大主教托佐波奈里请求她担任一家慈善公会的主管时,她欣然接受。 在那个为贫困女性设立的疗养院里,还有450个病人需要她和她的工作人员照顾。 为此,阿涅西自己也搬进了疗养院住。她的健康最终被摧毁,开始失明失聪。 在一次次昏迷之后,这个把自己人生最后的47年奉献给慈善事业的人,在1799年身无分文地去世。 最终,阿涅西和疗养院另外的15名女病人,被一起埋在了一块无名墓地里。 在疗养院墙角的一块石头上,人们刻下了她为贫困女性服务的事迹。
我们自诩**上国,一个这样的伟大女性也没有,惭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