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343 5
2014-05-16
    哈耶克主张自由,放开货币发行。央行垄断造成了通胀?放开货币发行之后,各银行都更加注重自己货币的信用,让市场选择货币,驱逐劣币。这种方法是否有利于治理通胀?
    当然央行放弃垄断,现在各个国家都不会这么做。金融市场不发达的中国更不能这么做,估计在市场选择出最佳的货币前经济已经崩了。
    在理论层面,哪个是防止通胀最有效的呢?
正方观点 (5) (辩手:3)

支持

反方观点 (0) (辩手:0)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5-16 20:39:34
应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16 20:51:06
sunyongfirst 发表于 2014-5-16 20:39
应该。。
谈谈理由吧~~O(∩_∩)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20:43:52
央行可以印钞,印钞权应该把握控制在国家的央行手里。
  近代的金融体系中,一个国家的商业银行发放信贷,就可以大量派生货币,也具有了与央行同样释放主权信用货币的功能。


  以下两篇文章,发表在FT中文网,两种对派生货币体系的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马丁. 沃尔夫的文章中,将派生货币称为"私币"(private money)。个人认为这一称呼有欠恰当,因为派生货币也是国家的主权信用货币,与基础货币的地位相等。英国也存在大量的派生货币(“私币”(private money)),马丁认为国家应该控制货币的供应权或者创造权,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我同意这个观点。
  而对菲利普.布思的观点,本人的一句话反驳就是:很显然菲利普并没有考虑到主权信用货币是靠国家信用兜底的问题.金融银行系统在派生货币体系下将十分容易发生挤兑现象,导致金融银行系统发生系统性的风险。


  而本人的观点认为。派生货币体系,具有相当的危害,这个危害是潜伏的(危害的程度取决于银行信贷的规模),消费者信贷,也具有相当的危害(扭曲提升当前消费市场的消费能力,掠夺未来消费市场的消费能力),一旦两者相结合,消费者信贷刺激生产信贷同步繁荣导致信贷泛滥,更加突出并坐实了派生货币体系的巨大的潜在的危害。两者结合是无可救药的金融剧毒!在学术思考的范畴内,本人坚决反对消费者信贷,坚决反对派生货币体系。

国家该不该控制货币供应权?
答案是,一定要控制,可惜,我们明白得太晚了。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2577&page=1&from^^uid=501612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0 19:25:26
应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31 09:24:40
货币发行是国家把控经济命脉的最重要手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