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经济金融数学专区
2008-4-11 09:00:00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09:03:00

很不错的文章

可是对于经济学本科大三的学生 数学已经做成了夹生饭 已经是将来发展的瓶颈 这该如何是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09:19:00

获益良多,多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09:40:00
不同意,数学是一个工具,经济学不能为了数学而数学,经济学本身在现实中有许多东西就不是非常精确的,为什么非要把经济学数量化。数学中的一些东西可以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参考,但个人认为追求西方经济学中把经济学硬向数学靠拢反而限制了经济学的活力和对现实生活的判断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09:48:00
不是不精确,而是隐藏在现象后面的规律太复杂、太难以发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09:49:00

非常精辟的文章,顶!!!!

说得就像一样,用SPSS运行后出来的结果,有些都看不懂,说不太明白,数学和经济学的关系是越来越密切了!

继续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0:11:00

拿经济学比物理学?哈哈

前者完全是无中生有的学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0:27:00

这个问题讨论深了是个方法论的问题,本人刚刚在《经济评论》2008第2期上发表了《经济理论、数学运用与经济学语言》一文,和楼主的观点有些不同,我并不反对数学,但是反对那些伪数学,文章太长,在这贴不下,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初稿电子版在:http://down.cenet.org.cn/view.asp?id=70876

谢谢评论,能否给出原文,如果技术上有困难,可以发给我mathtao@163.com,  我可以给你贴在你的位置上

[此贴子已经被mathtao于2008-4-11 16:55:0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0:31:00
经济活动中人的因素是一个重要变量(如心理预期等),物理学中就不需要考虑这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0:31:00
经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0:32:00

感谢楼主对经济学与数学的许多分支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可以看出楼主的数学功底相当深。

不过小弟不明白为何楼主认为学习数学分析对学习经济学是十分必要的,难道一个学经济的人还要知道如何

证明区间套定理、有限覆盖定?小弟真没看出来数学分析的证明方法跟经济学有什么关系,望楼主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0:42:00
以下是引用raomin在2008-4-11 10:32:00的发言:

感谢楼主对经济学与数学的许多分支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可以看出楼主的数学功底相当深。

不过小弟不明白为何楼主认为学习数学分析对学习经济学是十分必要的,难道一个学经济的人还要知道如何

证明区间套定理、有限覆盖定?小弟真没看出来数学分析的证明方法跟经济学有什么关系,望楼主指教。

区间套定理、有限覆盖定理等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这里讨论的是如何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经济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0:46:00

恩,好像有点了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0:51:00
好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1:19:00

数学分析就得证明这些东西,而不是把它当成工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1:28:00

    不同意楼主的观点。原因如下:

    一、没有必要把经济学当作科学。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物的一种关系,自然科学(如物理学)研究的对象终究是物。只要是人,就由他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而这种内容难以用数学来做精确衡量的,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太多也太复杂。

    二、数学只是工具。我同意数学在经济学中所起到的分析作用,但它的地位永远次于经济学本身。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始终是宏观面和基本面的客观分析,否则如果太刻意的用数学去研究经济学,难以有准确和客观的结果。这就像不能通过数学的精确计算去预测股市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1:29:00

非常受用!

本人专业是统计学(经济学类),上大学两年了,就是都搞不清楚数学在经济学的应用,感觉两者的交叉点甚少,基本停留在简单的函数图像上,收获太少了。甚至连数学都失去兴趣学了,看完楼主的帖子终于感觉有了学习方向。

再洗感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1:35:00
我还没开始系统学,我对这方面的知识很有兴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1:58:00

我是经济学出身的,可叹那个年代的数学意识,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在这方面的意识的确不强,毕业后才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学习经济学的喜欢攀比数学的功底,而学习数学的则不一定对经济学有好的感觉。但无论如何,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对于普通的经济学子来说,好像更困难一点,多少的数学和多少的经济学功底,或者说多少的数学才可以研究好经济学,又或说数学的功底其实就是经济学的功底,都难有解决的方案,楼主的经验可谓直白简炼,我到觉得普通学子更多需要的是具体学科的分析和指引,而所谓学术风范和经济学大家的精彩讲座,固然听着悠然神往,然而,于无声处却需谦实引导和传授细致如微的心得体会。

有时特别希望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学校可否将数学开到大四,重视楼主所说的基础理论的学习,其实有了良好的数学基础,培养经济理论、经济思维的进程自然可以大大加快。

建议未来最牛的人大论坛,能否给咱广大经济学迷途小青年,整点数学分析、泛函、概率统计、计量、高级的宏、微观之类的学习视频,不需要那种所谓老师教授讲的(一致公认好的除外),我倒觉得那帮知名学府的考研巨牛学子们,给咱指引指引(不是励志方面,而是针对学科的内容),更符合我们的谓口,做为过来人,他们有亲身的体验和很好的感觉。实在不行,大家伙齐点钱也行啊,一人一块也不少了,哈哈!!!,真哭啊,网上找半天找到一个能看的,一听还直恶心,教育部成天要提高教学质量,其实每个学科给学生一个超优秀的教学视频不就搞定了,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楼主身体力行的给咱们做了示范,也标明了论坛未来前进的方向,实在是太好了,莫非是先知??

小小的提问:鉴于贴子写得太好了,特别是那种探索的精神和对经济学教学正义的倡导,真是让人夜不能寐,我已经准备每天来顶一下这个贴子,顶得太多不算违规吧?

要是一天顶两呢?

如果一天顶两,那可不可以再允许一天顶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2:09:00
以下是引用bingobingo在2008-4-10 12:48:00的发言:
计量经济学不妨理解为统计方法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和解释范畴。用的多了就成了一门学科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2:19:00
经济学不妨理解为统计方法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和解释范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2:31:00

版主说的太深了,像我这样的工科学生基本看不懂...

弱弱的问一句:理论经济学的研究生应该要学到什么水平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2:37:00

楼主好文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2:58:00

真他妈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3:00:00
牛头,真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3:30:00

版主说的课,我都读过,所以,我发帖说两句。对于数学,其有一套自行的逻辑体系。就从理论发展上说,数学分析是基础的基础了。这里最核心的内容是体会极限的语言,至于说实变扩大了可积函数类,泛函将空间扩展到无限维。都是技术。所以,我主张不要强调数学的重要性,学经济学,首先应培养直觉。要对客观世界先有一种最优化运行的感悟。等这个有了之后,再一步步向理论靠。直觉不求严密,理论贵在严密,学数学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思维的严密性,分析的框架与逻辑。我是复旦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最初是出于对本系教学觉得有意间,就学了数学系和统计学系的专业主干课。走了些弯路,这里我给大家一个建议的课表,希望少走弯路吧。考虑到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不同,我分开列支,作些说明。

经济学:一年级:高等数学(上)(以定义与计算为重点),高等数学(下)(以讨论收敛性为重点),等到二年级时,学高等分析(主要是极限语言、实分析中可测函数的性质、依测度收敛的含义,连续函数的逼近理论和LP空间,泛函中,重点学无限维上的收敛理论,这里顺便加一点傅立叶分析的内容)(要强调的是这是基础的基础,要不惜一切代价学好)。与此同时,一年级读一读沙缪尔什的经济学,这是认识西方经济学里程碑似的东西。到二年级,学经济学,一定要学运筹学,尤其是线性规划的对偶论,和一些非线性规划的算法问题,这方面的学习,可以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开始学用matlab软件。这时最重要的是读好经济思想史,他将成为以后研究不断的思想源泉。到三年级,学动态优化的观点和微分方程分析,这为以后宏观经济模型分析打基础的,多读报,学会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做实证分析方面的研究,重点体会模型假设方面的实证。四年级,最好作些研究,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金融学:这个对数学的要求很高。本科与数学系同读不为过,而且比他们还要多测度抡的知识,这是现代概率理论建立的基础,对于鞅论要求,经济中的优化要求,计算机编程要求,大规模数据处理要求,偏微分方程要求,泛函实变还要学好。对于统计学,大样本理论、概率的极限理论是重点。对于数据,有三类研究的比较透:一类是相关性数据(表现为时间序列分析),基础是大样本理论中的中心极限理论,一类是马氏链的数据类(这也是鞅论和金融定价的重点),一类是iid,一般的最小二乘法了。所以,学金融是最累的,学出来就是大师。当然,根据喜好选一个角度研究也好,不必面面俱到,关键是研究深刻才好。

已经奖励

[此贴子已经被mathtao于2008-4-11 17:01: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3:46:00
好文章,有指导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4:02:00
d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4:03:00

顶 顶 我也是学数学的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1 14:16:00

    不要把我的数学说成工具,技术哦,我会心疼的,她是高贵的皇后。

    天下知识是一家,我说学好中文还和学好经济学有关系呢。

    把握住自己的天分和努力,自己去探索自己的求知之路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