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评结束,可能有部分人知道消息了。最终结果肯定有人不满意,但也肯定有人满意。关于评审是否公平的问题讨论总是绕不开。我说几点。
1.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并不能排除社科评审有潜规则。但判断评审是否公平主要是看受影响的人群的大小,若只有极少数是不正当手段获得,则社科基金仍是纯良的。概率大小很难判断,主要还是受到自己立场的影响,没上的绝大部分不服气。
2.公平有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形式公平主要是指按统一标准衡量。实质公平则是要让真正有学术水平的获得立项。我曾经对社科基金的实质公平问题进行过谴责,主要它由ZF主导,选题有局限,意识形态色彩浓,甚至有控制知识份子的嫌疑。这方面我专门发帖讨论过,也是我2013年前不申报课题的原因。
然而,既然我们没办法改变制度,也不可能取消国家社科,那么当前最应该追求的是形式公平,有形式公平则社科基金还算纯良。
3.是否成功立项,对没找门路的人来说主要还是实力和运气。但对于成功立项的人,肯定有很多人不服他们的实力,所谓文无第一嘛!,因此,有人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为潜规则。所以,正是文无第一的特点,大家不服气,导致了整个学界把潜规则夸大化,也就是说即使社科基金完全做到了公平,也会被人诟病指责有猫腻的。
4.若社科基金不纯良,除了极力反对和加强监督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大家都看过武侠片,真正的高手即使你暗器伤他可能也伤不到,他最终要胜出。或者这个人的确运气超好,每次都无意中躲过了暗器,运气显而易见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增强自己的本领,使自己成为高手能够脱颖而出;第二,你不要暗器伤人,不助长坏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