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寻找便宜货
作者认为,“投资是相对选择的训练”,我们唯一的选择是从现存的可能性中选择最好的,这就是相对决策。
作者认为,便宜货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感觉远不如现实,也就是说,最好的机会通常是在大多数人不愿做的事情中去发掘出来。便宜货的价值在于其不合理的低价位-因而具有不寻常的收益-风险比率。因此他们就是投资者的圣杯。
作者认为,我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告诉我,尽管便宜货不合常规,但是那些人们以为可以消除他们的力量往往拿他们无可奈何。
12、耐心等待机会
作者提醒投资者:等待投资机会到来而不是追逐投资机会,你会做得更好。结合我们所处的环境适当的投资才是明智之举。应尽最大努力弄清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低收益还是高收益的环境。
作者以一个故事说明了普通投资者经常会碰到的难题——猫是投资者,树是环境的一部分,胡萝卜是接受新增风险的激励,大棒是放弃安全的动力,来自较安全的环境所提供的低水平预期收益。胡萝卜诱惑着猫采取高风险策略,爬向更高的枝头捕食晚餐,大棒则激励着猫往上爬,因为停在靠近地面的地方得不到事物。猫不断的往上爬,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作者同样强调在大危机中正确的投资方法,在危机中关键要做到远离强制卖出的力量,并把自己定义为买家。为达到这一标准,投资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坚信价值、少用或不用杠杆,有长期资本和顽强的意志力。在逆向投资态度和强大的资产负债表下,耐心的等待机会,便能在灾难中收获惊人的收益。
13、认识预测的局限性
作者坚信了解宏观未来很难,很少人拥有可转化为投资优势的知识。投资者应尽可能弄清自己在周期和钟摆中所处的阶段,这不会令未来变得克制,但它能帮助人们为可能的发展做好准备。多元化、对冲、极少或者不使用杠杆、更强调当前价值而不是未来增长、高度重视资本结构、通常为各种可能的结果做好准备。
作者认为,过度高估自己的认知或行动能力都是极度危险的,正确认识自己的可知范围-适度行动而不是冒险行动-会令你获益匪浅。
14、正确认识自身
作者强调认清现状的重要性,即使我们不能预测周期或者波动的时间和幅度,力争弄清我们所处周期的那个阶段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也是很重要的。倾听市场的声音,测量市场的温度,很重要。
15、正确认识运气
作者认为,短期来看,很多投资之所以成功,只是因为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在市场的任一时间,获利最多的交易者往往是最适合最新周期的人。迄今为止,所有成功策略背后潜伏的危机常常被低估。因此,在判断投资经理的能力时,大量的观测数据-多年数据-是必不可少的。投资应把重心置于建立在他们认为可能的情况下表现良好,在其他情况下表现不太差的投资组合上。
作者认为,适度尊重风险,知道未来不可预知,明白未来是概率分布并相应的进行投资,坚持防御性投资,强调避免错误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这就是有关聪明投资的一切。
我认为,结合上面的第六条来认识运气很重要。过去几年的A股,将精力聚焦在成长股上的投资者收益远高于价值投资者。美国60、70年代也出现过这样的一段时期。所以,如果投资者有大周期概念,就能理解这些投资者的成功更多的是契合了时代,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成长股投资中的风险目前为止并没有暴露,但是不能说风险不存在。
16、多元化投资
作者认为,在主流股票市场中主动得分对投资者未必有好处,相反,投资者应尽力避免输球。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引人入胜的投资观点。
最好的投资者具备以下特征,敬畏投资,要求物有所值和高错误边际,知所不知,知所不能。
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多元化指的是持有许多不同的东西,很少有投资者认识到,只有投资组合中的持股能可靠地对特定环境发展产生不同的反映时,多元化才是有效的。
17、避免错误
作者认为错误原因主要是分析/思维性的,或心理/情感性的。本书更关注理念和心态而不是分析过程。
另一个重要的错误-很大程度是心理因素,但是它重要到值得单独归类-是没有认识到市场周期和市场狂热,并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大多数投资者是根据既往-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事-推测未来。
作者同时也强调,成功的投资不应过分依赖聚集分布的正常结果,而是必须考虑到离群值的存在。想象无能首先是没有预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事件,其次是没有理解极端事件后的连锁反应。
最后,作者强调,除了作为(买进)和不作为(如没有买进),还有错误并不明显的时候。当投资者心理平静,恐惧和贪婪平衡时,资产价格相对于价值可能是公允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需要采取紧急行动,知道这一点也很重要。不需要取巧的时候,自作聪明就会带来潜在错误。
18、增值的意义
作者认为增值的意义,增值型投资者的表现是不对称的,他们获得的市场收益率高于他们蒙受的损失率…只有依靠技术,才能保证有利环境中收入高于不利环境中的损失,这就是我们寻找的投资中的不对称性。
最后,我来做一些总结。
作者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周期,所以作者看重标的的价格,并认为高价追捧标的是投资中最大的错误。
认识到投资者情绪的钟摆理论,所以作者看重逆向投资,强调第二层次思维。
承认市场的相对有效,所以作者是一个被动投资者,耐心等待投资时机。
承认未来结果和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所以作者寻找便宜货、多元化以及注意抵御投资中的消极情绪。
作者不承认预测宏观经济的意义,但是先预测市场温度再配置投资有很大的必要性。
作者尤其强调投资中的风险,高风险意味着未来收益波动的幅度,这种投资需要有更高的风险溢价。要对未来结果充满怀疑,这样自己才会积极的调查取证,同时控制买入的价格。
同时作者认为,一项成功的投资,尤其是短期内的成功,并不代表过程的成功。因为风险未必总是会暴露,长期的成功成绩,必然是犯了最少的错误。所以,我们要看清某些成功中的运气成分,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内做了正确的事情,不代表中间承担的风险。优秀的投资者,必然是获得基准的收益的同时,承担最少的风险。
读这本书,很多东西对我都有醍醐灌顶的系统性影响。在这之前,一直对选择什么样的公司花费最多的时间,但是对这个投资系统的合理性、抗压性费时不多。从这本书里,我了解到了第二层思维的重要性、风险的含义、运气在投资成功中的隐蔽性。同时,能够以一个更大的视角,去看待投资周期,去看待目前的高收益背后的风险和原因。也就是在选择公司之下,需要奠定一个系统、稳固的投资系统。
巴菲特对选择公司的苛刻性,其实也是化解未来不确定性、延缓周期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