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数据拉警报
===本文导读===
多空双方博弈加剧 期指总持仓维持历史新高
政策底之后才是市场底
积弱难返 2000点再临考验
多空双方博弈加剧 期指总持仓维持历史新高
本周,A股和股指期货市场前高后低,总体依旧弱势震荡。周一,受新国九条刺激,市场一度大涨还让投资者小激动了一把。事后证明又只是“一日游”,空欢喜一场。周五期指IF1405合约完成交割,期指总持仓小幅回落。
另一方面,剔除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分红影响,期指各合约均呈现升水格局。总体分析,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期指短期走势难言乐观,弱势市场中持仓量维持高位或显示上行压力较大。
主力净空明显上升
交割日期指市场表现平稳。截至周五收盘,IF1405合约收于2142.2点,较前日结算价下跌5.6点,16274手持仓顺利交割;主力IF1406合约收报2130.4点,下跌4.8点,当日增仓1189手至10.9万手,期指市场总持仓下降3419手至14.3万手。
本周期指虎头蛇尾,周一的涨幅在后几个交易日悉数跌回,IF加权指数当周微跌1.8点。对比上周末数据,本周主力净空明显上升。周五期指市场前20名多头期货公司席位增持多单1649手至89441手,前20名空头席位增持空单7087手至113143手,主力净空为23702手,较上周末上升5747手。
分席位看,空头前三甲除国泰君安期货席位净空单小幅下滑93手,中信期货与海通期货席位均有不同程度净空上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12日期指大涨当日期指市场主力净空就出现了明显增加。
上海中期分析师陶勤英认为,现阶段国内经济形势较弱,房地产市场前景堪忧,加之新股发行(IPO)重启压力压制,仅新国九条带来的政策提振有限,在缺少进一步实质性利好的情况下,期指短线走势或维持弱势格局。不过她也认为,市场向下空间有限,投资者需警惕市场在政策底附近随时可能出现的反弹。
总持仓创历史新高
期指市场持仓量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近期总持仓已攀升至上市以来新高。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上市初期只有上万手的总持仓量发展至今日,四个合约的总持仓量已超过了14万手,足以显示出这个国内金融市场中唯一的金融期货工具所受到的追捧度之高。
“日常评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增仓上行,增仓下行或者减仓上行、减仓下行的字眼,不难看出期指的行情和其持仓变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陶勤英介绍说,一般而言,期指增仓上行,表明多头加仓积极,市场较为强势,期指涨势有望延续;反之若是期指增仓下行,则是市场空头氛围浓,期指跌势延续的概率较大;期指减仓上行,则是空头减仓推动的行情上涨,而期指减仓下行则表明多头离场积极从而带动的期指回调。
“正是由于上述内因的存在,期指的每次持仓峰值或谷值都对应着期指行情的转折点,同时配合成交量的变化,投资者可以由此得出一个较为具有参考意义的行情反转时间点。”
记者观察期指上市以来的几次明显的阶段性高、低点后发现,2010年11月5日期指出现了上市以来的历史高点。当时期指的总持仓量也处于上市以来的峰值,期指总持仓量从原来的3万左右徘徊的水平提升到了4万手,随后随着持仓量的回落期指也逐步从高点回落。
2012年12月4日期指创阶段性新低,而持仓却创出了当时的历史新高,期指四合约的总持仓量超过了10万手;2013年2月8日期指出现阶段性峰值而总持仓量也再度创历史新高,该阶段的期指持仓量超过了13万手;而2013年5月、9月、12月出现的阶段性高点虽然持仓并未突破历史高点,但均对应着持仓量的阶段性高点。
从历史规律来看,期指较为明显的阶段性高点均对应着期指持仓量的高位,而此时成交量又处于阶段性较低的水平,也就是一旦成交持仓比值达到一定低位后,期指冲高回落的可能性将增大。不过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期指处于高位且持仓也同时到达高位,期指见顶的概率较大,但相对而言持仓高位对期指见底的指示作用不强。
“目前期指总持仓量又达到了历史的新高水平,总持仓量已经突破了14万手,而近期期指走势则是一路下行,市场寄希望于期指持仓高位预示着期指见底 ,不过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期指持仓量的高位对期指见底的指导意义不强,因此即便近期期指持仓有所回落,期指也未必能扭转弱势格局。”陶勤英指出。
剔除分红呈现升水格局
除了总持仓居高不下,投资者对于期指市场贴水也非常关心,不过机构研究表明,剔除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分红影响,当前的期指市场各合约其实呈现升水格局。
“近期市场已经进入年报公布的集中期,截至5月12日,沪深300成分股中已有27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3年度分红预案,分红金额与我们此前预期基本一致。更新后的预测模型显示,今年的年报分红对指数剩余影响为2.614%左右(55.7个指数点)。”东方证券谭瑾表示。
对各合约剩余影响为,IF1406影响比例为1.145%,影响点数24.43点;IF1409与IF1412影响比例为2.614%,影响点数55.773点。根据谭瑾的分析,复原分红影响后,上市几个合约的复原价差(实际价差+分红)都表现为升水,其中主力IF1406合约升水8.88点。
东方证券报告显示,截至5月12日,沪深300成分股中内蒙华电(600863)以8.8%股息率排名首位,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农业银行(601288)等权重银行股也已确定分红方案,股息率多在7%左右。
东方证券高子剑建议,考虑到进入分红集中期的价差贴水风险,目前直接将近月空头头寸移至9月合约会是不错的选择。剔除分红效应,周五IF1409合约实际升水29.6点左右,空头换月能够获得较好的移仓收益。(证券时报)
[PAGE@默认页1]
政策底之后才是市场底
本周一,受新国九条利好刺激,上证指数大涨40余点。但股指大涨之后没能产生持续上涨行情,止步于20日线与60日线,全周受制于20日线压力逐级调整,而量能也明显不足。创业板走势更为恶劣,有加速下跌之态。我们认为,如果说2000点是政策底,那么市场底则有可能低于2000点。展望下周,A股市场或将继续回落。
投资者情绪悲观
仔细研读新国九条,我们发现似曾相识,总体都在市场预期之内。并且,其主导内容还是以融资为主,虽留下调整印花税的政策口子,但短期内难见实现。另外,从各大门户网站调研情况来看,相对谨慎的观点更多。即便一些分析师高调唱多,也难改熊市的惯性思维。因此,无论从情绪角度,还是实质内容,此次新国九条未必能让市场立刻由熊转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国九条等利好的出台,进一步表明2000点附近是重要的政策底部,此区域也是重量级利好高发地带,从而为长线资金的抄底提供信心和底气。不过,由于这部分资金多为长线布局,资金规模也较大,往往会在下跌途中慢慢增仓,目前正处于下跌的途中阶段。
基本面隐含风险
就宏观经济而言,4月份低迷的经济数据依然抑制着市场的做多情绪。宏观基本面并不支持股市在目前点位见底回升。
本周四有消息称,融创中国拟收购绿城中国最多30%股权。连绿城中国也开始出售股权补充流动性,表明房地产市场的疲软仍有进一步蔓延的可能,从而对投资者的预期形成较大扰动,引发了对经济下滑的担忧。
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无论是房地产销售、房地产投资、新开工以及土地成交均出现明显下滑。加之当前信贷政策依然偏紧,房地产市场将出现一轮明显调整,中国经济继续下滑的可能性很大。而房地产行业是目前中国经济中最重要的行业,牵连众多,影响面较大。因而,无论对经济还是股市都有不乐观的冲击。
IPO重启悬而未决
目前,市场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新股发行(IPO)。数量庞大的预披露名单,更增加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有观点认为,无论是优先股,还是新国九条,抑或是房地产松绑救市,都无法改善A股市场的供需关系,因为这三大救市政策被认为是为IPO保驾护航。在IPO重启面前,若没有更大的实质性利好出台,A股后市或许难现乐观。
政策底之后才是市场底
技术上,本周一的再次反弹仍然无法突破大型三角形整理的上轨。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3次在2000点附近企稳反弹,说明2000点一线有较强的支撑,有资金在该点位附近护盘。但是,股市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只有持续不断上涨,才能吸引增量资金的入场。而如果总是跌跌不休,则无法带来新的资金,从而摆脱熊市思维的困扰。由此来看,政策不是底,三次得到支撑的2000点很有可能会跌破。
过去多轮牛熊更替周期中,我们经常看到被市场当做铁底的点位被无情击穿。市场底或许是不理性的,是过度恐慌造成的,但无疑也是合理的。市场底只能是通过反复试错形成,而2000点显然还不是整个市场认可的底部。市场将寻找出真正的底部。
为此,我们认为,下周市场依然不乐观。在操作上,建议投资者还是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严格控制仓位,多看少动,轻仓快进快出为主,耐心等待市场的企稳信号。(证券时报)
[PAGE@默认页2]
积弱难返 2000点再临考验
本周开盘2022.93本周最高2061.06本周最低2012.69本周收盘2026.50本周涨跌0.76%
尽管本周A股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利好消息,但由于市场积弱难返,沪指仅在周一大涨41点后,便连续3天出现杀跌,沪指2000点大关再度告急。
三事件性因素助推大盘回落
本报记者:本轮救市政策为何未能提振市场,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行情的回落?
中信金通证券首席分析师钱向劲:本周新国九条出台,沪指一度在有色、煤炭的带动下出现了41点的上升;但新国九条作为一项长期利好,短期作用有限,市场近期不会因为它的出台而改变原来的运行趋势。同时,IPO预披露公司越来越多,IPO重启迫在眉睫,使得长线资金不敢贸然进场炒底,而场内资金也在逢高加大离场节奏,从而导致市场陷入了场内流动性枯竭的恶性循环中。
此外,一系列短期事件性因素也推动了大盘向下回落。一是创业板股票因IPO临近加大了调整节奏,迫使大面积的创业板股票继续向下回归;二是证监会近期严查老鼠仓,三大“一哥”均曝涉内幕交易,老鼠仓出逃或使题材股大面积受压;三是不断创出历史持仓新高的股指期货 ,在交割日效应的影响下,增强了做空压力。这三大因素使得市场在本周增加了不少杀跌盘,从量能上推动了指数回落。
本月2000点大关失守概率大
本报记者:4个月来的政策底2000点再次受到考验,未来指数将如何运行?
海通证券分析师张琦:目前大盘在利好一日游后又一次重返了5个月的震荡低点。从目前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情况看,A股要想凭借自身的力量再展开一轮救市行情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决定大盘方向的银行、有色、地产、煤炭、机械等大蓝筹品种,因估值严重偏低,机构持仓稳定,价格下降空间不大,短期内将主导股指继续在2000点上方进行震荡整理。
虽然目前社会流动性还是比较充足,但场外资金的风险偏好却在不断降低;因此,就是市场所期待的降准利好出现,也很难对A股资金面产生决定性影响,这一预期利好作用将大大降低。
就目前情况看,IPO重启将在5月底正式拉开序幕,而IPO的启动将打压流动性紧张的A股市场,加上6月即将来临的世界杯魔咒影响,以及在中报预告打响下,可能会使得经济下滑的负面影响传导到股市,一些行业板块将走出破位格局,并最终导致沪指2000点大关失守。
当前操作必须严控持股仓位
本报记者:当前市道该如何操作,如何自救?
西南证券分析师冉绪:就目前情况来看,市场走弱格局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从投资策略上考虑,目前应该是严格控制仓位的关键时期,不新增投资资金、不随意调整持仓,一旦有赢利就必须及时获利了结。对于短期炒作被套的题材股需要及时从高位止损,止损后不应轻易再入场,以便大盘破位后有资金在低位建仓。
就银行、地产、有色、煤炭、机械等传统行业的蓝筹品种而言,尽管这些品种估值偏低,但短期内并无趋势性上涨机会,如有这些品种被套,暂时不急,但要注意观察行业的业绩变化,和基金持仓情况,一旦发现有问题也应该及时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