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博士的系里有三位师兄和一位师姐。最近和导师打电话,他谈起几位师兄和我,不禁有些唏嘘,说他自己后悔没有在我们博士资格考试的时候让我们知难而退,以至于今天看着我们挣扎。导师是个好人。
 
       1.大师兄国内TOP2毕业的,在我眼里混的已经很好了,已经做了副教授,快升教授了。最近去拜访他,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大方好客,把他整个系里中国人都叫出来陪我,还点了好多啤酒,红酒和白葡萄酒。他家世很好,所以曾经是个很挑剔的人,也很讲究生活品质。曾经告诉我,红酒要先加热到55华氏度,而白葡萄酒要冰一下才好喝。而这次酒上来的时候,压根都是室温,他也没说什么。我问他怎么不挑剔了。他长叹了一声,说博士毕业后这些年,尽是别人挑他了,哪轮到他挑什么了。有酒喝就不错了。
 
       大师兄在刚读博士的时候娶了一个金发美女,我第一次看到他的夫人的时候,立刻就呆住了,可能口水都流出来了也不知,旁边的三师兄看到了,立刻给了我胳膊一拳,我才醒过来。大师兄也极为疼爱他的夫人,在办公室里,只要夫人来电话,他立刻就象换了个人,哪怕刚才还在生气,也立刻就变得情意绵绵了。可惜这段姻缘在他做博后的第三年嘎然而止了。原因就是金发美女再也忍受不了大师兄长期的穷忙族生活了,连孩子也不敢养,铁了心跟他离婚。离婚后,他基本以办公室为家,以编paper来舒缓心里的忧伤。
 
       后来,他又交往了几位女士,其中一位感情很深,可是阴差阳错,多年的恋情也没有结果,最后又换来黯然神伤。现在的这位是个墨西哥后裔,长相很粗旷,是公司白领还异,也不满作为副教授的大师兄整天穷忙,看样子结局同样不会圆满。所以到如今,五十多岁的大师兄仍然自己一个人住。他酒后跟我说,也许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2.二师兄动手能力很强,却没有什么做教职的远大志向,博士毕业后在一家小公司做分析师。但基本两年一换公司。其他行业的人也经常换工作,可是通常越换越好。而经济行业却不同,起薪就低,换工作也通常是被迫的,还可能越换越差。他最后一个业界的工作就是整个部门被裁,他不得不走。当时他说:“We likethe company, but the companydoesn't like us." 当时正好是金融危机,工作很难找,最后只好通过导师的关系,又回到学校,在一个大老板手下找了一个名为Research fellow,实为高级千老的位置。
       二师兄人非常好,很会做甜点。他做的甜点是我在美国吃过的最好的。因为他人有点胖,比较nerdy,一直没有长期的女朋友,直到45岁。其实根据我自身的经验,可能胖和nerdy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大的问题是学经济学出身。他的第一个长期女友,也是他到目前为止最后一个女友,是个胖乎乎的黑人女子,看不出年龄,挺能吃,带了一个拖油瓶小胖女孩,也挺能吃。这就是我对她们两个的印象,除此以外,一片苍白。二师兄的新生活没持续多久。他和那女子交往两年之后,因为得了一场大病,那女人就离他而去了。病后虚弱的二师兄,没有积蓄的二师兄,已经奔五十去了的二师兄,再也没有价值了。二师兄仍然在做他的Researchfellow,很少听到他的消息,只有每年圣诞节的时候能从导师那里听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多半伴随着导师的叹息。
 
       3.三师兄和我年纪相仿,也是我校有,因为入学早于我,才尊为师兄。他曾经是导师眼里的golden boy。读博士的时候的三师兄,长的挺帅,很讨中国女生喜欢,就是美国女生也有喜欢他的。不过他出国的时候就已经结婚了,他的夫人是个长相很甜美的江南女子,陪读出来的,因为是中文系毕业的,也不爱上学,就一直在家里呆着。每天读读小说,做做菜,也其乐融融。我当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到他家蹭饭了。
 
       三师兄学术做的挺顺,毕业的时候已经有两篇好文章,所以就找了一个本领域中牛的名下做博后。三师兄顺风顺水的生活,突然在博后开始不久划上了句号。新的工作环境是个充满内部竞争的地方,老板只管发文章,不管博后们怎么争夺项目主导权。老板不时地象扔出一个肉骨头一样把一个项目交给几个博后,然后看博后们象狗一样争抢。看博后们尔虞我诈,互相拆台,却都对自己象对神明一样恭恭敬敬,老板得到了极大的享受。师兄做博后一年之后在一个会议上见到他时,他说对我的忠告就是千万要找个人好的老板而不能光看老板牛不牛。我问他为什么不赶紧换地方,他却叹了口气,说项目很有前途,放弃太可惜了,也不能保证后面就能找到个更好的老板。这个不换地方的决定,对他的一生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三师兄的项目并没有如想象的那样顺利。象一个被股票套牢的股民,他很难下定决心止损。而每当他有止损的想法的时候,命运就象开玩笑一样又给他一点希望和甜头。时间就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流失了。到了3年博后的时候,除了一片二流杂志的文章,没有什么拿得出的工作。好在绿卡已经排下来了,还生了两个孩子。生活平淡,却还算稳定。然而,灾难却往往在人以为生活还不错的时候降临。
       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他无意中发现实验室一个印度人竟然用他的结果和老板合着申请一个挺大的项目。他当然生气。更令他吃惊的是,他的结果竟然被改动了,有些竟然和他的原始结果相反。当然所有结果都符合老板的假说。他震惊了。三师兄思考了一夜,做了另外一个令他后悔一辈子的决定。在第二天早晨,他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跟老板谈了那个印度人不但偷用他的结果还串改数据。老板听了,半晌没说话,只是用鹰一样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他,直到他心里发毛。许久,老板说了一句话,"You need to be realistic. This departmentneeds to survive." 三师兄没有说什么,或者他不记得自己说了些什么。在恐惧和焦虑中,他度过了一天。老板一直没找他的麻烦,就这样相安无事过了几个月。终于,有一天,老板把他叫到办公室,关上了门。老板扯了很多不相干的话题,从最近古怪的天气到城里的枪击案,最终切入主题,说实验室没钱了,请他走人,给他一个月时间找工作。谈话后不久,老板和印度人一起来找他,说他不能带走任何东西,交出所有原始数据连同电脑,并告诉他,已经通知IT部门,取消了他访问办公室公共备份硬盘的权限。和他一直不和的印度人,欢快的无法掩饰眼里带着的笑意。
 
       三师兄回到家里,没敢告诉老婆即将失业的消息。老婆对他已经很不满了。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而一大家子人还住在一个破旧的两室一厅一卫的老公寓房里。中国人里,只要不是做千老的,谁家会这样窘迫?江南美女经常这样数落他。经常数落数落着,她又啜泣起来。后来,她终于疲了,不再抱怨了,只是看着三师兄的时候,眼睛里只有蔑视。这种蔑视让他在家里家外都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于是从一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帅哥迅速蜕变成了一个中年萎缩男。我在他毕业5年的时候见到他一次,他佝偻着腰,有点谢顶,鬓角带着华发,肤色灰暗象常年不见阳光的样子,原来不带眼镜的他也带上了眼镜。一双眼睛就像从来没睡醒的样子,充满了血丝。更让人唏嘘的是他对人唯唯诺诺的萎缩样,哪里还有当年那个阳光帅哥的影子?我暗暗叹息苦逼经济学对人的摧残。几天之后,他即将失业的消息还是被他老婆知道了。毕竟系里好几个中国人和他们的老婆们都认识江南美女。结果自然是一场大闹,天昏地暗,鸡飞狗跳。大战的结局是离婚。江南美女终于无法忍受了,回国了,把孩子都留给他了。后来三师兄才知道,江南美女一直和国内她的一位曾经追求者和同学保持联系,在他被通知走人的前两个月,她回国看父母顺便也见了那个做生意暴富的追求者,并开了房。她回美国的时候已经怀了情人的孩子。三师兄的朋友都说江南美女太狠心了,连孩子都不要了,以后三师兄一个人带两个小孩怎么办?
 
       4.师姐是我们中间唯一一个一直生活不错的。她比我高一级,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而且在经济学博士里算漂亮的了。我当年认识她不久,就给她送了花。她却一直说我就当她弟弟吧。有一次,她劝我去学金融。并开玩笑说,如果我转行,她就嫁给我。而她看我执迷不悟的样子,也只有摇头了。后来她果断地接受了本地一位已经是美国公民的中餐馆店主的追求,毕业后立刻就改行学统计,然后找到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工作,现在已经是部门经理了,手下管着几十号人。一次有幸到她家的豪宅,深深地为她家的气势所震撼,回到我在哈佛周围租住的地下室都简直不想进去了。她的丈夫虽然是开餐馆的,却很有情趣,家里摆设很有文化的样子。她说有没有文化,跟学位没有关系。大约在现代社会,真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