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4-5-24 12:28: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2:50:59
龚民 发表于 2014-5-24 12:28
价格可以体现价值;不转型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转型后价格围绕着平均利润率的生产价格波动,价值规 ...
  所以,现在那些做什么价值转型的人,根本就是闹着玩吧。你已经把价值转型做的很好了,别人还在那里瞎忙活。


  你几句话就完成了的事,别人还找不到感觉。


  你前面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你后面又让我疑惑了。是价格的波动形成了平均利润率,还是价格围绕着平均利润率波动?唉,高手就是高手,总能抛些让别人解不开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2:51: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3:20:04
龚民 发表于 2014-5-24 12:51
价值转形是升级为生产价格,并不是转形成成本价值。你想要我重复几遍?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其成本有可 ...
生产价格论、成本价格论,如你所说,仍是同一个东东。你就接着转吧。

这些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而一般利润率就是所有这些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按照这个一般利润率归于一定量资本(不管它的有机构成如何)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一个商品的价格,如等于这个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生产这个商品所使用的资本(不只是生产它所消费的资本)的年平均利润中根据这个商品的周转条件归于它的那部分,就是这个商品的生产价格。例如,我们拿一个500的资本来说,其中100为固定资本,400为流动资本,并且在流动资本每一个周转期间内,固定资本的损耗为10%。再假定这个周转期间内的平均利润是10%。这样,在这个周转期间内制造的产品的成本价格就是:固定资本的损耗10c+流动资本400(c+v)=410,它的生产价格则是成本价格410+利润50(500的10%)=46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3:40: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3:4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4:02:38
龚民 发表于 2014-5-24 13:43
你不要捣浆糊。生产价格论、成本价格论不是同一个东东。迁就你来说生产价格论是成本价格论转形、 ...
好,又留个后门。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如果要让人们接爱,或认为这处转化是必要的、正确的,就应该回答如下问题:
1.生产价格能够表现商品价值,最好举例证明
2.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价格是由货币计量的。货币计量是存在风险的,也就是说生产价格与货币的改造量、流通量相关 的。如果现在货币发行量增加一倍,等式还能成立 ?
3.要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货币计量之间的转换,不要再来惊险一跳。
4.成本 或生产价格越高,价值越高吗?如何解决这个悖论?
5.这是价值规律还价格规律?不要屁股一抬就弄出个规律来,规律没那么容易发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4:09:09
YJDWII 发表于 2014-5-24 11:43
劳动力价值论搞不定,当然 转形为成本价值论。不过又说了:
“不过,我们通过研究将会看到,在资本主义经 ...
  我是这样看待价值转型问题。
  它是一个伪命题是不可否认的。

  说到价值转型,必须理顺一下马克思价值定义的来源过程。
  一、马克思从商品中抽象出价值,将其规定为人的劳动。这个规定暂且不论对错,但是,马克思又将人的劳动分为死劳动和活劳动。
  所以,马克思定义的价值与劳动的关系,如果将价值规定是与人的活劳动有关的话,那马克思对商品的抽象就存在疑问了。商品的等价交换是按人的(死+活)劳动进行交换,还是只按(活)劳动进行交换?
  从马克思的表述上看,马克思认为商品交换是按人的活劳动价值进行的。
  这就引出来一个问题:那商品里存在的死劳动怎么办?

  而且,马克思对价值的抽象就存在问题了。毕竟忽略了死劳动的存在。一,马克思不能说将商品的物质抽象掉后只剩下人类劳动了。还有生产资料。二,如果价值只与人的活劳动存在关系,那这个价值又只是商品内容的一部分,只与活劳动相关的部分。所以,它不是商品价格的全部。如果要将这部分活劳动的部分(将其分类为价值)转型为价格,也只能是劳动力市场里劳动的价格。而不可能转型为整个商品的价格。


  这就是马克思所谓严谨的抽象思维带来的混乱。想用抽象的东西来表达具体的实物状况,难倒神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4:09: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4:34:41
caoheng 发表于 2014-5-24 14:09
  我是这样看待价值转型问题。
  它是一个伪命题是不可否认的。
为了圆一个谎,需要撒更多的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4:36:59
龚民 发表于 2014-5-24 14:09
哈哈,不留后门恐挤扁你的头。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不是人们接受它才成在,不接受就不成在。 ...
白娘子 的部队
来点实际的,回答解释问题。生产价格论一样荒唐,最终必然接着转形到市场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4 16:56:10
caoheng 发表于 2014-5-24 14:09
  我是这样看待价值转型问题。
  它是一个伪命题是不可否认的。
马克思意淫地认为,活劳动活价值,死劳动死价值。死劳动死价值就一万年不变。其实活劳动是相对的,当劳动过程终止时,任何活劳动都成死劳动。所谓活的活劳动的变,什么时候变,怎么变,这些都是意淫。以为只要叫活劳动,就是活 的,可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07:59: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08:01: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08:39:23
龚民 发表于 2014-5-25 08:01
哈哈,一半清醒一半昏睡。
你是只有昏睡没有清醒。你要是真正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价值量是由劳动计量,你才能真正理解所谓的死劳动并不是死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1:4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1:58:37
龚民 发表于 2014-5-25 11:41
哈哈,谁说“死劳动是死价值”?过去的劳动巳经计量过从而物化,并不存在再次计量。
存在不存在再次计量,你自己先说服自己。你如果将你十前买的房子、金条等投资,需不需要再次计量呢?
再者,工人劳动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是活劳动,劳动终止了,它的计量已经完成,你怎么还要纠缠这个过程之后的事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7:53: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8:08:53
YJDWII 发表于 2014-5-20 20:09
谢天谢地,你总算来了,可 也不能一上来就诡辩呀。
对这个问题,你应该首先告诉价值转形的理由,是没事找 ...
只知利润平均化,不知利润趋高化,是不完整的。
       利润趋高的结果是利润平均化,因此,无须提及利润趋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8:14:40
黑色清道夫 发表于 2014-5-25 18:08
利润趋高的结果是利润平均化,因此,无须提及利润趋高化。
这是对经济发展来说的,人们一方面是满足需求,另一方面是创造需求。创造需求就是追求超额利润。所谓创造需求,就是原先没有的,但一旦创造了,就形成一个新行业或产品,而后才是满足需求,这时才是利润趋于平均化的时候。或者说风投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8:15: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8:18:07
龚民 发表于 2014-5-25 11:41
哈哈,谁说“死劳动是死价值”?过去的劳动巳经计量过从而物化,并不存在再次计量。
  你说的这个问题是个问题。但解决的钥匙仍然要从马克思的抽象里去找。要问马克思,让马克思来回答。

  我们要问马克思,你对商品的抽象是怎么对劳动计量的?如果只是指对新发生的劳动的话,你马克思是怎么知道商品在抽象掉物质外壳后,只剩下人类(活)劳动的?因为你马克思不承认以前的人类劳动(死劳动)有价值。
  而商品是由死劳动和活劳动共同组成的。你替马克思解释了计量问题,就该你来回答只用(活)劳动能代表商品吗?

  从(死)劳动与(活)劳动都是人类劳动来说,马克思对价值的抽象是可以的。说商品是人类劳动产品。但这个原则马克思并不遵守,马克思只承认(活)劳动形成价值,那商品的抽象结果就应该改变。改变成:商品是由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共同形成的。笼统的说商品是人类劳动产品就存在欺骗(偷换概念)行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8:18:57
龚民 发表于 2014-5-25 17:53
可笑,你十年前买一套房,每年计算一次,十年后就成十套房吗?做你的美梦吧!
这种智商,也敢出来混?还是先学学吧。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
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但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变动而变动。
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
53
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8:48:33
黑色清道夫 发表于 2014-5-25 18:08
利润趋高的结果是利润平均化,因此,无须提及利润趋高化。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追求利润是以更高为目标。由于 竟争的压力才会趋于平均,趋于平均并不等于平均。这就构成一个平均化与超额化的矛盾。另外 ,对于竟争也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现有竟争,一方面 是不争之争。前者是满足需求之竟争,后者是创造需求之竟争。只要社会不停止发展,就不会出现马克思所说的平均现象,马克思所说的平均是等额资本获得等额利润。即使是满足需求的竟争,也不会存在等额资本获得等额利润 。如果真如马克思所言,那我们买任何公司的股票所获收益也将是一样的。[size=16.19047737121582px]资本利润平均化现象是暂时的、偶然的、行业性的,不存在整体资本利润平均化现象。 竟争对于资本而言是一种压力,但是,有压力也必然有反压力。这样即使在同行业中,资本也会不断寻求各自的优势或创造巩固各自的优势。下面就是马克思平均利润的表述

可由下表看出。在表内,I代表平均构成,因此,平均利润率=20%。
  I.80c+20v+20m。利润率=20%。产品的价格=120。价值=120。
  II.90c+10v+10m。利润率=20%。产品的价格=120。价值=110。
 III.70c+30v+30m。利润率=20%。产品的价格=120。价值=13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8:51:59
龚民 发表于 2014-5-25 18:15
经济学外行人说这种话是可以理解的,他不懂又想表现自个所以就乱掰。商品价值量是由劳动量决定, ...
居然懂得商品价值量是由劳动量决定,资本的价值用劳动量去计量不就完了,有必要蛤蟆一跳呢?

师娘教的绝招也要慎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9:09: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9:30:18
龚民 发表于 2014-5-25 19:09
生产资料过去的物化劳动在物质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它在商品价值形成中只转移本身价值,并不增 ...
传讹
如果棉花是去年购进的,成本十元,现在棉花的市场价格为十五元。在会计上是按历史成本核算的,但在经济学上,就要按现行市价。你的明白?
马克思虽然抄袭会计,但又没抄完整。有哪个企业购进、生产、销售同时完成?当然如果是现行市 价购进,加的当然是现行市价,如果是低于现行市价也会按现行市价。这二者都是二次计量,前者是计量结果与原价一致,后者计量结果是现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19:4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5 20:05:27
龚民 发表于 2014-5-25 19:41
哈哈,到底不是榆木脑袋,“如果棉花是去年购进的,成本十元,现在棉花的市场价格为十五元。”, ...
你的生产价格却是以十元为基础组成的。傻小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5-26 07:04: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