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博导,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安虎森教授于2008年4月6日至4月11日在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进行了为期6天的讲学,主讲课程为《空间经济学》,其中有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博士后、博士、硕士、教师前来听课,在成都各大院校反响强烈.在全国所有大学中除南开大学外,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是第一个开此课程的学院.
空间经济学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已有十五年的发展历史。空间经济学把主流经济学长期所忽略的空间因素重新纳入了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探讨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以及决定经济活动空间模式的因素与机制,并通过经济活动的空间过程来解释经济增长。空间经济学打破了传统的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框架。与新古典的规模收益递减(不变)和完全竞争不同,空间经济学以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为主要基础。以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兹将垄断竞争和主流经济学所推崇的一般均衡建模技术结合在一起,并借鉴国际贸易理论利用萨谬尔森“冰山”交易技术.克鲁格曼把空间要素引入了一般均衡框架,完成了空间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即核心—边缘模型,简称CP模型,其核心观点为:
第一, 经济系统内生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
第二, 即使不存在外生的非对称冲击因素,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也可以促使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
第三, 在某些临界状态下经济系统的空间模式可以发生突然变化.
第四, 空间经济学第二个突出的特征是区位的粘性,也就是“路径依赖”.
第五, 人们预期的变化对经济路径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安教授是国内空间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他将其理论引入中国并运用数学模型加以分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使问题分析起来更具有说服力,同时编写了《空间经济学教程》、《空间经济学原理》等在学术界有相当影响力的书籍,为我们学习空间经济学提供了一条捷径.而且对正在研究国际贸易的硕士、博士以及从事国际贸易领域的学者来说,空间经济学和博弈论必然是其今后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安教授对经济学最前沿的研究并及时将最新的元素纳入国内经济学课程之中,为我们分析问题提供了另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敬仰和尊重.我们热切的希望,通过全国各大高校的学子们一起努力将空间经济学这个全新的课程普及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