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k2000 发表于 2014-5-23 08:03 
如果只看是否有海龟还是土鳖确定薪酬,会产生不公。确定薪酬的标准要看绩效,而不是出生。
对成熟学者,水平比较好辨别,根据科研产出确定薪酬,这没什么好商量的。主要的问题应该出在新毕业的博士身上。在大家都没有好的发表的情况下(有些国内博士觉得发了经济研究之类的文章就比没有任何发表的海归强,这是很缺乏自知之明的,发表经济研究跟你能否发出国际一流甚至顶级刊物没有必然联系)只有根据教育背景制定初始薪酬。消费者初次购买商品的时候难道不是很看重品牌么? 这就造成了同工(都没有产出)不同酬的尴尬局面。如果你是海归,你在拿到你同事数倍工资的同时应该心存危机意识。四下环顾,人言可畏,做出了东西实至名归;做不出东西威风扫地甚至丢饭碗。在鲜花掌声和欢呼中衣着光鲜的入场,而在鸡蛋石头和嘘声中光着屁股退场,那感觉还不如便装进出无人关注。如果你是有水平的土鳖,看到你的海归同事高出几倍的工资,就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做证明自己并不比谁差,一个聘期的差别算什么,应该放眼整个职业生涯。而不应该拉帮结伙咸一句淡一句的抨击人事政策,煽动海归和土鳖群体的矛盾。如果你是没有水平的土鳖,没水平也压根不想做出国际化的东西,你唯一感到不公平的是“为什么他们能白白骗6、7年而我不能骗”,我只能对你说:滚!哪凉快哪呆着去。